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出炉本刊讯《中国出版》杂志2011年度论文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名在107种新闻传播类期刊中均位居首位。这是3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2.
正《编辑之友》在新闻传播学科转载量位居榜首【本刊讯】3月25日,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行榜发布。该排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2013年度共有约600种人文社科期刊和300家作者机构榜上有名。《编辑之友》在新闻传播学转载量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在综合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09,(4):53-53
据光明日报3月5日消息,《出版发行研究》杂志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0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排名中,以全年30篇的被转载量,再一次登上“新闻传播学”类报刊榜首。据悉,此次统计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报刊数量为117种,转载全文总量为398篇。另据该中心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在2003~2007年的统计排名中,《出版发行研究》以127篇的被转载量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4.
《传媒》2009,(3):53-53
本刊讯据《光明日报》3月5日消息,《出版发行研究》杂志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0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率)排名中,以全年30篇的被转载量,再一次登上“新闻传播学”类报刊榜首。(学界和期刊界普遍认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量是人文社科期刊领域中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据悉,此次统计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报刊数量为117种,转载全文总量为398篇。另据该中心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在2003~2007年的统计排名中,《出版发行研究》以127篇的被转载量而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5.
笔者选取2006年至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中所有被全文转载的论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全文转载文献的来源期刊、第一作者、栏目主题、关键词、基金论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转载论文来源期刊相对集中、研究领域比较广泛、作者主要来源于高校,有1/4的论文为科研基金项目成果;当前的档案学研究积极关注档案实践的各种现实问题,热点集中于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服务和档案学基础理论等方面;在未来的档案学研究中,档案大数据、档案新媒体、智慧档案馆、档案记忆等主题将持续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本次排名在原有的全文转载量、全文转载率基础上,新增了综合指数排名(首次使用),该指数是对转载量、转载率、篇均分三项指标的加权求和之值,反映了期刊全文转载绝对量和期刊论文质量相对量的情况,使得评价更为完备、客观和科学。《国际新闻界》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传播类报刊的全文转载量、全文转载率、综合指数等三项指标评价排名分别为第三名、第二名和第三名。201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期刊为《新闻与传播》、《出版业》。这两种期刊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报刊数量为108种,转载全文  相似文献   

7.
《历史档案》2012,(2):145
2011年度全国"历史学"学术期刊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所涉期刊共计215种,《历史档案》转载率位列第23名。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新近公布的统计结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8.
刘晓程 《新闻知识》2007,(11):49-50
转载是一种典型的编辑行为,长期以来,有关新闻转载的讨论,更多集中在转载侵权之类的话题上。然而,随着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转载栏目"、"选播节目"纷纷涌现,转载这个问题,又表现出复杂的形式。本文从几则转载案例入手,探讨新闻编辑中经常出现的不当转载现象,并就此提出编辑在转载过程中应当改进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瑛  臧小艳 《出版科学》2016,24(3):69-72
网络文学非法转载有别于纸质图书盗版,它是一种特殊的著作权侵权形式,具有快捷性、隐蔽性和影响广泛性等特点,侵害了作者及其授权刊载网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网络文学非法转载的盛行同违法成本较低和免费网络消费观有较大关系,因此,要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学传播发展环境,需要构建适宜的治理机制,增强作者及其授权网站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加大对非法转载的责任追究力度,建立有利于遏制非法转载的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版权问题。当前,未经授权擅自转载他人作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载人没有正确理解《著作权法》关于报刊转载法定许可的规定,而拿它来做挡箭牌。文章旨在分析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据并援引案例,理清并强调报刊转载法定许可有其严格适用范围,即仅限于报刊之间。各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必须严格把握该规定的适用范围,即使是符合法定许可条件的报刊转载也必须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等信息并及时付酬,否则就有可能侵犯作者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网络转载报刊作品适用法定许可有其可行性。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不仅是合理的,而且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应当扩大至网络环境下网站对于报刊媒体作品的转载。网络传播的特点需要法定许可制度发挥作用,互联网网站对网下报刊已发表作品转载摘编可以适用法定许可。法定许可的实施需要一种制度保障来解决使用费的收取与分配问题,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具有承担这一职责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技术提供者与内容提供者的分离,转载、摘编在我国数字出版业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在数字出版领域,转载、摘编他人已发表作品进行网络传播者必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明文许可。数字出版物编辑在转载、摘编时需注意:分清"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转载传统出版商推出的汇编作品时,要根据情况取得不同的许可;将自己通过转载、摘编方式形成的文摘类传统出版物予以数字化出版时仍需再次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  相似文献   

13.
刘冰 《编辑学报》2022,(6):603-605
探讨医学期刊文章转载带来的相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讨论医学期刊文章在被其他期刊、报纸、图书、网络平台转载中出现的问题。期刊文章转载会对首发期刊在下载、被引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转载中存在未获得再次发表或网络传播权的情况。文章的首发期刊在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智力劳动,在数字化平台和传播渠道越来越能够全域覆盖的情况下,不建议同一文种同领域期刊间的转载。应加强网络平台使用文献资源的规范化治理,加强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维和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转载应承担多少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魏永征先生的文章《转载失实不能免除责任》。就此文的标题来说,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正文中却说“文章内容如果对社会对他人发生损害,转载的报刊与首先发表的报刊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同等的”,并认为转载报刊应承担“审查”的责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通读全文,作者一味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对最关键的问题避而不谈,这样的论证当然是片面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笔者认为,文章内容如果对他人造成损害,转载报刊应该承担责任,但只是连带责任,而不是“同等责任”。“责任是同等的”观点于理不通、于法也无…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15,(5):27-27
4月22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就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出台了9条新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200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按单位在专题研究中居前20名进行列表,分析单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力。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3月25日,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分析报告正式发布,该排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出版发行研究》杂志在新闻传播学学科期刊中,以全年23篇的被转载量,荣登被转载量排名榜首。据悉,2013年度新闻传播学学科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数量为101种,转载全文总量为340  相似文献   

18.
现在经济广播要想改成办老年广播,我特别支持、佩服你们的这种魄力。 2004年10月《中国记者》杂志刊登了我的论文《广播发展的新空间在哪里》,这篇论文发表出来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媒体扫描》都转载了,后来还有很多家网站转载。  相似文献   

19.
评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我国学报界,普遍存在着以转载率作为学报学术质量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的倾向,与此相适应,转载率的高低也就成为凝结在编辑们心头的一种情愫,我们称之为高校学报的"转载情结".在这一情结的支配下,学报工作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向如何提高转载率上,甚至不惜为此去拉关系,走后门,为提高转载率而苦思冥想,从而将学报出版工作的真正目的--反映本校科研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放在了次要地位,出现了学报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异化性操作",偏离了学报编辑规律.在短期而言,学报的声誉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对整个高校学报界的未来来说,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20.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方法,探讨了常用期刊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评价机制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指标之间普遍存在正相关性,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度有差异。篇均得分指标、被引半衰期、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基金论文比5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度显著弱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统计规则相似的影响因子、文摘转载和网络下载三类指标之间呈强正相关;总体上文摘转载指标与引文计量指标之间存在中度或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