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有人曾把作家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总能写出一些常人意料不到的奇特故事和奇特经历的 ;另一类是笔端始终为大家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和日常生活体验的。前一类作家通过不断给读者带来瞬间的惊喜 ,体现自己的价值 ;后一类作家却善于运用平淡的笔墨 ,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种种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细节组织成别致的艺术形式 ,让所有读到过它们的人 ,都领略到一种珍惜和欣赏平凡人生中每一个小小片断的思想情趣。刘绍棠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善于立足于平凡生活 ,表现平凡生活的诗意。下面以他的《本命年的回想》为例 ,具体简析如下 :一、素材的平凡性…  相似文献   

2.
路遥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也是一位超前意识的作家。《人生》是他的杰作。高加林则是作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城乡在,他在。  相似文献   

3.
董碧水 《科技文萃》2001,(4):179-182
编者按这是一位生于70年代的普通青年,一位平凡的消防战士。也许在有些人眼中,他还算不上成功。但是,他始终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家境贫寒,但走到哪里都堂堂正正,不卑不亢;高考落榜,他没有灰心,选择了自费求学的道路…… 黄东华的人生经历,正好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步。他有强烈的进取心、责任心,对家庭对社会赋予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在人生的每一个岗位,他都满腔热忱,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守着这样一份信念,他坚定、自信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黄东华短暂的人生和所做的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事迹再次昭示:普通的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常的生活中,只要积极进取,不懈追求,同样可以使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台湾女作家琦君是一位深具傲骨禅心的作家,她习惯于以爱的思维看待世界,以善的目光注视他人;她的作品总是选取或创造美好积极的人生,在日常琐细的现实人生描写中渗透着对人生义理和做人智慧的宣扬,体现了一种超乎个人情感情绪的人文关怀。她是根据自已在情感、心理以及文化上的深度认同感来进行有选择的审美传达,在其散文中展示了许多良好的个性品质,凝结着对人性完美发展的恒久期望和信心,使作品具有积极心理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现代作家鲁迅在他短暂的56岁人生旅途中,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思想上始终高举着反封建的大旗,可有谁知道,在他个人情感上,却没有挣脱掉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寻找人生伴侣上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斗争和不平凡的磨难。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的思想与情感发展的历程中,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一是童年时代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的体验,这一体验使他形成并追求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与;二是“家道中落”的对农民和小市民情感的体验,它与此前的体验发生冲突,并改变了他伯人生道路;三是留日时期对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体验,改变了他的人生理想,四是大革命时期对青年精神状态的体验,改变了他的进化论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路遥的构思观出发,具体分析了他的两部代表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的构思特点。《人生》是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有机交融,而《平凡的世界》在历史感和现实感交融的过程中,更多地渗透了作家的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作家将自己的艺术情感形式化(物化)的过程。当代青年作家姜天民的《白门楼印象》系列小说,以其传神之笔,物化了他那丰富多彩的艺术情感。由于作家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人生领悟、特殊的生活见解,决定了他特殊的超常的语言运用。本文从五个方面作一深入浅出的探索,力求在姜天民小说研究中填补一个小小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闪光的烛魂     
闪光的烛魂郭翔宇时间,常常扼定生命,而灵魂却昭示不朽;尽管空间仍造就平凡,但有一种精神已在岁月的回眸中升华为永恒。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丰镇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位共产党员凭着对人生的执著追求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他的理想情操,他...  相似文献   

10.
余华是先锋派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作家。他以冷漠超然的态度在他的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所进行的大胆变革,颠覆了传统小说对生活的认知,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审美艺术空间。他审视人性之恶,展现人生苦难。他之所以取得那么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对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邵洵美是一个为美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值得欣赏、值得阅读、值得缅怀的人。对邵洵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邵洵美史料文献梳理、邵洵美诗歌艺术分析、邵洵美的小说散文研究、邵洵美与唯美主义、邵洵美的文学实践活动五个方面。邵洵美的研究已经慢慢走上正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因自身杰出的新闻贡献,邵飘萍在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思想的实践以及时代文化运动中的全面性贡献,被后世评论单一化乃至简单化。立足于其在文化层面表现出来的特性,全视角分析和补考其生平、成就特别是"文化经历",可以发现,邵飘萍的文化价值有着鲜明的先进性、专业性、开拓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萧军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萧军在为人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的提携下成长为杰出的革命文学家;他不仅对鲁迅独立的精神人格深为钦仰,且在人生的一路独行中秉承鲁迅人格之独立精神并将鲁迅的侠义质素发扬光大;同时萧军还在文本实践中与鲁迅精神中的流浪气质遥相呼应,并在杂文创作中继承鲁迅杂文现实主义的文风。  相似文献   

14.
丘浚把天当作最高主宰,强调“神道设教”,一方面肯定阴阳灾异说,另一方面又否定符谶说,这很少见。丘浚抨击佛道二教,无论是在精英文化还是在大众文化,都试图要消除佛道的影响。但丘浚与不少隐士、道士及僧人都有交往,留下不少诗文唱和,其中既有对佛道的批评,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发生在颍川郡的重大史事有:正月,袁绍封邟乡侯;豫州刺史孔伷起兵讨伐董卓,驻屯颍川;二月,董卓军队在阳城县杀掠社祭民众;约八月,韩融率领宗亲避乱于密县西部山区;孙坚领豫州刺史,指挥豫州义军;本年,徐庶、石韬、司马徽等避乱荆州。  相似文献   

16.
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30年学术界对邵式平生平及思想的研究成果。随着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研究专著及论文的发表,学者们集中探讨了邵式平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思想,提出系列深刻独到的学术观点。但纵观现状,邵式平研究仍有进一步加强、深化、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历来对叶梦得最大的争议就是认为他作为蔡京的门客,"以门户之故,多阴抑元祐而曲解绍圣"。从叶梦得与"绍述"权贵的关系、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的交游、对新旧法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叶梦得非"绍述余党",他同情元祐党人,反对立元祐党碑,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关系密切融洽,他对新旧法的评价客观公允,对绍述之政的批评也是正确的,不存在阴抑元祐。  相似文献   

18.
"南少林"研究的检讨和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疑惑,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南少林”的确定标准并不科学,证据也缺乏说服力。本文从阐述少林寺以及佛教禅宗的发展的历史,以及少林寺在佛教禅宗发展中的地位入手,说明历史上所谓的“南少林”问题的提出可能是由于禅林中自我标榜领袖地位的产物。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可以断定历史上福建地区确实没有“少林寺”的存在。在检讨了这一研究过程之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出现地方利益的错误诱导和狭隘的地方情结给予批判,使之回归实事求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曹操在这次战争中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袁绍的数十万大军,为其后占据北方、发展势力打下了基础。而考其"以少胜多"的原因,乃在于曹操的善于用人和袁绍的不善用人,说明了"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但正是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才子,却始终游离于文学史之外,不免让人遗憾。邵洵美长期以来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他的诗作具有“颓加荡”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和鲁迅的敌对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邵洵美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诗歌也并非全都流于描写声和色的诱惑,而且后期的一些诗作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