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从它被发现之初的私挖乱掘到其后的科学发掘,已出土的甲骨数量在15万片左右~①。已出土的甲骨其中绝大部分珍藏于国内的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有少部分藏在私人手中,也有部分流散到国外,成为海外遗珍。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约占出土总数的1/4,是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公藏单位。在这35651片  相似文献   

2.
甲骨,是使用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的一种重要的档案记事材料。现所发现的甲骨档案以商代为主。19世纪末叶,一些古董商和学者们收集到一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追根溯源,找到河南省安阳附近的小屯村,考证出这里就是史籍中记载的,位于“垣水之滨”的“殷墟”。因此,从这里大量出土的刻宇的龟甲与兽骨档案,就被称为殷墟甲骨档案。 迄今为止,共出土甲骨档案15万余片,其中在国内收藏(含台湾省藏)的约12.7万余片。甲骨刻辞最长的一篇90余字,最短的只有1-2字。甲骨档案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了当时殷商统治者的全部统治…  相似文献   

3.
甲骨档案是我国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是我们伟大祖国数不尽的文化宝藏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甲骨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放射着绚丽的光辉.1899年甲骨档案被发现以后,因甲骨档案自身较高的经济和学术价值,受到了民间和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大量的甲骨档案在清末民初流失海外,"根据我国甲骨学的专家最近所做的最新统计,目前收藏有甲骨文资料的国家共有十二个,流散到这些国家的甲骨文资料总数为26700片.  相似文献   

4.
1991年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1583片(其中有刻辞者689片)被发现的重大消息,在1993年《考古》杂志第6期以《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公布以后,立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以来,这是继1936年YH127第一次集中出土甲骨17096片和1973年小屯南地第二次集中出土甲骨7150片(其中有刻辞者4829片)之后,第三次成批出土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2,(4):64
2011年12月10日,记者跟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到达周公庙遗址发掘现场。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场正准备用沙土回填。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告诉记者,周公庙遗址共出土西周甲骨10000多片,其中可辨识文字近2600个,是中国其他地区出土西周甲骨文字总和的两倍还多。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释殷墟甲骨 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占卜用的龟甲与兽骨刻辞。此地是商代后期的都城,旧称殷,故称殷墟甲骨。从盘庚迁都至纣灭亡,经过了八代十二帝,共270多年,现在发现的甲骨已有十五万多片,甲骨上契刻的文字有四千多个,其中有三分之一至近一半已被认识。甲骨上的文字记载,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7.
殷墟甲骨卜辞,是100年前出土于殷墟遗址的甲骨文字。经考古学家研究后认定,它是我国殷商时期王家卜官在巫术占术活动中形成的,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并集中收藏予以保管的古代文书记录。对此,历史学家认为:“(1)殷代社会,王和巫史既操纵政治的大权,又兼为占卜的主持者,所以这些卜辞也可视作政事的决定记录;(2)卜辞集中的出土于殷都安阳,而卜辞所记占卜地往往有殷都以外的,可见占卜了的甲骨仍旧档于殷都;(3)殷都的甲骨有很多是储积和累积于一处,可能是当时的储档之所;(4)非卜辞的卜事刻辞,除了记述甲骨的来历整治以外,还有经管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重要的汉籍收藏单位。美国汉籍收藏史在1912-1949年的发展有独特的推动因素,与汉学史并不完全同步。在文献学视野下,1912-1949年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收藏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1925年是基本典籍的建设期,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源及文献学经验;第二阶段是1926-1941年,大量购入私人藏书以增加稀见典籍收藏量;第三阶段是1942-1949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入藏文献以当代资料为主,1949年起不再购入带有文物属性的传统汉籍。在汉籍收藏不断积累的同时,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汉籍目录学、版本学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美国汉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  相似文献   

10.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出土的甲骨档案材料有130000片左右.甲骨档案作为研究商代农业的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商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甲骨字形也反映了先民的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内容涉及农作物种类、农业区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 1 农作物种类 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粮食作物有黍、稷、粟、麻、麦、稻、豆等,种类十分丰富,而见于甲骨档案记载的农作物有如下数类(参表1),与之基本相同.但由于古今异言及文字演变关系,部分农作物种类难以确指,甲骨档案中可能还有一些农作物名称尚未被解读,这些仍需学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8日下午2点~4点,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档案学硕士及广大网友就"流失海外的珍贵历史档案"在档案界论坛展开了网络讨论,大家主要从海外历史档案遗失的原因、现在的保存以及编纂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学术探讨,讨论情况如下:林旭然:流失历史档案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珍贵。例如,敦煌文献有5万余件,国内收藏近1/4。流散在国外的敦煌文献主要集中在英、法、俄、日四国,其中,大英博物馆藏1.3万件,印度、德国、瑞典、丹麦、美国等亦有收藏。甲骨档案国内外共藏甲骨15.5万余片,我国内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代由于年代久远,藏书情况只能从传世文献的记载中略知一二,但出土文献为先秦藏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与新史料.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与文字研究,使商代王室的所藏之书、藏书之所与藏书之人等问题得到解决.周代出土文献的载体有甲骨、青铜器与玉石等实物,它们为研究周代王室藏书与诸侯国藏书种类与内容提供大量资料.战国出土文献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简吊材料,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战国楚简大量出土,以郭店竹简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为代表,它们是对传世文献的重要补充,也是研究战国私人藏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陕西档案》2015,(3):9
利物浦市档案馆与图书馆合在一起,称为利物浦市图书和档案馆。利物浦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多元、内容丰富,除了从政府机构获得外,还包括私人收藏捐赠、收购,拍卖行拍买,与有关收藏机构和私人网站合作收集等。该馆现有档案排架总长度14公里,起始时间为13世纪,经典珍藏有1700年利物浦人的居住凭证、50多万件历史照片、18世纪民居照片、教会资料、学籍资料、医院资料、贵族和公爵资料、建筑师和律师档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前出土的西夏文献除宁夏灵武县外,大部分流失域外.1917年宁夏灵武县出土及建国以后出土的西夏文献主要收藏在国内十几家图书与文物单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藏西夏文献的整理出版.西夏文献不再为个别国家或个别部门所垄断.进入21世纪,西夏文献数字化将引领西夏文献研究新潮流.  相似文献   

15.
从整治与保存文字载体的技术看,商代甲骨的制作与保存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例如在周原出土了一片编号为H11:1的卜甲,面积仅为1.5厘米×1.8厘米,小如指甲;上面刻写的文字竟然有30多个,细小如粟,笔细如发,其技术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商代是否已经出现竹简木牍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与新的考古发现来证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苏洲 《湖北档案》2010,(1):22-24
2004年6月2日,70多岁的广东省经贸委离休干部屈干臣花费20多万元在广州市购置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屋,并定制了14个大柜子。其中收藏有广东省人大50年来的选民证、1954年版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的全国高考准考证等个人专著、作品、工作证、纪念章I万多件档案材料。由此揭开了建立私人档案馆的序幕。从2004年建馆到现在.该私人档案馆已经接待了4000多位参观者,并接受来自中央、省、市400多家媒体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从1986年开始,辽宁省档案局在全省各级机关、档案局、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中开展定升级活动。作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多年来,成绩令人瞩目,1999年这一活动更取得了显著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机关档案工作定升级1000多家,其中晋升省特级标准的42家,超过年初计划1.5倍,相当于开展省特级评审三年来的总和;省直机关定升……  相似文献   

18.
许芃 《青年记者》2017,(11):123-124
孔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山东是礼仪之邦、孔孟之乡,祭祖文化在山东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山东出土的古文字中亦有祭祖情况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东祭祖文化的某些方面. 山东出土的古文字中关于祭祖的记载 2003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14片商代卜甲,大辛庄甲骨迄今只发表了一版较完整的龟腹甲图片,该片甲骨主要记录了以四猪牲祭祀四位已故母辈来攘除灾祸病患的事情.另外,还记录了祭祀之际沐浴洁身以及卜问神祗接下来是否进行某种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9.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存,但主体仍为周代,关于金文档案,大部分已经收录《殷周金文集成》一书,亦不再多述:关于石刻档案,古今多有所撰述收录。  相似文献   

20.
兰台小灵通     
<正>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临沧市档案局按照相关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档案工作。目前,市档案局共抽调9名业务人员,分3个业务指导工作组,对122个市级立档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了上门指导服务,现场解答了各单位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670多项,带回研究解决事项共21项;在规范档案业务标准,加强机关档案室建设,推进机关档案工作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范围广、内容多;二是掌握了机关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