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作文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做了一系列尝试: 一、语文课教学与指导学生写作紧密结合 课本中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最好的范文。通过讲授课文,指导学生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写作。例如:学生写说明文困难大,而初中语文第三册是以说明文为重点内容的。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的“说明”和附录“谈谈说明文”两篇知识短文。使学生明确说明文需要掌握的四点知识,即:一是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义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  相似文献   

4.
捕鼠器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说明文是初中学生必学的文体之一,也是八年级上册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文体的特点,许多学生都觉得说明文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也觉得难教。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仅就内容做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例如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  相似文献   

5.
黄中 《语文天地》2010,(12):56-57
一、设计理念课文介绍了关于麇鹿的知识。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属说明文范畴。教学这类文章,让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有关知识.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学生通过读书,弄懂课文写什么、  相似文献   

6.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好说明文?现结合课文中的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例释如下。一、定义说明。又叫“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阶段孙老师教我语文,我记得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学生毕业踏向社会就好像猎人进入大森林.不能只带干粮不带猎枪。对我们老师来讲。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每个学生适舍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孙老师对精读课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给我们讲解,孙老师更善于用图表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要说明的对象,所用的说明方法,诸如举例子、  相似文献   

8.
《只有一个地球》是第10册第3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本文可以分成4段,但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按先分段、然后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先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概括段意。这课的教学目的是: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渺小”、“慷慨”、“贡献”、“滥用”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段、概括段意。3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4.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按一定的顺序写”。通过本文学习,学生既要懂得为什么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了解怎样按一定…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教学。 我们教学说明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中心,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说明的顺序与方法。古人在谈到读与写的关系时,有一个很恰切的比喻:“读是熔金,写是铸器。”读在为写打基础,写在读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教什么?怎么教?是一线教师困惑之一。 抓住课文介绍要点,了解说明事物方法,并能做到迁移运用、读 写结合,让学生将学到的说明事物的方法运用到语言实践中 去,使之学得透彻、学有所获。让说明文的教学策略更具可操 作性,让说明文的课堂更具趣味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的文字》是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写的一篇科普小品,编排在语文第四册的第二单元。初中语文第四册的教学重点是: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做比较、分类别、画图表等。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生活的智慧。文章巧妙地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并举出了许多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实例,让学生去探索隐藏在这些独特“文字”中的学问和奥妙,以此来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解读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可能存在着两种弊端:一种是教学程式化严重,分段-写段意-课文结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品析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说明文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序,故主张淡化或者不讲文体知识;另一种是教学去语文化严重,整堂课都在讲科学知识,没有了语文的味道.故主张少讲或不讲科学知识。说明文阅读教学究竟怎么上。值得探讨。以上两种说法值得商榷,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一种文体,它能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说明文,一方面可以了解大量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学以致用,学会按一定顺序去向别人介绍实物,说明事理。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学说明文、写说明文、运用说明方式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说明文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说明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是难点。因为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对象的特征、性质和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说明的方法等具体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说明文大多又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在很多时候学生不喜欢学习。因此教这类课文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记叙文、美文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那些介绍事物的特征.性质等的说明文.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昧.且老师在教说明文时,也无非按以下形式授课事物的特征是什么?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等。因此,老师教起来也毫无激情。然而,我在讲授《死海不死》时,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采取“旅游”的形式了解“死海”,学生热情高涨,效果非同寻常。以下是我上《死海不死》的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6.
谢伟强 《学语文》2004,(5):34-35
1、问题的提出语文新教材第二册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第三单元是《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学习的重点是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的顺序,在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明显不很积极主动,上交的作文也属“应付”性质。  相似文献   

17.
高德军 《现代语文》2006,(8):102-102
在各类文体中,说明文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只要抓住事物或事理的关键,安排好顺序,讲究说明方法,语言简洁准确就行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时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说明的顺序”写作指导可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回顾课内所学,整理教材中已学过的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从中发现说明顺序安排的规律;其次是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使用顺序提示词,写一段校园介绍词;再次聚焦微信,让学生参照微信功能图,写一段微信功能使用说明书;最后再在微信功能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参照写作支架,写一篇微信研究小报告,以学会说明的顺序。  相似文献   

19.
曾岚 《云南教育》2007,(11S):26-27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陕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标 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方法,学写说明文,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