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定标 《家长》2014,(2):37-37
早晨,我陪着儿子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他忽然仰起头对我说:“爸爸,电视的‘视’字我会写了。”说完,他挥着小手,书空写着这个字的每一笔笔画。听着这样的话语,我不由一阵心酸。儿子的话.让我回想起前一天晚上的一幕。我照例陪着他温习当天的功课,在听写课本的生字时,我发现,很多生字他虽然认识却不会默写,我顿时焦急起来。在听写生字“视”时,他写了三四遍,仍不能记住。  相似文献   

2.
我的儿子从上学开始,就害怕生字,一听要写生字,特别是听写,就犯愁。老师第一次听写22个生字,儿子错了8个。当老师把听写本放在我面前时,我心里难受极了,也失望极了。一怒之下,我狠狠地打了他。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更惧怕听写了。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我用一张4K的图画纸画了一只大袋鼠,挺着个大肚子,伸着手好像向主人要什么东西似的。我告诉儿子:“大袋鼠饿了,让你喂喂它。”我让孩子把生字、词写在一张张小长方形的纸上,然后贴在大袋鼠的肚子上,孩子的兴趣可大了。有时工作忙,我忘了给孩子听写,儿子会提醒我说:“妈…  相似文献   

3.
家长咨询 我儿子阳阳今年上五年级,学习努力,听话懂事,数学成绩优秀.可他老是记不住语文生字,英语单词就更记不住了.我让他反复练习语文生字和英语单词,我还帮助他听写,结果今天明明会写了,过几天再让他听写,就又大部分字词写不出来或写错了.  相似文献   

4.
王瑞芳 《辽宁教育》2013,(4X):87-87
<正>几天前,班里转来了一名男生,名字叫小涛。转来当天的语文课上,小涛斜着身子坐在那里,两脚蹬着桌子边上的木撑,左瞅瞅,右看看,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走过去提醒他要认真听讲,他却振振有词:"这篇课文我全都学完了,不用听。"下课前五分钟,我告诉孩子们要听写本课的生字词。孩子们习惯性地拿出听写纸,写上名字等着老师提问。小涛前后看了看,也照样子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然后两眼直盯着我。"写上自己的名字。"我微笑着示意他。"知道,我本来就要写的。"又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凭经验,我看出这个孩子不是"很听话",既有点自以为是,又往往什么事都做不好。也可能,他的这种心高气傲其实是为了掩饰些什么。于是,在听写时,我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孩子们都在安静地书写,当走到小涛的身边时,我发现他的握笔姿势不对,字也写  相似文献   

5.
典型案例:文杰,男,13岁,六年级新转来的学生。该生平时上课要么爱东张望,要么爱玩一些小玩意儿,与人交谈时很羞涩,听课时爱插嘴,但教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如果是句子或者连续的几个词语,几乎一个字不会写。通过家访  相似文献   

6.
晚上,又到我和妈妈复习语文的时间了.当妈妈给我听写"风暴"这个词时,我写成了"峰暴",妈妈"赏"给我一个大大的"叉".我非常纳闷:这个词,我还是前几天从一部电影里看到的呢,宣传海报上明明写着"峰暴"嘛,难道公共场所出现的字也会有差错吗?我觉得一定是妈妈判错了,就和妈妈理论起来.妈妈说:"公共场合出现的字也不一定是完全正...  相似文献   

7.
自己的孩子总看到好的一面,可不是呗。儿子小时候,我怎么看他怎么像个神童。一堆碎瓦片他能鼓捣半个多小时,《365个成语故事》听了N遍,我们快听吐了,他却全背下来了。哪知道,一上小学,他竟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听写生字时,他不停地问:"这是第几个字?"原来他  相似文献   

8.
大专生的妈妈教稚气未脱的儿子写字顺理成章,哪有儿子反过来教妈妈的?这事还真新鲜呢!不怕您笑话,我这个当妈妈的,就有这么一段。那是去年隆冬的一个晚上,我陪正在上一年级的儿子默写生字。写到最后一个"前"字时,他卡住了,想了一会儿,只僵僵巴巴地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10.
字词的学习是读写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识字、写字、积累词汇的要求。但不少老师让学生巩固听写生字词时目标单一、形式单调:老师念学生写,且反复多次。学生感到乏味厌倦,其效果可想而知。我尝试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使学习充满了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智慧。一是猜字谜写出生字。学了“鲁”字,让学生听写时,不直接让学生听写这个字,而是让学生根据这个字的谜面来听写这个字:“上面在水中,下面在天空,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同样,学了“府”字让学生先猜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城内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再写出这个字…  相似文献   

11.
林灿洪 《师道》2010,(10):54-54
儿子现在已经读初中了,回想起他读小学时刚刚接触学习生字那种情景,真叫人哭笑不得:那时,儿子刚刚入读小学一年级,每天要学习大量生字词。学习汉字非常需要耐性,性格急躁的儿子总是记不住字形,认字丢三落四,错别字、同音字混淆,误用比比皆是。如经常把“人”字写成“入”字、写“玉”字写漏一点变成“王”字等等,不知道挨了老师多少批评,  相似文献   

12.
一、溯"爱",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老师也从课前问卷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看不见的爱》(沪教版).先听写几个词组,我请三位同学到台上写. (听写内容如下) 粗糙的弹弓 安详地微笑着 天色很好 打得忽高忽低 安详地捡着 疏朗的星星 单调地重复着 平静地说 夜色笼罩 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师:谁来点评一下他们听写的词语? 生:"糙"写得太宽了. 师:这个字写对了,但是不美观,如果"瘦"一点儿就好了.字不仅要写正确,而且要写美观.请大家跟老师再写一遍.  相似文献   

13.
<正> 湖南省安化县大福公社乱石大队文化夜校灯火通亮。一位长辫子女青年正在组织学员听写生字。学员被一个“漏”字卡住了。台下一位站着的男青年连忙启发::“外面有‘水’,‘屋’底下有‘雨’,这‘雨’哪来的呀?”学员们心领神会.一个个沙沙地写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张亚凌 《幼儿教育》2001,(12):32-32
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小笃行,有段时间情绪很不好。写字时,写着写着就不耐烦了,铅笔一摔:“我不写了,我写不好。人家小朋友都得了‘100分加红旗’,还贴在墙上。”画画时,他更没有耐心了,常常将圆形画成三角形,不给小朋友画头发,不让小树长叶子,嘴里还自言自语:“我就要把画画坏,我又得不到‘100分加红旗’。”原来,老师给字写得好的或画画得好的小朋友打100分,还要加个红彩笔画的小红旗。为了鼓励孩子,老师还将这些作业贴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15.
那天下午,上课时听写英语单词和课文段落。聪明又调皮的小Q上次听写一塌糊涂,被我狠狠训斥了一顿,这次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别的同学还在苦苦回忆默记时,他已经很快地写完了。我从他桌旁走过时,稍稍停留了一下,拿起他的听写纸看了看,写得不错。他抬起头看着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带着调皮而得意的笑。我也笑了,赞赏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便走开了。过了一会儿,这小家伙开始坐不住了,他东瞅瞅西望望,我用眼神示意他安静,他做了个鬼脸,只老实了一会儿,又在位子上晃起来,将整个脑袋探到他同桌的听写纸上,指手画脚。又有几个学生写完了,小Q的举动也使他们不安稳起来。于是我快步走到小Q桌前,将他的听写纸"缴"了,然后把他拽了起来,让他站在那儿。教室马上恢复了平静。  相似文献   

16.
<正>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暖流》,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但很快就陷入了思考中,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还有好几个生字新词没写,却又想不出是哪几个。默写  相似文献   

17.
学完《爬天都峰》一课,我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一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听写他会的词语。在写“石级”这个词时,他写完了“石”,然后又写了个“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急得脸都红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是找个学生说给他听呢,还是让他下去另请一名学生来写呢,还是……他在讲台上急,还左顾右盼;我也在心中急,犹豫着。就这样让他下去,他肯定没面子;要是请个学生来帮他,他还是没面子;如果我悄悄说给他听,他仍是没面子。何况他脸还红着呢?终于,我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让李钒去看一下教室的门牌,然后他就会…  相似文献   

18.
周日清早,小儿子掀开被子要起床。我说你天天睡懒觉,怎么一到周末就精神了?"我要起床打游戏,你不是答应星期天可以打游戏的吗?"我好言相劝,说你再睡会,也让爸爸再休息一下。可儿子躺在床上蹬被子,抓枕巾,喊道:"开船喽!呜——"我气不打一处来,披衣下床命令道:"好,你起来,打游戏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尽管有游戏做"交易",儿子写作业仍然很磨蹭,抓耳挠腮半天写不了几个字。任凭我软硬兼施,不起效果。儿子软硬不吃,在家如此,在学校也一样。耐心开导,好言相劝,他嘻嘻哈哈,蹬鼻子上脸。严厉批评,甚至棍棒伺候,他翻着白眼来瞪我,还振振有词道:"在外国,打小孩子是要被判刑的……"我束手无策了。有一次,我要出差一周,就把儿子送去他爷爷家。一周后的一个午后,我去接儿子。还没进门,就听儿子和他爷爷嬉笑叫嚷。进门一看,真晕了,一老一小趴地上玩弹珠呢!我埋怨道:"爸,你怎么跟孩子玩这个,他学习怎么样?"我翻阅儿子的功课,竟然字迹工整,老师评语说他大有进步!我惊讶地问老爸这是怎么做到的。老爸说:"没怎么啊,也就是他做功课我就陪他一块做,玩时  相似文献   

19.
正上完《彩票》一课,笔者在课堂中听写了文中词沂并现场批改。"熠熠生辉"这个词,有不少同学把"熠"字写错,都是把右下方的"白"字写成了"日",显然.这是识字中的难点,如何能让学生准确地记住这个字呢?按惯用的方法,引领学生分析这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右上方写"羽毛"的"羽"不加勾,右下方写"白色"的"白"。之后再让学生读一渎,写一写。但实践表明.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学生第一次书写生字出现的错误,往往一时很难更正。  相似文献   

20.
不少家长起初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才陪着孩子写作业。时间长了,这些家长便发现:如果不陪他他就不做作业,不陪他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这些孩子已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对孩子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去妹妹家,她7岁的儿子正噘着嘴面对墙抹眼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妈妈没空陪他写作业而怄气呢。我说:我陪你做行吗?孩子一听马上搬来凳子写起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每做一道题都要问一声:“大姨,对不对?”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妈妈陪才写作业呢?他说:“妈妈看着我做作业没错误,到学校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