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耀聪 《中国钓鱼》2004,(12):46-46
我是一名钓龄30多年的垂钓爱好者,家在农村。因农事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到池塘、水库垂钓,只能利用极少的农闲时间到溪流、沟渠过过钓瘾。我们这里部分沟渠水较深,鱼种繁多,每次垂钓两三个小时就能钓获一两千克的鱼。多年来,我都是无忧无虑地垂钓,根本没想过会有没鱼可钓的一天。直到一次垂钓的意外遭遇,才使我考虑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垂钓实践中,总结出了“春钓滩,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的渔谚。这对于指导南方钓友的垂钓活动,丰富他们的垂钓生活,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实用价值较高。对于这一点,我年轻时在湖北的垂钓实践,体会是深刻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的气温、湿度相差甚大,其水域的生态环境各异,水底地质结构又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在选钓位问题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在吉林垂钓二十年来,就有过深刻的经验教训。开钓的第一年,总是固守着在湖北垂钓时的“夏钓深、秋钓阴”的法则去选钓位,其结果几乎总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钓获甚微…  相似文献   

3.
赵巍 《中国钓鱼》2003,(3):20-21
“三钓”就是钓组、钓饵、钓位。注重了具体垂钓过程中的“三钓”细节,就抓住了垂钓活动中的关键,垂钓就可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王槐雨 《中国钓鱼》2006,(12):22-22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钓手,每逢暑假、寒假,一闲着就会到离我家不远的阅海公园垂钓一番。在长达六年的垂钓爱好培养中,可以说我已有了很多基本装备,在与成人钓友共同出钓时也常令其羡慕不已。我的家地处北方地区,这里四季分明,所以主要以夏钓和冬钓为主,现介绍一下我的钓鱼装备,以供众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5.
名川 《垂钓》2006,6(5):30-31
经常有钓友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手竿垂钓,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钓友说应钓灵,有钓友说应钓钝,他们还拿出各自垂钓中的实例来阐明其观点。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钓灵、钓钝都好。因为鱼情受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影响不断在变,所以钓灵、钓钝不可妄自断言。不能因为某次钓灵、钓钝的成功,就坚持说钓灵好或是钓钝好,那样只能使你走进灵、钝的误区——鱼情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缺少应变思路及方法的局面,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我们应及时顺应鱼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年过花甲外出垂钓,身体不适感增多,有时钓半天就浑身难受,只好收兵回营。前年一次出钓同中医刘老先生相伴,说起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问是不是钓鱼过分劳累所致?他说最好不要迷钓过度,钓半天休息半天为好,特别在垂钓中不要久坐不动,常搞点“小动作”,习惯成自然就能钓出好身体,我给你开个秘方,只要坚持保准“返老还童”。第二天钓场见面果然兑现。  相似文献   

7.
圈钓指南     
杨勇 《垂钓》2006,6(1):37-40
大连人自小对大海就独有情钟,大连海边除了游泳戏水、荡浆划船、赶海捉鲜者之外,一年四季更有大批矶钓、船钓发烧友远离闹市来寻找钓趣。我从十来岁开始上礁头垂钓,现在五十出头还和大海有着深厚情缘,可以说海钓是我多年来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最近几年笔者受诸多因素影响开始钟情于圈钓,这里借《垂钓》一角和大家谈谈圈钓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8.
李根浩 《垂钓》2006,6(8):9-10
钓获大鱼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存,在实际垂钓中,偶然性甚至要多于必然性。但我认为,一些必须的垂钓条件及钓者的综合素养,的确是钓获大鱼必不可少的基础,是化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必要条件。当你具备了这些基础与条件,钓大鱼的梦想就不再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9.
衣善新 《钓鱼》2004,(9):11-11
国际钓法提倡到自然水域钓鱼,与国内“竞技钓”的垂钓水域大不相同。一些为“竞技钓”研制生产的钓具、配件用到自然水域就不顺手。我没见过外国人钓鱼.不知道国际钓法用不用太空豆、鱼漂座。就我常去垂钓的水域(多是大、中型水库)而言.如果使用长竿悬坠底钓.太空豆、鱼漂座这些小钓具还是要用的。只不过在用这些小钓具的时候,不能死搬硬套钓鲫比赛时的短竿细线的钓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原先经常一起野钓的有4位钓友,侯丙庚、于芳琴、蔡文浩和我,都是已垂钓十几、二十多年的老钓手了,每次出钓的钓获量也都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昨天你最多,今天他最多,明天就可能我最多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几个人的垂钓技术处在同一个水平上,相差无几,钓获量之所以有多有少,完全是因为每个人每天的运气不同,谁今天的运气好...  相似文献   

11.
刘晓平 《垂钓》2002,2(11):1-1
《垂钓》诸位编辑:你们好!我是一位来自锦州的钓友。我的钓龄很短,直到2002年初我才开始接触钓鱼,所以在钓技方面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说起《垂钓》,我却感到非常亲切,我正是在《垂钓》杂志的影响下才开始钓鱼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件垂钓中遇到的真事,绝无半点虚构。2005年秋,正是钓鱼的大好时光。这一天,五六位钓友同在湖畔垂钓,笔者赶到时,只有一空着的钓位,便站下来观察水情。还没坐下来,旁边一位中年钓者就说话了,说这钓位是他占的,不准坐。我说你一人总不能占两个钓位吧!我们就争吵起来,其他钓友也帮我说话。坐在这样的人旁边钓鱼也不愉快,我就挪开了另找钓位。这时又有一位钓友前来,又和中年人吵了起来,也是为钓位的事,也是避其霸气挪开了。  相似文献   

13.
张铨 《钓鱼》2004,(23):12-12
冬日的寒冷挡不住钓鱼人的热情。我喜欢冬钓,因为冬钓既有特色,又有不同寻常的乐趣。冬季天气的特殊性决定着垂钓的方方面面。就这个问题,我粗略地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我于2001年步入垂钓行列,经过潜心探索垂钓技术,从一名充满好奇的门外汉上升为钓技比较熟练的年轻钓手。  相似文献   

15.
江金宝 《钓鱼》2004,(5):41-41
窝点的选择是一门学问,它对垂钓的收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我在垂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两个窝仅相距半尺,钓获却大相径庭。有年秋天,我去江宁区野钓,碰到一位钓鱼高手,凡经他指点的地方做窝,几乎窝窝有鱼,有的窝点还常钓不衰。这真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阅读垂钓的文章多了,才摸索到这一点做窝技巧。这里,我只想就野沟野塘的特点,如何选窝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殿才 《垂钓》2004,(1):28-29
冬季本来是垂钓的淡季,但近年来许多垂钓爱好者都热衷于冬钓,于是冬钓的方法也就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7.
鱼雁传书     
《垂钓》2001,(10):4-4
湖南万国耀钓友:我是《垂钓》的新朋友。可是一翻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笑钓江湖”、“另类接触”和“钓鱼人笔记”令我眼界大开;“独家策划”、“钓艺选修课”使我增长了垂钓知识。而第四期的《细说钓鲤》更让我惊喜:在最近的一次垂钓中。我利用文章中的知识。钓上了五条鲤鱼。大的有2.7千克。小的也有1千克。此外,  相似文献   

18.
手线钓鱼     
柳明 《钓鱼》2004,(18):47-47
钓突眼鲈鱼是当今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一个垂钓竞技项目。虽然不断有新技术出现,但却也有一种古老的垂钓技术——手线钓鱼法重新获得了新生。在2002年沃尔玛特RCL世界突眼鲈鱼垂钓巡回赛中,一颖名叫米尼玛的新星脱颖而出,他就是使用手线钓法赢得资格赛冠军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米尼玛说“我来自一个垂钓世家,一些钓鱼的传统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然而我也是在近期才接触到手线垂钓技术的。只要赛事举办方允许,我仍会将它作为自己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9.
姜船长 《垂钓》2006,6(4):17-18
钓鱼运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海钓;一是淡水钓。海钓又可分为船钓、筏钓、矶钓、滩钓;淡水钓也可粗略分为抛竿钓、传统钓、池钓。因垂钓场所、钓法及所钓对象鱼的不同,钓具和辅助用品也就千差万别,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专用箱包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张凤春 《钓鱼》2011,(23):40-41
近来天气多云,伴有微风,我和钓友月古约好,到白洋淀大淀头村鱼塘垂钓。天不亮,我俩就来到了码头。每人交了40元钓鱼费后,很快就到了钓位,这是我俩近几年垂钓后认为最好的钓位。月古的钓位,他今年曾在这钓获过18斤的草鱼一条,10斤左右的鲤鱼多条;我的钓位,今年也曾钓获半斤左右的鲫鱼多条,3斤左右的鲂鱼一条,夏季垂钓时,2斤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