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生动展现了教育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素养本位”进阶的历史轨迹。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理念指导与学科核心素养追求不谋而合。由此,高中思政课教学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求教师以学科内容为基石、以问题情境为舞台、以学科任务为抓手,将三者统整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共建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2.
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和环境创优,是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特点,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以教学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重要原则,以及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重要原则,对教学实践改革进行相关阐述;以天津市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卷为例,阐释了“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与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关系;以典型试题为例,分析了在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中“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和理论价值;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要义,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和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需要,为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提出转变教学方式的思路及具体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并提出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其蕴含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法律修养、中国革命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知识,具有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加深其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价值意义。但在真正实现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过程中,高校仍将面临理论知识重复性过强、知识传递方式单向枯燥、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与知识传播手段落后的现实困境。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通过创新针对性知识内容,提高思政育人吸引力、深化知识内涵理解,实现理论与观念转化、构建系统教学体系,促使育人价值全面发挥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思政价值施展空间等创新路径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健 《江苏教育》2023,(20):89-90
<正>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教师来说,坚持价值引领可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引路人。对学生而言,强化价值引领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强化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校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对拓展思政“金课”建设广度、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温度、加大大学生知行合一力度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构建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传统和延展、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多课贯通”教学载体、挖掘“嵌入耦合”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丁蕖 《江苏高教》2020,(8):108-113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兼具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双重属性,此种意涵的源头在中西方哲学关于知识与价值关系的讨论中。理论层面的认识为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实际运用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两者结合的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困境:板块式结合、知识理性难使价值内化于心、知识的价值性与思政课价值性不一致。如何消解困境,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真正融通,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关键在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如其分的定位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致力于培养既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又有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彰显了思政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的双重属性。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增强思政学科的理论自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样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蕴涵和鲜明的实践特色。一方面“大思政课”理念蕴涵着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基本遵循,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育人路径、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育人情怀、国内与国际相统一的育人视野、课上与课下相统一的育人阵地。另一方面,“大思政课”理念凸显了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鲜明特色,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内容整合与形式创新的有效链接、问题导向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引加强思政课实践育人,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着力推动思政课实践育人内容的有机整合、载体的多维建构、目标的内在衔接、评价的有效协同。  相似文献   

10.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投身伟大事业,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指引学生确定奋斗目标。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以理想信念、伟大复兴、伟大斗争、人民至上为切入点,将知识性、价值性、情感性的因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大学生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体教融合背景下排球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和时代意义是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导,以女排精神作为排球课程的价值导向,以协同育人贯彻体育课程思政全过程,引导学生在结合实际与开拓创新的路途上,坚定理想信念、守护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甘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的设计理念包括: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以...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降且来势凶猛,迅速向全国蔓延。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思政课主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特殊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八个相统一",对我们思考当前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着力、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4.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思政课的价值性不仅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还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性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双重职能,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相似文献   

15.
湖湘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具有天然契合性.湖湘红色文化为思政课提供丰富资源,思政课为创新湖湘红色文化传播搭建平台.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要坚持“有意思”与“有意义”相统一、“有道理”与“析道理”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要从构建一个故事库、打造一个团队、用好三个阵地着手,破解思政课讲好湖湘红色文化故事之局.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二者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去理论化倾向或过度重视理论性而忽略实践性的现象,思政教师队伍也存在着目标性缺失的问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根本保证,加强思政课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环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是具体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是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八个相统一”系统地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学生与教材(课程)三大教学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思政课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教与学如何和谐优化发展,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如何构建实践原则与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既是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概括与凝练;既丰富了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理论,又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基本原则,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概论课供给质量。首先,深挖课程理论性:剖析理论渊源,彰显理论学理性;分析理论逻辑,强化科学性;挖掘理论意蕴,突出价值引领性。其次,厚植课程实践性:聚焦实践主题,以新技术助推思政课实践性“守正与创新”;观照实践逻辑,以新实践激发思政课内在活力;凸显实践价值,以新探索丰富思政课实践内涵。再次,融通理论性与实践性以实现二者高度统一:运用新技术提升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供给质量;推动思政课发挥深层次价值引领作用;拓展思政课全方位育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指引和现实要求。“老西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两者在价值导向、内容倾向、行动指向三个方面高度契合。“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从争当大先生以凝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重塑大课堂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搭建大平台以强化“大思政课”育人功能,创新大评价以落实“大思政课”育人效度等方面,提升“老西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历程,提出百年党史视野下,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和根本内容,坚持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高度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价值引领与科学理性的统一,坚持“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统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教师发展与学生成人成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