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洪长清  严翊  谢敏豪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25-426,414
通过对不同级别举重运动员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多个内分泌和免疫机能指标的测定,筛选存在级别差异性的指标并进行分析,为同类运动员机能评定和选材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一级运动员以细胞学方法测定的单核细胞CD14+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而以血液学方法测定的单核细胞低于二级运动员(P〈0.01),一级运动员血清皮质醇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一级运动员外周血IL-2mRNA低于二级运动员,但无显著性意义(p=0.07)。结论: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外周血单核细胞、血清皮质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用单核细胞进行举重运动员免疫机能评定时要注意:使用血液学方法和使用细胞学方法获得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和HRV指标的变化,多维度监测拳击运动员的运动疲劳。方法:本研究以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为对象,分别在4周赛前训练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大赛前6周至大赛前2周)的调整休息次日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皮质醇浓度,并在采血当日测量清晨醒后晨脉和心率变异性,在早饭后填写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结果:(1)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血清睾酮、睾酮与皮质醇比值较训练前显著降低(-38%、-52.7%,P<0.01),血清皮质醇和晨脉均显著升高(+32.4%、+20.4%,P<0.05);(2)ABQ调查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P<0.05、P<0.01);(3)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lnLF、LF/HF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优秀拳击运动员机体运动疲劳以机体合成代谢小于分解代谢、心脏承受训练负荷能力降低为特点,运动心理疲劳加剧以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升高为特征,lnLF、LF/HF升高提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倾向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生理生化、心理指标与HRV结合可较全面监测拳击项目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我国优秀帆板运动员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期间的代谢特点,建立陆地摇帆训练模式,对16名男子帆板专业运动员分组进行训练。试验结果显示: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使运动员血清睾酮和游离睾酮出现明显下降;大负荷陆地摇帆训练会造成血清皮质醇和血尿素明显升高,血色素含量下降;建议血清睾酮、游离睾酮和皮质醇可以作为阶段性机能监控指标,血色素和血尿素可以作为小周期机能监控指标。帆板运动员FT/C和T/C的变化与运动成绩呈现较为一致的趋势,可以作为优秀帆板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观察6名女子举重运动员服用复方理气中药对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即刻血清GH和血皮质醇(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但与服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安静时睾酮(T)水平和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与服药前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表明复方理气中药可以促进女举运动员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造血机能、最大耗氧量及运动后血乳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完成为期5周“二大一调整”式力量训练,其中,第1、2周为大负荷周,第3周为调整周,第4、5周为大负荷周,第4周冲击最大负荷。大负荷周为目标总重量30000kg/d,每天2次训练课,调整负荷为目标总重量小于15000kg/天,每天1次训练课,每周训练6天。于训练前、训练第1、2、3、4、5周取周训练结束后次日晨基础状态静脉血测定红系指标,于试验前、后测定最大耗氧量(V.O2max)及.VO2max测试结束后0、5、10、15min血乳酸变化趋势。结果:训练期间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均较试验前显著性下降,但在第5周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出现回复性变化;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减小,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呈增加趋势;调整周内血红蛋白不仅没有回复,反而呈显著性下降。训练期间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先增加后回复。5周训练后,V.O2max较训练前显著提高,.VO2max测试后0、5、10、15min血乳酸低于训练前对应点。结论:一定量的大负荷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红系造血活动及V.O2max;一定量大负荷力量训练改变定量负荷后血乳酸代谢的动力学特征,其可能的机制是机体清除乳酸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亚高原训练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国家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进行4周亚高原(847m)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红细胞压积(HCT)、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清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白细胞水平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2)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并在亚高原训练期间维持较高水平;而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压积未见明显提高;(3)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并持高值;血尿素水平总体趋势呈现低-高-低;(4)睾酮水平与血清皮质醇呈先下降再升高现象。结论:亚高原训练能明显提高举重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训练负荷刺激强度,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不利方面是疲劳恢复较慢,睡眠较差,免疫力降低,精神兴奋性也有所下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组成训练组、完成5周"二大一调整"式封闭性力量训练(对照组为同龄男大学生);取训练前、每周训练后基础状态静脉血,检测细胞表面CD3、CD4、CD8、CD14、CD16、CD56、HLA-DR、Vα24、Vβ11分子的表达量。结果:1训练第1、3、5周CD3分子的表达量均较训练前下降;第1、4周CD4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2周CD8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周HLA-DR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2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CD14、CD16、CD56分子表达量变化无显著性意义。3第1、2、5周Vα24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第3、4周Vβ11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结论:大负荷力量训练导致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下降及NK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增加,提示T细胞功能下降、NKT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男子赛艇运动员与训练有关的有氧无氧能力和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15名男子赛艇运动员为期30周训练中最大做功能力、最大乳酸值、最大摄氧量及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及相应时期的血清睾酮、游离睾酮、皮质醇的急慢性效应。在以力量训练为主的准备期,变化较小,以专项训练为主的准备期,心功能和有氧能力明显改善。最大负荷后及高强度训练12周后,血清睾酮降低。提示在不同训练周期中力量—耐力训练应合理安排,有利于发挥机体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训练法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睾酮/皮质醇等的影响。方法:系统观察了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实验组)进行4周高住低练(2500m)训练前、训练期间第1周、第2周、第4周及训练后第1周和第2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与6名低住低练运动员(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4周高住低练使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清T水平呈先降后升之势,4周结束后仍低于实验前水平,并且至少持续2周;(2)4周高住低练期间运动员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实验结束后2周恢复到实验前水平;(3)4周高住低练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T和T/C的变化并不一致,实验前后比较,前两者总体趋势是升高,而后两者总体趋势是下降。结论:4周高住低练使血清T水平先降后升,血清C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低氧刺激导致血液Hb和RBC逐渐升高以及机体合成代谢相对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控好运动员参赛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以取得九运会决赛权 ,在九运会预选赛 (第1站、第 2站 )的赛前各周 ,对上海队男子重剑重点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率、血色素、血尿素氮、血睾酮、皮质醇、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运动时、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了定期的监测。结果显示 :1)血色素和血尿素氮能很好地反映击剑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 ;2 )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血睾酮水平呈下降趋势 ;3) POMS量表还可以用来监控大赛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1.
研究8名备战十运会的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进入冬训大负荷训练期4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BU、C、CK和CK-MB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Hb、T/C、CD4^+/CD8^+比值及NK(CD16^+和CD56^+)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5),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对生化指标结合免疫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2.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对耐力训练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细胞数量的作用,为改善耐力训练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每个组中均分为4 w组(7只大鼠)和6 w组(13只大鼠)。大鼠进行6 w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化T细胞数量。结果①6 w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T细胞亚群中CD4+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下降,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训练大鼠上述免疫指标下降的作用。②6 w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外周血活化T细胞数量的下降,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有防止训练大鼠外周血活化T细胞数量下降的作用。结论2种中药多糖有预防耐力训练大鼠外周血CD4+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和活化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云丽  王林 《体育科学》2004,24(8):40-43
以不同鼠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建立大鼠递增负荷的运动模型,探讨耐力训练对不同鼠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影响。结果认为。1.随年龄增加,大鼠血清T、LH和FS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说明,随年龄增加,大鼠性腺分泌功能可能出现下降。2.通过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促使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增加,血清LH和FSH水平增加,血清E2水平下降。说明适宜负荷运动训练可减缓大鼠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性腺分泌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运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女性激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放免分析法研究了运动对9名女子柔道运动员及8名未受训练的正常女子的女性激素。结果显示:运动后,两组受试者在其月经周期的黄体期,血浆E_2、P均显著增加,血浆T在卵泡期及黄体期均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口服中成药"大雄调理液"对青年男运动员抗疲劳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3名青年男子运动员口服“大雄调理液”30天,PWCl70,VO2max和Hb明显高于13名对照组运动员,而尿蛋白降低;在对LH.FSH无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血睾酮和T/C比率明显升高,示其对调整运动所致内环境紊乱有效。  相似文献   

17.
5周递增负荷训练对内分泌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训练对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周的递增负荷训练,于集合训练开始前一天和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5周训练结束末36h后上午7:30-8:00取安静时肘静脉血,测定训练前及每一负荷训练阶段后外周血液中内分泌激素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T第3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C第3、第5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T/C比值第4周比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CD4第2周比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而第3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CDB第4周比训练前、第2周、第3周显著下降(P〈0.05),CD4/CDB比值第3、第4周均比训练前、第2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训练负荷是影响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等负荷训练促进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大负荷训练会降低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但随着对递增负荷应激的适应,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又会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在备战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期间,监测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入控降体重期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监控。结果表明:在训练前期,体重和去脂体重缓慢下降,体脂下降明显,且与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训练后期,体重下降明显(P〈0.05);第8周与第1周比较,Hb、RBC、HCT、T逐步下降,BU、C逐渐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008年残奥会备战期间国家残疾举重队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跟踪2008年残奥会赛前国家残疾举重队(男子12名,女子14名)8周备战集训期.集训按训练强度大致划分为准备期、基础训练期、大强度训练期、高强度期和比赛前期五个阶段.结果:(1)自基础训练期,男、女举重队血红蛋白(Hb)、血清睾酮(T)含量及血清睾酮/皮质醇(T/C)比值开始较准备期逐渐降低,并持续进行性下降至高强度训练期,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血清皮质醇(C)含量呈现相反趋势;(2)比赛前期男,女举重队Hb、血清T含量及T/C比值较高强度训练期显著提高,血清CK活性及血清C含量则呈现相反趋势;(3)男、女举重队血清尿素(BUN)含量在整个备战周期中无显著性波动.结论:随集训强度的阶段改变,国家残疾男、女举重队Hb含量、血清CK活性、血清T、C含量及T/C比值均呈现较为一致的周期性对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