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洋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98-199
镜头语言是表现纪实性电视作品的重要美学手段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我国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运用丰富的影视语言和表现技巧,在坚持主次分明、充足摄影、综合运用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技巧性、富有内涵的"镜头语言",切实提高纪实片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创作出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相得益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和民族审美追求的电视纪录片艺术精品,已经成为摆在电视纪录片创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秦扬 《视听界》2013,(4):101-102
2012年,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纪录片《东关的声音》获得了2011年度江苏省彩虹奖一等奖和第28届江苏省电视金凤凰奖一等奖。该片通过记录居住在扬州东关街上的一对盲人夫妻杨大根和朱元凤的日常生活,传达出真挚的人生情感,见证了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保护方面的价值。本片的创作过程引发了我们对纪录片本体以及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声音的创作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更有甚者,有的作品干脆把这两种形式剥离开来对待,给人造成"假"和"做作"的感觉。"长期以来,同期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一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的电视纪实作品中,电视纪录片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记录形式,在拍摄时会通过纪实的视角和手法来对某一特定的事物进行探索和记录,相较于众多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电视纪录片更为真实,这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点。随着观众对于美学认识的提高,纪录片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因此,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比较明确,需要更加亲民,不论从创作形式还是剪辑手法都需要更加平民化,本文将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何实现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创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任何一部电影大片除了剧情和后期制作之外,导演执导镜头的艺术也是决定电影能够被观众认可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把电视纪录片归结为自然人文的原生态,即原汁原味。本文旨在探讨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中,如何借鉴电影的拍摄手法,融入电影意识,使纪录片达到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含泪活着     
“在连续三年每年有三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电视纪录片《含泪活着》片首的一句话,这部追踪十年方始完成的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父亲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催泪故事。  相似文献   

7.
陈戈 《视听》2016,(6):92-93
按照纪录片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南宁电视台纪录片《老猫》通过镜头真实纪录了一家咖啡馆里人和二十多只猫和谐相处的过程,通过人与猫之间的感情,上升到夫妻之间的感情以及家人之间的感情,看似一家人的琐碎生活,却是犹如在讲述邻居家的故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产生共鸣。本片还透过镜头给观众传递了镜头之美、人性之美和人与动物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8.
电视纪录片是指用摄像机记录正在发生的真实历史。由于电视纪录片的特殊性,摄影师在参与纪录片创作中起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对纪录片摄影师来说,他必须具有导演的才能,具有广泛的社会知识、文学艺术素养和电视专业技巧。抢镜头的能力,反映 一个摄影师的基本素质,甚至可以认为集中地表现了摄影师的思想、艺术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林伟 《东南传播》2014,(6):108-109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注意立意与选材,拍摄方法与技巧,文稿和画面的关系,以及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电视纪录片拍摄要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要有坚持不懈的拍摄精神、过硬的把控镜头能力及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0.
高宾达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只是一块布的两个面,在这块布里,所有的力和事件的线条,所有形式的意识及其对象,都被织进了一个无穷无尽相互有条件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网络。电视纪录片材料与镜头的距离的关系正是如此。强调电视纪录片语言个性化的自然性意义,即要求表现出纪录片编导与材料对象的“不隔”。这其实从另一方面提出了纪录片的审美距离因素及其镜头语义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头视点问题,还延续为镜头距离、运动等物质的、心理的、想像的和虚构的镜头语义的问题。因为电视纪录片的接受者(包括作者在内)与摄影机…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对于及时性影像创作的电视纪录片来说,色彩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色彩增加了电视纪录片的视觉美感,赋予电视纪录片更多象征性内涵,同时对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和节奏起了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潮起江淮》,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制作的重点节目,是一部厚重的文献纪录片。《万世根本》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这一集向观众讲述了30年前发生在江淮大地上,围绕粮食生产而引发的一场革命。作为开篇之作,在不到25分钟的时间里,囊括了安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3.
由西安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过河》真实记录了一位农民三十多年来在渭河上摆渡的生活。全片没用一句解说词,充分调动镜头语言和现场同期声,诠释和表达了编导独特的艺术思考和崭新的创作理念,反映了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共生共存的现状。该纪录片放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并于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澳门国际数码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唯一奖项——最佳  相似文献   

14.
浅议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误区杨国光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一大批优秀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掀起一个个收视浪潮,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纪录片这一外来艺术又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许多电视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纪录片创作机构,这必将推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进人一个新阶段、呼唤新...  相似文献   

15.
当代DV创作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冶夫 《声屏世界》2009,(10):44-45
中国DV现状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有创作范式对旧有模式的合理性颠覆,DV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以翻番来计算的,这反映在资金上的巨额投入,电视市场的深度开掘,技术上的不断更新等方面,但由于宣教式专题片和“纪实主义”的深远影响,纪实艺术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脚步走得艰难。2008年的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中的120部DV获奖节目,  相似文献   

16.
武新宏 《视听界》2010,(2):71-72
2008年至2009年,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个丰收期。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会,2009年的国庆60周年等,给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加之进入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创作理念日趋理性与多元,中国纪录片呈现出进入主流视野、市场化与艺术化、国际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纪录频道)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该频道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将迎来一个属于中国电视新时代的开始。这也是继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之后,我国电视创作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那么,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该怎样走向世界,形成自己的特色呢?笔者就这一点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方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活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不懈追求。《生活空间》《见证》(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纪实的理念、平民的视角、纪录的手法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然而,对纪实理念的反思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少电视纪录片创作看来,纪实等于用摄像机镜头记录生活片段,他们极力崇尚避免主观介入。于是,我们可以在许多电视纪录片特别是民间DV作品中看到,纪实被简单地…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它的本质特点是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人类生活表现。不管是现实生活题材还是历史题材,不管是社会人文题材还是科学技术题材电视纪录片都具备这一特点,符合这一原则。电视纪录片既是一种节目形态,又是一种创作形态,由此,它派生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附属内容,构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