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电网让新农村建设变得更智能""微电网或将摧动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有关于"微电网"技术发展的新闻层出不穷。迫于环境保护和能源枯竭的双重压力,微电网以其在用户端具有高效、可靠、因地制宜利用清洁能源等特点而接踵智能电网,开始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场电力革命悄然拉开。融入在这场变革之中,在五羊之城,一群有志青年正为中国国情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之梦",创造着无限的可能,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微电网技术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发展下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奥巴马的能源新政使"智能电网"和"智慧能源"成为全球能源界热议的焦点,我国也在大力提倡智能电网建设。与此同时,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还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近些年来,新能源发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应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够在用户侧充分利用风、光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供能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有效方式,对实现中低压层面上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灵活、稳定和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能量转换装置、监控保护装置、负荷等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是一个具备自我控制和自我能量管理的自治系统,既能并网运行,又能独立运行。一个典型的微电网如图1所示。某些情况下,微电网可同时满足用户的冷、热、电等负荷需求,此时,微电网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能源网。  相似文献   

4.
<正>南方电网"十二五"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绿色电网",并要求"支持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做好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快解决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有效接入电网问题"。云南电网公司响应国家发展智能电网的政策号召及南方电网"打造绿色电网"工作要求,立项开展了多级智能微网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能源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能源和现代电力系统的低碳化、智能化、市场化转型逐渐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涉及万亿级投资,包含电力、能源、环境、经济与计算机多个维度,其技术和工程应用亟待探索.其中的微电网技术因现阶段成果多聚焦于微电网系统建设运行全链条环节中某个独立领域,缺乏系统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艳明 《科技风》2013,(8):94+96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以发展清洁能源、保障能源安全、解决环保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为核心内容的能源革命也悄然展开。伴随新形势下的能源革命,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也日渐成熟;建设智能电网是开发清洁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的迫切要求。钢铁生产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若能借鉴和应用先进智能电网技术,对于降低能源运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和保障供配电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电网代表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已成为我国能源设备建设的主要目标。通过利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技术来源、研发机构竞争动态、技术主题分布等角度,分析全球微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绘制国家-技术主题二模网络,进一步探讨不同专利强度类型(一般、重要、核心)专利的技术主题和技术来源国家的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微电网专利总数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但大多数为一般专利。而美国掌握着绝大多数微电网的重要和核心专利。能源存储、配电技术、电源是微电网相关技术重点研究的领域。该研究揭示了微电网相关技术的全球发展竞争态势,可为我国制定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产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分布式能源在智能电网环境发展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我国分布式能源的类型,发展特点以及分布式能源在电网发电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智能电网建设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内实际运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智能电网的特点。最后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着重从新能源电网的统一建设、微网的构建、农村分布式发电综合系统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所体现的理论研究能够为实践运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直接向用户供能,剩余电能通过智能微网并入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便于实现冷、热、电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满足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文章着重讨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变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潜力;分析其技术发展状况和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探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路线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有利于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我国电网的基本特点,在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意义及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从新能源的接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碳排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首先,阐述"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概念,简要说明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起源、内涵、关键技术等.然后,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分别总结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框架,指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索引分别是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基于此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共同关注通信、控制、数据分析等技术,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工业软件的支持,而能源互联网发展则需要攻克先进储能、智能输电等技术.最后,从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新技术驱动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三方面讨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能源的低碳发展,低碳效益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坚强智能电网对低碳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内蒙古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我国能源生产、输送以及消费等环节的影响,探究了坚强智能电网在低碳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智能电网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坚强的电网、智能的电网对推动国家经济建设、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以及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智能电网建设,就可在生能源利用,节能降耗,新兴产业及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智能分布式微电网供电模式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紧张,而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文章在简单介绍智能分布式微电网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45.9kW智能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为例,对影响该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遮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随着光伏组件遮挡数量的增多,系统输出功率呈直线下降,且集中式逆变器相对分离式而言下降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环境下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希 《大众科技》2010,(11):119-121
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温室效应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别概述了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总结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三种具体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式,探讨了未来的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能有效弥补能源的短缺和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在多种一次能源中的应用,可降低负荷对大电网的依赖,时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变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是世界各国的一致选择,但是使用清洁能源会将电网中的供电源变得多而分散,会导致电网电压水平变动、线路传输功率超出极限、系统短路容量增加和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变等一系列问题.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自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输电技术(VSC-HVDC)出现发展,为清洁能源的并网提供了有力的技...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由于靠近用户侧直接供能且便于实现多能互补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将分布式能源发电以智能微网形式接入到电网中并网运行,与电网互为支撑,是发挥分布式能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文章介绍了智能微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微网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中的作用,分析了智能微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智能微网关键技术及挑战,绘制了智能微网的技术成熟度蛛网图和产业化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破解山东省偏煤偏重的能源结构性矛盾,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理念,将节能作为能源革命的主阵地,聚焦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依法节能四个领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高效、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