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欣 《编辑之友》2007,(3):89-90
编辑是报纸、杂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报纸、杂志的质量.近年来,各种差错在报纸、杂志中并不少见.这些差错,有些是编辑人员水平所限和缺乏责任心造成的,有些是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的用语不懂而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编辑人员政治文化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下面我就一些常见的差错进行举例与解析.  相似文献   

2.
对准备采用的各类稿件进行把关,是编辑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编辑把关,不仅要把好语言文字关,更要注意把好稿件所涉及的各种事实的关,以避免差错的发生。近年来,一些新闻单位失实和差错现象层出不穷,这其中,稿件的作者自然要负责任,但肩负把关职责的编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有些失实稿件,编辑如果不了解实情,就很难判定是否存在问题,而有些稿件,只要编辑对原稿中涉及的事实认真进行分析、推敲,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是不难发  相似文献   

3.
新疆报业这几年得到长足发展,报道时事,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一些报纸南于编辑工作疏忽,编校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文字差错,使读者阅读费劲,理解模棱两可,不仅影响了社会宣传效果,也使报纸形象受到损害。下面仅对一些常识性的差错略举一二。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求稿件的基本事实准确无误,还应力求杜绝其中每一细节及引用的数字、典故、文句、背景材料等方面的差错。“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差错不但是作者的责任,而且也是编辑的责任……编辑是最后一个有机会消灭原稿差错的人。对于未能发现和纠正的差错所造成的后果,编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引自《报纸编辑与评论》第6页)因此,编辑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缜密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及时发现和修正差错,把好最后一关,使报纸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几年来,笔者在编稿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5.
新闻宣传是媒体向广大读者传播信息的手段,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它的主要功能,一旦报道中出现导向错误、新闻失实、文字差错等问题,不仅影响信息的传递,也会动摇媒体的公信力。本人作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资深"媒体人,总结了一些容易出现的新闻差错,以期给新入行的朋友一点提醒。  相似文献   

6.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曾说过,如果把保障图书质量比作阻击战,那么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就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编辑把守,他们以作者的原创为对象,通过审读加工,清除书稿中的差错.第二道防线由校对人员把守,通过"校异同"消灭排版错漏,保证编辑发排文本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再通过"校是非"发现并协助编辑排除文本中遗留的差错.具体到编辑和校对人员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关键是要形成合力,共同确保图书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出版的英语图书,包括科技类英语图书,都涵盖了大量的中英文对照内容,编辑审读这类内容时,往往会发现很多常见的翻译差错和译文欠妥的情况,而恰恰是这类差错等情况给编辑加工整理造成很大的麻烦或困难。虽然有些差错带有其偶然性,但并不是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英文编辑如果能在日常工作中加以留心和归纳,将会大体掌握其一般规律,从而不仅能够把握和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水平,把本职工作做好,还会给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带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笔者多年来在审读加工这类书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差错及处理方法试作如下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常言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新闻稿件,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失当,就有可能导致报道失实乃至出现政治差错.因此,作为新闻编辑,不仅要把握来稿的舆论导向,而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把文字关,力求从字里行间中寻出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蛛丝马迹,杜绝差错,以获取最佳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应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在稿件编辑中,往往对数字的"敏感性"不高,可能会使各种与数字相关的错误被忽略或是造成新的数字相关性差错,如稿件修回日期与病例收集时间矛盾、病例总数与不同性别病例教之和不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核算差错等等,使稿件和期刊质量受到影响,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应从逻辑性和规范化两方面着手,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理论的神秘观念,理论宣传的陜隘观念,近来开始被打破了.打开最近时期各地的报纸,谈理论的风气大大高涨.不仅在长篇的理论文章中谈理论,在社论中谈理论,而且在千字左右的短篇评谕中谈理论,在一、二百字的"编辑的话"或"编后"中谈理论.有一些新闻标题,也带有理论色彩.这里不是来全面地封谕报纸的理论宣传问题,只是想从报纸的这种新气象中,探讨一些有关编辑方法的问题.在我自己的脑子里,恐怕也在很多做编辑工作的同志的脑子里,长期以来还没有想过在编辑新闻  相似文献   

12.
纠正稿件中的错误是编辑、校对及签版总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纠正文字、语句差错相对比较容易,而要发现稿件中的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难度相对大一些.笔者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发现出现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时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只要仔细琢磨,运用一些技法,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平时接触的新闻稿件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差错。一般来说,常见的问题差错稿件不外乎有以  相似文献   

14.
美术类图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雅俗共赏;形式上风格多样,图文兼备.但美术类图书的作者、编辑多为艺术专业出身,文字水平略显不足,这就使书稿中难免存在一些不符合国家编校质量标准及规范的差错.校对人员工作中需要在"校异同"的同时仔细琢磨原稿的"是非".下面就试举几例美术类图书中常见的编校错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差错的出现,有一些并不是因为编辑素质差,而是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或者就没有想到这儿能出现差错。为了避免差错,有的媒体加大处罚力度,强化编辑重视程度;有的媒体完善各项制度,查补各种出现差错的漏洞,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这个问题上,有些老同志告知,编辑重视直觉,利用直觉,  相似文献   

16.
何皓 《编辑学刊》2004,(2):45-48
编辑方法是编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然而编辑学现状表明,我们对编辑方法论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涉猎者鲜见,而且即使偶有触及,也有浅尝辄止、就事论事的倾向,以经验层次的泛泛而论者居多.其结果是时至今日,对编辑方法许多理论问题(甚至诸如编辑方法存在与否及形态等)的认识都不甚明了.为此,本文就从"编辑方法是否存在"这一最基本的命题开始探讨编辑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咱刊发动编、排、校、印等各方力量,共同消灭差错这个“老大难”问题,已取得了显著成绩,读者普遍反映《新闻知识》不但文章内容好,而且差错少。但拜读1989年12期时,却发现差错  相似文献   

18.
报纸内容很广,稿件来自四面八方,由于作者的素质不同,写作水平的差异,不可能保证稿件没有疏漏或差错。这就要求报纸的编辑不仅要从大处着眼,严格按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审慎对待稿件的选择,而且对于编辑业务范围内的诸多方面,也必须一丝不苟,防止各种错误的出现。长期以来,报纸上出现的差错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有政治性的错误,有事实错误,还有知识性和各种技术性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起两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阅读习惯的桥梁,让一本"舶来品"的书稿"入乡随俗",甚至要化腐朽为神奇,将一本"选题失误"或者有翻译瑕疵的书稿进行弥补和创新,达到"二次策划"的目的,从而激发出其畅销潜质.  相似文献   

20.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