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年圣诞临近,我再一次教我的学生们唱这首欢快的圣诞歌曲《We Wish you a happy Christmas》。欢快的歌曲配上精美生动的卡通动画,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有一个在学校小提琴队的孩子边唱边做出了拉小提琴的动作,我对他报以鼓励的微笑。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教学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我用《乌鸦反哺》的故事自然引出了歌曲.同学们认真地聆听了整首歌曲,抒情优美的旋律和琅琅上口的歌词,歌唱了小乌鸦关爱生病的妈妈的动人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趁热打铁进入教唱环节,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很快学会了这首歌曲.进入即兴表演阶段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上台表演小乌鸦.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小猪睡觉》一课,歌曲旋律平和,速度较慢,歌词充满童趣,刻画了小猪吃饱之后呼呼大睡的可爱形象。在教唱的过程中,学生对形象的歌词描述很感兴趣,再加上歌曲的旋律简单易学,所以学生一学就会。在此基础上,我将美术中的简笔画应用到音乐课堂中来,即学生每唱一句歌词,我就在黑板上添画一点小  相似文献   

4.
《顽皮娃娃》2011,(29):F0002-F0002
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可以很快把孩子们集合起来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吟唱律动儿歌,例如《五只小猴子》。我一唱儿歌,不一会儿,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和我一起唱起来。孩子们喜欢边唱儿歌边做动作的律动游戏。  相似文献   

5.
“画音乐”     
以前,我教幼儿唱歌,只要求他们一句一句地跟着我唱,如此反复,直到会唱为止。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幼儿唱歌,不应追求他们会唱多少首歌曲,而应把精力放在对孩子们的节奏感、音乐记忆力、音乐素质的培养上。因此我遂步探索,尝试着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听到的音乐用图画表现出来,我教《小鸭·小鸡》这首歌后,要求幼儿把听到的歌曲内容画  相似文献   

6.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大家都知道,语文和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精读”和“泛读”课文,那么我们的音乐课是否也可以有“精唱”与“泛唱”歌曲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本学期,我将自己所任教的第十册教材中所有歌曲进行了“精唱”与“泛唱”分类教学的尝试,发现不但能顺利完成本册的歌曲教学任务,而且在音乐课上歌唱成了我和孩子们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一、打破创作的神秘感 让学生心中有感而发的音乐流淌出来。一次课外活动时,初一(3)班的几名女生在跳皮筋,口中念念有词,跳念协调统一,很有节奏感。轮到陈平,她却是边唱边跳,把别人念的词都唱成动听的曲调。原来她嫌念的单调,就随心所欲地唱了起来。我听后把她唱的曲调加以记录整理,写在黑板上,署以“作曲陈平”并让大家唱。这下子可使同学们都大大震撼,神秘莫测的作曲竟然如此简单!我就此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音乐是人心灵的直接语言,是最情感化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一幅黑白插图 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会唱《卖报歌》了,所以我只复习了二遍。为了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品味歌词的内涵,我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展开了如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拍手歌     
高静 《早期教育》2006,(4):40-40
孩子们大多喜欢唱拍手歌,我想何不把他们熟悉的事情编成拍手歌,让他们边游戏边唱呢?于是,我编了这样一首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孩子讲故事;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孩子画画儿;  相似文献   

10.
画脸     
孩子们对美术课特别感兴趣,我一进门就被围住了:“今天画什么 ?”我不作回答,而是让他们到黑板上随意画一些小朋友的脸。孩子们兴致很高,都挤着上前画。上课铃响了,黑板上已画满了圆溜溜的脑袋。  我首先鼓励大家:“刚才同学们画了许多小朋友的脸,瞧,表情还特别有趣 !”  孩子们很高兴。  “可是小朋友的脸是不是都长得这么圆 ?”  “不是。”孩子们摇摇头。  “那么我们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是什么样子的 ?”  孩子们对着带来的镜子仔细地看了起来。我抓紧时间在黑板上贴了几张脸型示意图。 (如图 ) “请大家看…  相似文献   

11.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7,(10):32-32
“逛公园”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玩游戏。歌词内容简单且重复.旋律电较朴实,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演唱要领,歌声欢快又整齐.接下来我宣布玩游戏,孩子们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倾听游戏规则:人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前奏时于拉于站立;第一段时圆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逆时针走,中间一位“爸爸”顿时针逛公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严晶 《幼儿教育》2003,(4):31-31
今天的美术课内容是“会飞的树叶”,我在黑板上画了各种形状的叶子,然后让小朋友用线条和花纹装饰叶脉。我边示范,边兴致盎然地问:“我画得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好看。”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很清楚地听到了一个持否定意见的声音。很快,就  相似文献   

13.
震撼     
魏亭亭 《下一代》2011,(7):25-25
纪念建党90周年,宁山路小学组织学生学唱一首新歌《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我女儿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首先学习这首歌。真没想到一首这样的“红歌”在孩子们的嘴里也能唱得格外动人。更让人感动的是,在学歌的过程中,老师交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有歌曲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懂得“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是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唉,又来了。我老爸一天到晚总是唱个不停:开车唱、散步唱、浇花唱,就连洗澡也唱。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好不容易有机会睡个懒觉的我被一阵音乐声吵醒,到客厅一瞧,原来是爸爸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上,一边得意洋洋地吃着花生米,一边拿着摇控器搜索音乐节目,一遇到喜爱的歌曲,他的手就触电似地停下来,还跟着电视小声哼唱着。  相似文献   

15.
掌声     
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不太清晰…  相似文献   

16.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欢乐的时刻,孩子们也有他们美好的心愿。这首歌曲欢快热烈,具有锣鼓点节奏的音型,一开始就渲染出了节日里孩子们兴高彩烈的气氛,多次出现的切分音及大跳的音程,使歌曲显得更为活跃跳荡。这首歌可以作为春节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节目。表演者手执贺年片,边唱边舞,然后将贺年片分赠给在场的同学和老师。演唱时可配上锣鼓等打击乐。  相似文献   

17.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地喳喳写个不停……”听到这样的歌词,心中充满了暖意,就好像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追逐梦想的孩提时代,这样的时刻难以忘怀。而今作为老师的我,我不想让孩子们那“坏点子”“恶作剧”“小心眼”等有趣或者无趣的事儿就那样付之东水。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人音版教材第一册《音乐中的动物》是一个以节奏为主的单元。这一单元中的歌曲《小青蛙找家》出现了节奏念白,同时歌曲蕴含童话性、故事性,深受儿童喜爱。课上,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边唱边演;课后,他们意犹未尽。“老师,我还想演。”不断有孩子跟我说。何不……何不排演个小小音乐剧。让他们当一回小演员,过一次戏瘾。同时,考虑到教材还有创作的空间。对,就这么办!  相似文献   

19.
大华 《师道》2005,(11):15-16
作为家长,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在唱一首被篡改了歌词的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拉开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没有了……”每当听到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唱这样的歌曲时,作为家长,都会有一种震惊感,也有一种苦涩感。一般而言,都要教训孩子几句:不准唱!为什么要唱这样的歌?但在教训孩子之后,也会在心中思忖:这世道究竟怎么啦?孩子为什么对学校、对老师这么仇视呢?  相似文献   

20.
母亲听歌     
母亲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母亲很喜欢歌。她自己唱,我就是在她怀里听着歌长大了;她喜欢听,不听歌,就睡不好。要过年了,我把兄弟几个的孩子找到一起:“今年过年,要好好唱几个,给奶奶听!”因为,我看出来了,去年他们咿咿呀呀的,唱的全是奶奶不愿听的,虽然她连连说好。这回,我布置了任务,指定了歌曲。除夕,几个孩子依照我的安排唱了,一首连一首,因为得到了鼓励,他们唱个没完。妈妈先是兴奋,后是坚持,最后是睡着了。我知道歌声再大,她也是唱不醒的,她就是愿意听着歌入睡。孩子们仍是唱,我心又是愧疚:还是没有让爱听歌的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