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叶志明 《新闻记者》2005,(12):23-23
叶志明(体育部副主任):本报十运会报道主题清晰——“在文化的高度看体育、从奥运的高度看伞运”。一方面以北京奥运会的视角观察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和竞赛组织水平,另一方面在新闻竞争上立足锻炼队伍、培养年轻记者。《十运会特刊》以“试锋”为大标题,寓意双关,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2.
所谓单边注入点,就是记者以新闻现场做报道点,通过电子媒介和光纤或微波作直播报道的一种现代电视节目制作方式.①“单边注入点采访是一种现场实时的采访手段,记者可以在比赛现场对刚比赛完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的新闻人物进行实时采访.”②随着体育比赛的规范与发展,电视报道技术的革新与完备,单边注入点采访在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刘倩 《新闻窗》2008,(5):33-35
体育赛事报道中的现场采访是指记者在赛场对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新闻人物进行的实时采访,它是赛事直播的延展,是一种视听信息的重要补充。在当今的体育赛事报道中,现场采访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容易引发争议,有时甚至会引起观众的不满。本文以北京奥运会报道为例,对体育赛事报道中现场采访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报道的“地域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新闻的地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仅就体育报道而言,随着体育职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运动员交流更加频繁,体育报道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 NBA 和地球另一端的英超联赛,特别是休斯敦火箭队、埃弗顿队和曼城队,因为有中国球员“小巨人”姚明、李铁、孙继海效力。但是,在一些大型体育报道中,我们有的记者却不自觉地陷入“地域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十运会”在南京举办,江苏各路媒体齐出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新闻大战,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一些媒体的“十运会”报道也显露出过分娱乐化的问题。比如南京某报10月16日的《“十运会”特刊》中有这样一篇报道,题目为《单恋罗雪娟》。导语这样写道:“罗雪娟昨天夺得了十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在金牌的映衬下,她的笑容难得一见的灿烂,但还是无法填补她刻意和大众拉开的距离。为罗雪娟疯狂,似乎只是一场不计后果的单恋。”之后,文中说到一位摄像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时,有这样的描写:“罗雪娟也看到了这一幕,一直背着身的她竟然转过脸来,对蜂拥…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6月22日至6月29日连续8天,北京晚报用每天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道路”、“旗帜”、“领袖”、“精神”、“口号”、“党建”、“治国”、“代表”等八大主题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特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回答(以下简称“建党特刊”)。这8期“建党特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新生代调查机构的读者情况监测表明,8期特刊在阅读率、阅读程度和读者喜爱度3项数据组成的综合指数分析中,高居北京晚报除要闻版外的各版之首;特刊刊出期间,不断有单位和读者来索要缺…  相似文献   

7.
张进伟 《视听界》2006,(1):66-69
联想之一——中央台与地方台的关系十运会组委会认为应该特别地和主要地依托中央电视台的媒体优势报道十运会,所以采取了“战略伙伴”的做法;但是各地方电视台却希望增加自己在十运会报道中的“话语权”,不希望在各项世界性赛事中拥有垄断地位的央视在全运会这种国内赛事中仍然  相似文献   

8.
“天南地北阜新人”是辽宁省《阜新广播电视报》于2011年1月创办的一个人物专栏,迄今已推出近50版人物报道。人物均为从阜新走出去的杰出人士,多为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教授;在影视界和文艺团体取得佳绩的主持人、编剧、艺术家;在体育界颇有影响力的教练员、运动员。这些从阜新走出的奋斗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的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他们艰难曲折的打拼故事深受阜新广大读者的好评。2012年11月,“天南地北阜新人”被辽宁省记协评选为“辽宁名牌版面”。  相似文献   

9.
早在战国时期,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笔者认为这与新闻人物细节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细节是构成整篇新闻人物报道的基本要素。要使一篇新闻人物报道绘声绘色,人物刻画更具有典型性,最重要的是记者应挖掘精彩的细节。形象一点说,也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之法。  相似文献   

10.
李姗姗  闫利利 《传媒》2024,(3):43-45
2023年是学习雷锋精神60周年,为此《辽宁日报》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刊《纪念》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纪念》特刊创新了雷锋精神的传播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回溯雷锋精神,将“纪念”贯穿报道的始终,重视挖掘纪念雷锋的细节故事,传播雷锋同志的优秀思想,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传播形态上,特刊重视使用图文结合、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并设立“传承者说”专栏,通过故事讲述展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此外,特刊还重视多媒体与受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雷锋精神的社会意义,激发受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主旋律报道是各级党报宣传工作的“规定动作”,怎么样把“规定动作”做出质量来,是党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辽宁日报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的报道独树一帜,并且在如何办好党报的理论探索上取得重要收获。因此,本期关注推出一组文章,介绍辽宁日报是如何自主策划、深度开掘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准确传达主流的声音,引领主流舆论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赛事报道中的现场采访是指记者在赛场对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新闻人物进行的实时采访,它是赛事直播的延展,是一种视听信息的重要补充.在当今的体育赛事报道中,现场采访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运用不当,容易引发争议,有时甚至会引起观众的不满.  相似文献   

13.
许鑫 《青年记者》2007,(2):50-51
围绕06世界杯的64场赛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报纸如何报道才能扬长避短?笔者选择《南方都市报》6月10日至7月11日的《世界杯特刊》作为分析对象,大体上可以反映纸媒在重大赛事报道中的一般做法和策略。《南方都市报》从6月10日起,每天均出版《世界杯特刊》(以下简称《特刊》),篇幅达8-16个版面,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分成“立场”、“战报”、“专题”、“纵深”、“前线”、“预测”、“传媒”等专栏,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特点,从多方面把握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报道的范围、领域从比赛本身向相关事件延伸,从…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运会”)在江苏南京举行,这次运动会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申办形式确定承办单位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办赛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在这次十运会的宣传报道中,作为江苏省党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指向,采取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环境宣传相结合,宣传十运会与宣传江苏相结合举措,报道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发稿及时,起到了传播信息、鼓动群众、营造氛围的良好作用,为十运会的圆满成功作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广电报如果与广播电视实行强强联台,充分挖掘广播电视频道资源的优势,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在全市性的宣传报道活动中,在重大题材报道和大型文体活动报道中,宜春广电报往往采取声、屏、报强势互动,选择报道的”亮点”“卖点”开展宣传,使之能快速抢占市场,依托强势媒体打造报纸新品牌、新形象。如“全省十运会在我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李琛  来向武 《青年记者》2008,(10):52-53
从全面参与报道1984年奥运会起,我国媒体在对历届奥运会的报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奥运报道模式。从报道的指导思想和报道内容的选择方面看,“唯金牌论”是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新闻报道中的“唯金牌论”,主要指媒体以胜利者为聚焦对象,着重于对冠军运动员和优势竞赛项目的报道,客观上形成“胜者为王,败者被冷落”和“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的舆论氛围,“宣扬一种表彰成就、崇尚胜利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胡仁钧 《新闻前哨》2008,(10):42-44
每逢重大赛事,既是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一场力量与技巧的搏斗,又是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新闻标题制作上角逐与大显身手的时刻。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报道,那些深深蕴含着运动员为国争光精神的新闻标题,给赛事报道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生气。许多记者、编辑把新闻中所涉及的新闻人物的姓名“拎”出来,  相似文献   

18.
花絮在媒体版面中常常处于“补白”的位置,所以长期以来,很少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正面报道已不能使其满足,他们开始对这些事件的台前幕后有更多的关注。这使得花絮这一小巧的报道形式日趋活跃,其报道价值也日显重要。 一、表现新闻人物 新闻人物是大多新闻体裁关注报道的重点,花絮也不例外。花絮在报道人物时常常是从侧面入手,选取一些零碎的、非正式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如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新军事变革浪潮中的火热军营是有志军人大展身手、创造不朽业绩、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军事新闻宣传应该以记录和讴歌我们军营的英雄为使命和职责,搞好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同时,时代大潮也卷涌推动着军事新闻人物报道走向改革创新,在报道形态中悄悄地萌发出变革的新芽,孕育着重大的文体转型。 报道形态是指某一类新闻作品在主题定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感情渗透、介入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点和风格。与报道形式和报道体裁不同,报道形态需要在形式与内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有权威的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的舆论把控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报道地域、版面风格、语言表达、报道体裁、报道对象等几个方面,对《人民日报》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进行比较,共统计了92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283篇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的报道,以两者的对比来呈现新时期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嬗变,这种嬗变大致体现在:从凸显“金牌至上”“赢”等竞争理念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欢乐奥运”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