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定位对辽宁科技创新的需求出发,分析科技支撑"五大安全"战略定位的基本条件,提出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发展壮大企业创新主体、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扎着马尾、身穿红色针织衫,山东省临沂沂州实验学校的徐书晗虽然还一脸天真,站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却一直有个伟大的飞天梦,并因为这个梦想爱上了创新,还扮演嫦娥"飞天"呢。别看她只有11岁,却善于发现,是学校出了名的"小发明家",不但荣获"齐鲁小名士"称号、第28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而且登上了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领奖台。  相似文献   

3.
为大力推进我国的发明刨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发明协会、北京市科协和科技rj报社在北京国际科技周期间共同举办了“发明创新论坛”。原中国专利局局长黄坤益、著名科普专家和发明家张开逊和著名发明家、“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  相似文献   

4.
不断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在新形势下,广泛开展理论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切实打造创新型社会,进一步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活力的具体路径。而要真正实现理论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理论创新的主体。马克思深刻阐述了作为理论创新主体,首先应具有三种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无私无畏精神和务实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5日,第八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朱丽兰主持开幕式。"发明创业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奖励办批准的唯一一个奖项。其宗旨是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动员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自主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深层次矛盾和战略发展性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提出在2020年新起点上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是在实现以"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原始创新;坚持科技惠民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进一步解放人才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环节的基础上,从管理主体入手,提出我国"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点及其取得的进展;从科研主体入手,分析"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对科研组织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这类机构主要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证等业务,对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  相似文献   

9.
尚桂莲,高级工程师,磁疗专家,现任北京三赢吉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荣获"中国爱国女英才"称号,同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2009年被评为"保健行业诚信经营企业家"、"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的关键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本研究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四个准则,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支出"等指标反映了科技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弥补现有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没有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的不足。二是通过主成分分析保留同一准则层内因子负载大、即反映信息含量大的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对科技创新评价具有显著性影响。三是通过计算同一准则层内任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相关系数大于阈值的两个指标中,优先保留反映企业主体地位的指标,若相关系数大于阈值的两个指标都反映或都不反映企业的主体地位,则删除因子负载小的指标,不仅避免指标反映信息冗余,还能保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企业的主体地位,改变现有研究并未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弊端;改变现有研究在相关系数大的指标中人为主观删除一个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用21.9%的指标反映了87.3%的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26日,第六届"中国发明家论坛"开幕式暨第七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在2005年设立的奖项,主要奖励有重要技术发明和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整合了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产业政策等要素的支持,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旅游产业在逐渐融合了科技化、人文化、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普的功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产业中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论文就当前知识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管理策略做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缺少像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那样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新经济成果,特别是能够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博览会。"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聚焦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产业革命前沿与高端制造业发展主题,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理念,加强我国科技和产业标准、技术路线的引领,扩大中国制造、中国解决方案的国际影响。筹划创办"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无论对于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还是对于雄安新区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有成功的国内外经验可供借鉴,应从规划、建设、组织、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加以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文章介绍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并论述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的主要成效,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本经验。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时代变幻的过程中,马克思理论创新工作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其中,马克思理论创新的时代化是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为了保证这些"踊跃而出"的问题能够从整体上得到解决,作为实践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必须要得到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一理论能与当今时代形式相结合。若想实现马克思思想理论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首先要认清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只有在这些关系有所认清的前提下,现代化马克思理论创新研究工作才能够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16.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借助科技创新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对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及如何形成稳定均衡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双方科技创新意识越强、科技创新成本越小、利益双方获取的收益越大的条件下,系统更容易收敛于理想状态;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应当合理控制,激励力度过大容易使中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最终使利益双方陷入一种不良"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科技学术期刊是科学评价、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科学传承的主要载体,是科学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创新成果积累和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长期支持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项目"与"人才"两大资助体系为主体,以"环境支撑"资助体系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主体之一.高校是知识创新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之一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3,(6):8-9
2013年,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企业创新,促进升级转型"为主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调动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着力在"深化、扩展、充实、提高"上取得新成效,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一个基本共识.然而中国企业与美欧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仍然被跨国公司掌控,引进、跟踪和模仿仍然是国内企业创新的主流,在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那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何变化?今后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呢?在进入"新常态"条件下,谁是发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核心力量?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有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