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理成长、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幼儿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本文结合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念,提出一些创新策略,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需要作为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其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的一方,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绝不可忽视其巨大的教育价值。幼儿的需要在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这在我们的幼儿心理学教科书中早有提及,应该说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从事幼儿教育活动之前就应解决的教育观念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幼儿的需要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中原因在于广大的幼教工作者对如何尊重幼儿、怎样充分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特别是对“需要”这种心理现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与其教育价值的认识还…  相似文献   

3.
如何预防和纠正幼儿的自卑、胆怯心理,这是幼教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加以解决。一、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趋势,为幼儿健康教育打下基础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随着儿童的成长,往往会逐渐消失。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熟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幼儿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自我调节、控制性较低,自我意识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幼儿各项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乃至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幼儿心理档案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明 《幼儿教育》2003,(5):15-15
幼儿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本人认为应从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为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幼儿心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一、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幼儿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幼儿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幼儿心理档案了解幼儿,了解教师的保教情况以及幼儿的家庭情况,及时制定管理对策。如:通过幼儿心理档案可以获得幼儿认知发展的相关信息,为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提供依据;通过幼儿心理档案可获得师幼互动的信息,为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创造良好的园内气氛提供依据;通过幼儿心理档案可以获悉有关幼儿兴趣爱好的信息,为丰富园内活动,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求提供依据。二、可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幼儿心理档案各项内容由本班教师负责填写。这首先要求教师对幼儿心理档案的建立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应付了事。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地填写幼儿发展的各方面情况,针对幼儿实际,提出教育对策。这也为幼儿园教师搞教育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为建立幼儿心理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以卫生科学、体育科学为内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儿进行保护自己身体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健康教育可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对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的态度,形成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3-6岁的幼儿知识贫乏,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  相似文献   

7.
幼儿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时期所形成的对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幼儿环境教育,要注重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龙素华 《甘肃教育》2011,(19):46-46
学龄前幼儿(3-6岁的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低下,自我意识也还处在萌芽状态,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将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形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这是人的个性心理初步形成时期,对幼儿的影响会延续一辈子(成人的心理疾病有的可追溯到其童年时期,并在那里找到疾病的原因或痕迹)。但此时由于幼儿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极易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心理偏移。在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目前幼儿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的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  相似文献   

11.
这是我的     
何慧洁 《考试周刊》2013,(70):193-194
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很"自私",不愿与人分享。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正确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色彩在幼儿的认知和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婴儿已经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3岁~4岁的幼儿对色彩有其独特的认识和偏爱。本研究通过观察、个别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3岁叫岁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偏爱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色彩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是其思维形成以及习惯养成的关键性阶段,因而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尤为注重幼儿的情绪理解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我们要注重将孩子的心理状况做正确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应对问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注重的不是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而是在学习与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心理发展方向与情绪理解方式。因此在3~6岁阶段的幼儿教学中如何培养情绪理解与建立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因素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尽管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原因,也有幼儿园和社会等方…  相似文献   

15.
谢芳 《成才之路》2023,(14):105-108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让人的身心得到舒缓,灵魂得到治愈,其应用于在幼儿教学中,对幼儿的习惯养成、心理成长以及身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培养幼儿常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借助音乐“串联”幼儿的一日生活,将音乐贯穿于幼儿的晨间入校、游戏、午餐、午睡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等活动中,通过音乐的熏陶与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以及生活等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心理与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像、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引导。因此,教师应了解幼儿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红 《云南教育》2001,(6):41-42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 (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 )两大部分,属于学前艺术教育的领域。在以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为内容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幼儿期主要进行的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从而完成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中的审美任务,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形成幼儿的审美心理,陶冶幼儿的情感,为幼儿在未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审美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大量的教育活动基本集中在“美术创造”的部分,其中又相对集中在平面造型的绘画部分,这样…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要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地树立幼儿心理教育意识,积极的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的机制、途径、方法、技术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林佳馨 《广西教育》2006,(4A):45-4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以使幼儿教育整体最优化,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健康教育既要重视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心理健康.应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