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羽毛球的步法研究和介绍,针对新赛制对比赛时间、队员无氧能力、技战术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新赛制的影响是局部的,仍然没有改变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真实本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增强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国际羽毛球比赛规则也随之修改。为吸引运动员参与比赛,提高观众的关注度以及企业赞助与电视台购买播放权,国际羽联实行21分制的新比赛制度,新赛制更照顾弱者,强者优势被适当削弱,比赛胜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实施新赛制,运动员的技术与战略战术都要作相应调整,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对于我国运动员来说,也要加强体能训练,适应新赛制要求,掌握训练规律,从而在国际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3.
由澳门羽毛球总会主办的2006年全澳联赛杯羽毛球团体对抗赛于3月20- 26日在望厦体育馆正式展开。此次赛事是澳门首次采用国际羽联的最新21分赛制。男子组共进行了4场比赛,战况十分激烈。尽管第一次使用新赛制,但受到了广大运动员们的欢迎。因采用新赛制  相似文献   

4.
刘波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9-70,78
对中国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15分制与21分制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总结出林丹在新赛制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羽毛球运动员在今后的新规则比赛中能更快的适应比赛,更好的发挥自身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平抽挡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回球手段,主要运用于双打和混双项目,由于赛制和技战术等多方面的演变,该技术在单打比赛中出现频率逐步提高.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对抽挡技术在女子单子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2017年世界锦标赛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三口茜、奥原希望、辛德胡等6名选手的比赛进行平抽挡技术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女单运动员平抽挡技术的运用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于勇 《体育科技》2007,28(3):24-26
21分每球得分制已从2006年5月起正式启用并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采用。新赛制力求缩短比赛时间,增强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强调进攻和快节奏,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参赛、观众关注、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追踪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新赛制下的表现,研究了新赛制所带来的变革。研究表明:新赛制使女子单打比赛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加大、强手优势弱化、对技术战术及体能要求更高。应该改变训练指导思想、加大年轻队员的梯队建设、选材和技术风格多样化、科学训练减少伤病、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一点一滴     
戴维斯杯的赛制和结构 一、戴维斯杯赛制 1.在世界组、Ⅰ组和Ⅱ组中,每次比赛由四场单打和一场双打组成,三天内打完,每个国家出两名单打选手和一对双打选手。 2.每次比赛,每个国家最多可报四名选手,其中两名选手为单  相似文献   

9.
欧阳志萍 《精武》2012,(31):83-84
羽毛球女双项目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从1996年中国羽毛球突破奥运零金牌以来,女双一直是羽毛球项目夺金的主力。本文通过对21分赛制和15分赛制下女双技战术变化,分析21分赛制下女双发展总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1分赛制20场和15分赛制10场优秀女双比赛统计数据进行量化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21分赛制下女双更加注重发接发抢攻战术。(2)21分赛制下中场和前场技术使用增加,后场技术使用减小。(3)21分赛制女双比赛整体进攻趋势加大。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1.
21分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羽联宣布从2006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21分制新规则。其目的旨在使比赛时间更具有可控性,增强比赛的对抗性、偶然性和观赏性,加快了比赛的节奏和进攻性,从而有利于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参赛。但是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运动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羽毛球运动中,男双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关键是在发接发及前5拍中争取主动,抢得先机。羽毛球运动打法、技术的创新,都有其规律性,发球更是双打比赛中能否抢先,取得进攻优势,进而夺取胜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着装的发展趋势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世界上的各项体育运动开展得都非常红火,但是上座率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项运动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女子运动。国际羽联主席在2005年的世锦赛上就因为上座率问题而呼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应该穿的漂亮些、时尚些,希望借此能改善女子羽毛球比赛的上座率,笔者查阅大量资料综合归纳后认为“:青春、时尚、凸显个性”将成为未来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着装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的程度。对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及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旨在对赛前运动员的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羽毛球运动的商业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强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赛制规定比赛采用21分直接得分制,并在每局比赛打到11分或一局比赛结束时休息两分钟,允许教练员进行场外指导,教练员赛前部署是否正确,临场指导是否及时有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因此,教练员要想在比赛中运筹帷幄,驾驭整个比赛的进程并最后获得胜利,必须在赛前部署和临场指导的指挥艺术上很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才能取得比赛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affeine-containing energy drink to enhance physical and match performance in elite badminton players. Sixteen male and elite badminton players (25.4 ± 7.3 year; 71.8 ± 7.9 kg) participated in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and randomised experiment. On two different sessions, badminton players ingested 3 mg of caffeine per kg of body mass in the form of an energy drink or the same drink without caffeine (placebo). After 60 min, participants performed the following tests: handgrip maximal force production, smash jump without and with shuttlecock, squat jump, countermovement jump and the agility T-test. Later, a 45-min simulated badminton match was played. Players’ number of impacts and heart rate was measured during the match. The ingestion of the caffeinated energy drink increased squat jump height (34.5 ± 4.7 vs. 36.4 ± 4.3 cm; < 0.05), squat jump peak power (< 0.05), countermovement jump height (37.7 ± 4.5 vs. 39.5 ± 5.1 cm; < 0.05) and countermovement jump peak power (< 0.05). In addition, an increased number of total impacts was found during the badminton match (7395 ± 1594 vs. 7707 ± 2033 impacts; < 0.05).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caffeine-containing energy drink may be an effective nutritional aid to increase jump performance and activity patterns during game in elite badminton player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nkle sprains are the most common injury in regular badminton players and usually occur at the end of a match or training.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fatigue produced by badminton practice on the lower limb biomechanics of badminton player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fatigue induces ankle kinematic and lower leg muscle activity changes which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ankle sprain. Ankle kinematics, ankle kinetics and muscles activities of 17 regular badminton players were recorded during lateral jumps before and after an intense badminton practice session. Post-fatigue, ankle inversion at foot strike and peak ankle inversion increased (+2.6°, p = 0.003 and +2.5°, p = 0.005, respectively). EMG pre-activation within 100 ms before foot land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fatigue for soleus (?23.4%, p = 0.031), gastrocnemius lateralis (?12.2%, p = 0.035), gastrocnemius medialis (?23.3%, p = 0.047) and peroneus brevis (?17.4%, p = 0.036).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impaired biomechanics of badminton players when fatigue increases, which may cause a greater risk of experiencing an ankle sprain injury.  相似文献   

18.
蔡宁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3-124
科学的羽毛球选材越来越受到体育教练员的重视。选好材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选材是必不可少因素。当然,成功的选材只是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并不等于出人才,真正的人才是经过千锤百炼铸就出来的,科学的选材能提供成功的可能性,并使这种可能性扩大。每个体育项目的对选材的标准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实践看选拨羽毛球运动的人才首先应考虑运动员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然后再从先天条件和后天的接受能力和因人而宜的训练方法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