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映桃 《教育导刊》2001,(15):62-63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担。班主任在育人岗位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花匠之所以能把一棵棵的幼苗培养成长,是因为他了解幼苗的生长特点;驯兽师之所以能把凶猛的老虎、狮子驯服,是因为他掌握了猛兽的生活习性;医生之所以能对症下药,把病人冶好,是因为他了解了病人的病况,掌握了药性和药效。同样的道理,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师其亲,信其道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担。班主任在育人岗位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花匠之所以能把一棵棵的幼苗培养成长,是因为他了解幼苗的生长特点;驯兽师之所以能把凶猛的老虎、狮子驯服,是因为他掌握了猛兽的生活习性;医生之所以能对症下药,把病人冶好,是因为他了解了病人的病况,掌握了药性和药效。同样的道理,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师其亲,信其道教…  相似文献   

3.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担.班主任在育人岗位上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花匠之所以能把一棵棵的幼苗培养成长,是因为他了解幼苗的生长特点;驯兽师之所以能把凶猛的老虎、狮子驯服,是因为他掌握了猛兽的生活习性;医生之所以能对症下药,把病人冶好,是因为他了解了病人的病况,掌握了药性和药效.同样的道理,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师其亲,信其道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有人说:  相似文献   

5.
王峰 《宁夏教育》2012,(2):48-48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时,即使是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6.
王斌 《青年教师》2005,(7):17-17
谈心是师生间心灵的碰撞,是情感的最好交流。与学生谈心,不仅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选择好适当的场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而且要把握好谈心的最佳时机。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谈晚了,“往事消散如云烟”,失去了作用。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期,心理需要各异,最佳教育时机不一。  相似文献   

7.
潘文丽 《考试周刊》2012,(56):185-186
教育是一门艺术,心灵沟通是班主任的"金钥匙"。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为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作者结合实际谈谈看法: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掌握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学会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艺术。其中掌握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种:倾听法、询问法和观察法,这都是中职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有效方法;用理解、尊重、关爱、真诚的观点来叙述中职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受过情感教育的人,善于与人沟通且对生活热爱。情感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与真情的沐浴。近代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是情感教育的摇篮。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觉,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存在着相互信任、尊重、民主、宽容,即师生之间要有爱。学生美好的开端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要全心投入、心无旁骛,要信心十足、追求卓越,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  相似文献   

9.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笔者就如何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强化育人效能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书。虽然是老师的工作,但育人才是根本。当教师应当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做老师的都有这样体会,那就是:教书育人的确不容易。有的老师说:“为了教育学生,我已经尽职尽责了,甚至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但就是教不好。”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主要是教育方法问题。我觉得,要教育好学生单有责任和干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教育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评刊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与学生谈心是教师了解学生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谈心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教育艺术.成功的谈话能给学生以真诚的教诲、亲切的抚慰。如果我们掌握谈话的艺术.那么就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更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交流、心灵上的沟通,既讲究科学性,又注重艺术性。与其他普通中学班主任相比,中职院校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更加复杂与艰巨,对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要求更高,既要为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要塑造学生的心灵,雕琢其情感与性格。想要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特点,掌握工作方法,更要重视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艺术。文章阐述了中职学校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要将班级建设成一个坚强的集体,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教育的方法。特别是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要巧妙: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抓两头促中间;多赞扬与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学校人文环境构成因素之一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灵的发育成长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就要更多地了解  相似文献   

15.
辅差三步曲     
根据素质教育“三全”要求,辅差工作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怎样辅差呢?本人常弹三步曲:即,辅差生的心灵;辅差生的良好习惯;辅差生的学习方法。一、辅“心灵”,献爱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说明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师生心灵的联系带。怎样爱呢?1.了解病因,对症下药。要转化好差生,教师首先要了解差生的病因,寻找转化“良药”。要知道他们差在哪里,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人们渴望交流、渴望沟通谈起,介绍了在教育过程中,沟通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提出在教育中沟通应该做到了解当代大学生特点,掌握师生沟通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笔者认为要做到随时确立、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作为班主任,应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8.
学生心灵的教育对其成长很重要.而要做好这一工作,便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此,有的老师感慨:“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要你走进我的世界,你不进。”怎样让学生而对老师而不再加以设防呢?班主任生活告诉我: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真爱无言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中。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一个学生的外在特点容易,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却非易事。在多年的班主  相似文献   

20.
以往被称为“小三门”的音体美老师一般是不安排当班主任的。原因是课少,每周只有一二节,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不便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不利于展开有的放矢的思想工作。这确是事实。但音体美老师究竟能不能当好班主任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说明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