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5,(12):67-68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向各地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读报或报摘类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读报或报摘类节目对报刊的选择,必须坚持以国内报刊为主,严格宣传口径,严肃宣传纪律。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报刊发行工作,强调各级党委在推广报刊发行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广大党员积极订阅党报。为了推动根据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广泛设立列宁室、俱乐部、夜校、识字班、读报会、读报组等组织,制定报刊发行与阅读规则,大力开展集体读报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政治文化水平,促进乡村群众运动和革命活动的开展。使红色报刊能够深入乡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体现了其宣传鼓动与文化教育作用。从发行、公共阅读与私人阅读结合的角度看,中共报刊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实现了全党办报与群众读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身处基层,在写稿时没有来自报刊编辑部的直接信息,信息来源大都是依靠平时读报,研究报刊报道内容,得出最近的报道要点,并结合基层的工作实际写出稿件。这样一来,发往报刊的稿件的命中率就会大打折扣。在笔者最近几年的写稿实践中,通过研究报刊,善于抓住机遇,使写出的稿件频频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有的还因此获了奖,可谓收获颇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报刊发挥宣传、鼓动和组织的作用,中共波阳县委会领导邮局和各人民团体掀起了一个报刊发行和读报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九月初统计,各种报纸发行数,由今年一月份的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一份,跃进到八万一千七百五十份;各种杂志由一万一千零七十五份,跃进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六份.全县平均每7人有一份报纸;每38人有一份杂志.为了加快投递速度,已实现乡乡逐日班,村村通邮路,报刊直接送到户.读报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全县有读报组八千五百三十五个,已形成"人人读报,天天读报"的新风气.关于如何搞好报刊发行和读报运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报纸、刊物是宣传的工具、舆论的喉舌,同时肩负着传承文明和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任。报刊宣传的语言规范化程度不仅关涉语言信息传递准确与否,而且影响人们的语言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地市党报是我国整个党报系统中,离群众最近、联系群众最密切的基层报刊之一。它担负着把“科学的理论”直接传播和贯彻到普通群众中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它的理论宣传工作, 不仅要准确传达、正确诠释党的基本理论, 而且要结合地市工作实际, 根据地市报的特点, 服从地市党委、政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2,(2)
读了《报刊之友》2001年第6期发表的大川同志的文章《力争提早介入,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深为作者关注舆论监督的良苦用心所感动,这里提供近日读报看到的两则案例,意在说明“提早介入”的主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读报是我的生活习惯,从读报中得到审美享受和快感,评报是读报的延伸,阅读境界的升华,以评为快;报纸是一本百科全书,不仅丰富知识,而且使生活如此充实而美丽。读报与评报相结合,在激发  相似文献   

9.
读报的甜头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平日工作真够忙的。但是不管怎么忙,我总要抽出时间阅读报纸,养成了天天读报的好习惯。我除认真阅读单位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外,还自费订阅了《北京日报郊区版》、《首都经济信息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农牧渔业报》、《中国农垦》等。我认为读报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通过读报可以了解中央有关精神,及时捕捉到不同时期的报道工作重心。去年9月初,《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要制止中小学生的流失”的报道。看到这篇报道后,我意识到抓教育,抓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宣传工作的重点,于是我很快采写了《前后苇沟村50余户农民出资为子女聘请  相似文献   

10.
读报与写稿     
一个通讯员,读报是一种工作,是新闻实践的第一步,也是引你走进新闻殿堂的向导。本想从一个基层通讯员的角度,说说读报与写稿的关系。有些人看报是为了消遣,通讯员是特殊的读,首先读报有五个判断.一是从报纸上汲取政治、化、科学、生活等知识营养。二是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从报纸上了解上头的精神即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走向,把握新闻宣传的“纲”。四是从报纸版面安排上读懂宣传意图和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1.
报人读报     
《今传媒》1995,(5)
报人读报文/@@文广报人读报,是说报人也要当读者。不读报的报人,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他办的报刊很难说有什么光明前景。报人只读自个儿所办的报刊,总觉得只有自己生养的孩子心疼,沾沾自喜,他办的报刊恐怕也很难有什么特色。报人读报,有不同于一般读者的...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读报类节目的目的是为观众提供"快餐式"的新闻资讯,在这个生活节奏极快的社会,更符合观众的需要。电视读报类节目将平面媒体的深度、广度等报道优势与电视媒体的大众化、形象化结合起来,浓缩报刊精华,聚焦焦点话题,通过主持人对报刊内容的再度开发和二次解读,从而形成栏目的个性和风格。电视读报类节目具有以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在报刊、电台发表了100多篇稿件,其中,有许多稿件是在读报中产生的。我爱读报。我认为,学会读报,能够从中发掘不少报道线索。想起有些报道员读报,往往是找有无自己的名字,看自己稿件登了没有,却不注意用读报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善于从读报中发掘报道线索,这真是一件憾事。我想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启示与思考     
报刊、广播、电视要加强和改进形势宣传。有效地配合、指导基层的形势教育。形势宣传要准确地体现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有的放矢,深入浅出。新闻媒介的形势宣传影响很大,需要加强,但总的应保持常态,以质量取胜,不宜过份集中,搞倾盆大雨式的宣传。报刊要善于抓住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说服和疏  相似文献   

15.
娄底市档案局局长王恬波,是一位重视档案宣传工作的领导,他不仅重视抓好全市档案报刊的征订发行,重视抓好全市档案工作的宣传报道,而且带头写稿.  相似文献   

16.
这个题目,在我脑子里琢磨了很久。平时与一些通讯员交流读报体会、写作经验时,总发现些许不足,在基层通讯员中,不少人读报听新闻联播或看电视,对新闻很投入,从头条到本埠要闻、重要通讯听得、看得很认真。然而,对报刊言论却不太留意。诚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作为一个通讯员,这种读报学习中的“偏食”现象,会导致知识贫乏和眼光近视,等于少了一只发现新闻的“第三只眼”。时评、杂文、杂谈之类,也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表现形式,严格地说,它们都是新闻家族中的一员。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漫话”、“时代热评”、…  相似文献   

17.
一、综合能力关键在"勤"基层档案宣传工作者要做到"三勤",即腿勤、手勤、脑勤。"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是档案宣传工作的根夲出发点和着力点。"基层宣传工作的广阔天地在基层档案室、档案工作者,怎样发现、挖掘出好的宣传素材,需要我们基层档案宣传工作者去发现,在工作中观察、提炼、体验。报刊专职记者下基层,由于受时间、地域等限剥,不可能到每个机关、企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报刊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时有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描述。这是不应该有的失误。遵守环保法,自觉地保护环境,不仅是造福于全体公民的有益事业,而且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和整个人类的大事。在我国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的今天,环境保护法被越来越众多的人知晓了。为保护美好的环境和生态平衡而大声疾呼的专业报刊也已间世。当然其他报刊、电台也在宣传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报刊、电台的宣传中,时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如报道生财有道,便是某某人兴办“野味店”,飞禽走兽入菜盘,吸引了顾  相似文献   

19.
1993年底,我开始了读报与评报的学习和写作,在《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几家报刊发表评报文章20余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进益不少。促细读。读报,是评报的基础;评报,是读报的深化。没有大量细致读报作保证,就难以发现问题,提出见解。于是我精选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军区小报,坚持精读。时间一长,不但熟悉每份报纸的特色,而且对报纸设有什么专栏,近期报道动向都了如指掌。甚至能背出许多好的标题和精彩的段落。读的过程中,把一些认为可评的文章、专栏都做好标记。如此,不但评起…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说过,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邓小平同志强调“党的报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掌握实际情况,正确引导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