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孙明磊 《职业圈》2007,(11X):94-95
文章从词汇、言语、修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明确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制约,文化的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次无一不渗透在语言中,词汇作为语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自然与文化也有着紧密关系。本文就从汉民族心理文化着手,探讨其在汉语词汇中的表现,从而体会语言与文化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焦冬梅 《文化学刊》2009,(5):121-12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又包含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清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教授。  相似文献   

4.
杨琳 《文化学刊》2014,(5):50-63
本文对文化语言学的内涵及其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语言变化的根源在于使用它的人,在于社会文化,而不在语言自身;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加以研究,这可以弥补从形式角度研究语言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使我们对语言现象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跨文化交流传播实践现状里,外语语言专业人才的语言交际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实效。其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主要阻碍即是语用失误多,语用能力不足。对于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两种语用失误的出现,一方面归因于学习者的语言与文化的负迁移,另一方面则是语言教学对语用的忽视造成的。内外二重因素的交织,导致部分学习者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更是影响了跨文化交流实践的效果。故该文提出三点优化策略:学习者应该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中间地带建构自己的文化认识,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态度;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教师的跨文化态度影响学生;并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语用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或现实情境中学以致用,把语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光棍”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镜像,社会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一定的语言,忠实地记录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活。近几年,随着“光棍节”的流行,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步产生了一批与“光棍节”密切相关、富有鲜明特色的“光棍”族新词。这些“光棍”族新词的出现,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视角下语言已不再是单纯客观的交流工具:一方面,语言内部编码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不可能摆脱附于语言符号之上的文化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蕴含了文化模式的语言又反过来建构乃至进一步固化着人的认知和交流方式,人与语言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是在开放包容的原则下了解不同文化模式,并与不同文化模式进行对话磋商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其与文化的关系,本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的镜像与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与管轨,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许多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一定的社会文化。没有相应的文化参与的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无疑是失魂的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没有相应的语言参与的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通过广告了解一些信息。作为广告的核心,广告语言赋予了广告无限的魅力,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思想与情感等。基于此,本文将从英美文化求美、求实、求曲以及求异四个心理特征入手,阐述不同文化心理与英语广告语言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车佳桓 《文化学刊》2009,(4):116-119
网络媒介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在其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多元语言文化的生命力。但同时,网络语言文化的瓶颈也随之产生。从网络语言的特性出发,将语言文化与传播理论相结合,从网络语言的传播过程分析语言文化多元化特征,指出其瓶颈所在,以期为后续的网络语言研究开辟一个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少数族群文化身份的重要特征之一,假若限制本民族使用传统语言,阻断其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必然会使族群矛盾加深、关系恶化,甚至使国家处于分裂边缘。本文简述在民族多元化、语言多元化的加拿大社会中,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对语言多元化的保护措施,认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对语言的多样性有保护作用,且与族群关系、社会整合问题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行为与文化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但是这样的看法并不恰当。因为语言并不能像一件工具那样独立存在,它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交际固然使用语言,但语言行为又受存在于思想深处的文化心理的制约。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虽然我们可以从话语中切分出词和句子,但这并没有把语言从文化的整体中切分出来。任何一句话、一个词都仍然与它的文化联系着。那么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它们的关系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关系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文化是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大系统的话,那么语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之间既有对应性的一面,又有非对应性的一面.文章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工具或载体的说法并不全面,也不科学.事实上,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文化凝聚体.语言在文化的建构、传承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特点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银明  付丽娟 《职业圈》2008,(11):78-79
词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词汇的伴随意义总是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具有两面性:共性和相对性。同样,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相对性。文章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的差异,从而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文化同源,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史可稽自中国汉代开始,中国典籍及文字传入了文明阶段尚处原始社会的日本,日本文明引入汉文化,并以汉字记录书写日本民族历史及文学作品。在日本文明演变进程中,同汉文化的不断交流促进了日本语言、文学、文化全方位的发展。语言、文学与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镜子,与社会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给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谐音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手段,谐音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禁忌文化与谐音、崇拜文化与谐音,以及谐音禁忌与谐音崇拜产生的原因三方面深入探讨了汉语谐音修辞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曲彦  王雨萌 《文化学刊》2023,(12):135-138
杭州亚运会作为一场国际性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健儿们相互较量的赛场,也是中华文化广泛传播的重要平台与契机。亚运会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以鲜明的文化自信色彩、前沿的文化呈现形式等特点,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张力。笔者简述了杭州亚运会中华文化传播的符号与传播特点,并从坚定文化自信、融汇文化传统与时代特色、推动文化“走出去”、坚持文化交融互鉴四个角度出发,介绍了杭州亚运会中华文化传播的经验,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类学学者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创立了诸多研究范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基本上沿着两大路径展开:一是语言本体研究。从事田野调查,纪录分析语言结构,构拟历史语言,采用数码技术纪录濒危语言,开美国结构语言学学派之先河,丰富和完善纪录语言学技术和方法。二是语言交叉研究。研究语言与文化、语言相对论、民族科学、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交际民族志等五大范式,这些范式或为人类语言学、语言人类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或者成为美国社会语言学中的一大流派。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心理不同,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人们可以从语言中窥视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风民俗、人文风情。在人与人的交际之中,人情往来的客套寒暄已经成为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成了人际社会交往中的桥梁。一个人处于怎样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他讲出怎样的寒暄语言。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文化交流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相似,又有不同,从两国和而不同的寒暄语中可以窥见中日民族性格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