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831年至1836年,达尔文乘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作环球考察。一次,在非洲,他访问了一个边远的原始部落。这里的人群竟还过着十足原始的生活,住的是山洞或树窝,吃的是野果和捕获的禽兽,甚至“茹毛饮血”习以为常,也没有衣服穿……这种边远人群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2.
精彩回放:到家后,达尔文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愿望和他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并不成正比,一个种族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决不是依靠一个或几个‘文明人’就可以解决的……”近读达尔文原版的英文日记,发现其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情: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曾周游世界。一次,他来到了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们没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或在树上搭一个巢,吃的是野果禽兽,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惊奇地发现一些“新情况”:他们将老年妇女赶进深山老林,让她们自然饿死;在没有食物的时节,则将妇女…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进化 想看看17年后的原始部落有了多论先驱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记载, 大进步。可是,他却找不到那个他曾经做过一件“蠢事”。 “文明青年”。当地人告诉他,他 19 世纪中叶,达尔文周游世 们把那个青年吃掉了。达尔文大界。一次,他来到非洲的一个原 惊:“那么好的人,为什么吃了?”始部落,那里的人住山洞,吃草 “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根野果,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 留下有什么用?”活。达尔文在那里住了几天,有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一个人了惊人的发现:当气候恶劣人们 …  相似文献   

4.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科研成果令世人瞩目。可是,智者干虑,必有一失,达尔文也干过一件鲜为人知的蠢事。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情:19世纪中叶,他曾周游世界。一次,他来到了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那里的人们没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吃的是野果禽兽,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小兴安岭深处的一个小城,我工作了好几年。我在这里的前景并不乐观,可想到出去后又是奔波不定,前路未卜。而这里至少可以维持温饱。瞻前顾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实在烦闷,我便请了几天假去散心。 我去了一个远房表叔家,他家在离小城不远的深山里。表叔一家见我到来非常热情,让我倍感温暖。住了一天之后,表叔问我吃过狍子肉没有,我摇摇头,他一拍我肩膀说:“走,带你出去打狍子,让你尝尝鲜。”  相似文献   

6.
警惕“心灵施暴”●张晶从某报上读到:一个小学四年级女孩,喜欢家里养的猫,有时做作业间隙也给猫添食,勾画几笔描吃食时的模样。她父亲认为分散了精力,为了"治"住孩子,让她考上重点初中,便让女儿把热心爱的猫随他到工厂,让她亲眼瞧看小猫被扔进锅炉,在炉火中挣...  相似文献   

7.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我想了想,便说:“巴黎有四多。第一是书店多,有时一条街能碰上两三家书店。第二  相似文献   

8.
过客     
世界著名的电影导演希区柯克,年轻时,有一次在苏格兰山区迷路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往灯光处前进。希区柯克敲开门向屋主人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借住一晚。谁知屋主竟然对他说:“我这儿又不是旅店,为什么要让你住一晚?”希区柯克微笑着说:“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里是旅店。”屋主不相信:“只要你能让我心服口服,我就让你免费住一晚。”希区柯克提出他的第一个问题“:在你之前住在这里的是谁?”屋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的父亲。”希区柯克继续第二个问题:“在你父亲之前,住在这里的又是谁呢?”屋主同样马上回答道:“当然是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9.
<正> 在人才学领域里,中外许多有所建树者,往往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对某项专业或某种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加之名师指点,而走上成才的道路。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养猫、玩狗、扑鸟、打鱼。父亲怕他误了前程,让他上神学院读书,将来当牧师。可是,达尔文并不安心于此道,却一心热衷于采集动植物标本。由此,达尔文遭到了人们的非难,说他是个“二流子”、“不务正业”。但当时一个有远见的人,曾预言达尔文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家协会会员。后来,达尔文在剑桥大学幸遇亨斯罗教授的推荐,参加了“贝格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以一件具体事例表现了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很热爱大自然。喜欢小动物。全文围绕“喜欢”。先写他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种小动物,再具体写他怎样喜欢一只小松鼠。教学时,要注意紧扣“喜欢”。以读为主。按“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类小动物→喜欢小松鼠”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再按“喜欢小松鼠→喜欢小动物→喜欢大自然”的顺序去认识达尔文。为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作出如下的教学设计。一、范读激趣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写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的什么事?再从课文中找一个最准确的词来回答这件事表现达尔文对小松鼠的什么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懒人死后,黄泉路上经过一个缤纷灿烂的宫殿,就很高兴地在这儿住了下来。宫殿的主人对他说:“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设施让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没有工作可做。”  相似文献   

12.
声名赫赫的英国大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小时候就很聪明、活泼。他特别喜爱幻想,想得天花乱坠。有一年秋天,小达尔文和几个小同学在一块玩时,他神秘地说:“我有一种奇特的水,浇在报春花和樱草上,能叫这些花花草草变成五颜六色!”小朋友们一听,都吐了吐舌头。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说:“达尔文,你又不是魔术师,怎么能叫花草变色呢?”另一个说:“我看哪,准是扯大炮、骗人!”大家都哄闹讥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达尔文,吹牛!达尔文,吹牛!”从这以后,小朋友就给达尔文起了个外号———吹牛。这件事叫达尔文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天地》2010,(9):57-60
寒碜的大别墅 “这一个月,正好是斋月,你就住在这里,好好体验一下吧。”老友何跃说。他和手下人要去毛里塔尼亚出差一个月,让我免费住他们在阿尔及尔的别墅,附带着帮忙照看房子。  相似文献   

14.
子猷爱竹     
讲故事:王子猷曾经临时借住在别人的一所空房子里,他让人在屋外栽种竹子。有人不理解,问他:“你只是暂时住一下,何必这么麻烦呢?”他吟唱了一会儿,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呢!”原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何可一日无此君!”  相似文献   

15.
一和十万     
一个欧洲观光团来到非洲一个叫亚米亚尼的原始部落,部落里有位老者,穿着白袍盘着腿安静地在一棵菩提树下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它吸引了一位法国商人。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种小圆帽和挎着这种草编的花篮,将是多么时尚多么风情啊!想到这里,商人激动地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10比索。”老者微笑着回答道。天哪!这会让我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假如我买10万顶草帽和10万个草篮,那你打算每一件优惠多少钱?”“那样的话,就得要20比索一件。”“什么?”商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几乎大喊着问:“为什么?”“为…  相似文献   

16.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上课时擅自溜出教室,在校园内追逐嬉闹,不慎摔折了两颗门牙,由此引发了一场诉讼,法庭上,学生振振有词地陈述:“都是老师不好,没看住我,让我逃出了教室;都是学校的地砖太硬,才摔坏了我的牙齿……”一番童言,语惊四座。这里,且不说这个事故的责任如何,从一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位已满12周岁的学生,是一点没有“自我检错”修养的,他压根就没认识到自己也有错误。 类似的事便比比皆是:一名中学生语文成绩滑坡,告知父母,责任全在老师,因为教师的个子太矮,没有魅力;某生高考落榜,原因竞全是学校的活动太多,误了“他  相似文献   

18.
1835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集标本.岛上一些物种的差异和特异性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并为《物种起源》一书提供了原动力和信心,他的著作使加拉帕戈斯群岛成为生物学专家和爱好者必去的“圣地”! 达尔文没看到的世界 1835年9月,我的前辈和同行——年仅26岁的达尔文乘“小猎犬号”双桅横帆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那个时候的达尔文还没成为我们今天所称颂的“进化论之父”,而仅仅是一名医学院的退学生.然而,造访加拉帕戈斯群岛却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一和十万     
一位法国商人来到非洲,遇见一个原始部落里的老者穿着白袍盘着腿安静地在一棵树下做草编。草编非常精致,法国商人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想:要是将这些草编运到法国,巴黎的女人戴着这种小圆帽,挎着这种小花篮,将是多么时尚啊!想到这里,商人激动地问:“这些草编多少钱一件?”“10比索。”老者微笑着回答道。“天哪!这会让我发大财的。”商人暗自欢喜。“假如我买10万顶草帽和10万个草篮,你打算每件优惠多少钱?”“那样的话,就得要20比索一件。”“什么?”商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几乎大喊着问:“为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刘莹 《山东教育》2003,(36):37-37
耿浩然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但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就叽哩呱啦地讲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清我的话。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去,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向了缸子架。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耿浩然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耿浩然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此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