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数字权限描述语言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几种数字权限描述语言如XrML(Extensible Rights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权限标记语言)、ODRL(Open Digital Right Language,开放的数字权限语言)、MPEG-21 REL(MPEG-21的第五部分——数字权限描述语言)、OMA(Open Mobile Alliance)DRM-REL、OeBF(Open e-Book Forum)REL进行了介绍,对ODRL和MPEG-21 RE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教育领域内的数字权限描述语言应该简洁易用、易扩展。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现有数字权限描述语言的基础上,针对学习对象对数字权限管理提出的特殊需求,分析现有数字权限描述语言对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对数字权限描述语言进行扩展,提出适用于学习对象的数字权限描述语言。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现有数字权限描述语言的基础上,针对学习对象对数字权限管理提出的特殊需求,分析现有数字权限描述语言对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对数字权限描述语言进行扩展,提出适用于学习对象的数字权限描述语言。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教育资源在网络上被使用过程中,经常被任意复制、修改、传播等问题,根据使用控制ABC模型和微软的权利管理服务策略(RMS),提出了使用XrML来定义证书实现教育资源的使用控制的策略,并介绍了具体的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5.
民事救济是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权利则无救济,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根本在于其权利。就业平等权是平等权在劳动领域的具体适用,但是它依然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未能成为民事救济的直接权利。反就业歧视民事救济权利,是就业平等权在私法领域中具体化了的民事权利。只有具体的、可量化的民事救济权利才能作为劳动者获得民事救济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区别理论上的厘清是研究两者区别适用的前提.诚实信用原则是对私法自治的内部限制,公序良俗原则是对私法自治的外部限制;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权利与权利的纬度,体现了私人之间的利益,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于权利与权力的纬度,体现了私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时的法律效果不同,根本原因即在于背后所涉及的利益不同.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是民事案件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各国均有关于行为保全制度的规定,我国立法上仅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行为则不适用保全,这一立法上的漏洞导致实践中大量的无法利用行为保全对当事人权利进行救济的情形。我国民事诉讼法应早日将行为保全适用于普通民事诉讼领域。  相似文献   

8.
权利失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一项权利行使的限制制度,目的是防止权利滥用。权利失效制度的适用需要满足时间要件、信赖要件和违背诚实信用要件等三个构成要件,其适用范围广泛,对整个法律领域和一切权利均有约束力,并具有产生相对人抗辩权的法律效果。权利失效制度与其它权利行使限制制度均有所不同。虽然我国至今没有从规范意义上建立总括性的权利失效制度,但在我国大陆地区确立该制度并将其法典化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袁廷香 《中国教师》2009,(Z1):128-128
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而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为软件体系结构的表示和分析提供了语言符号和支持工具。分析和研究了动态形式化描述语言化学抽象机CHAM及其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论断,会导致一系列的理论的实践的后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适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适用于精神生产领域和服务生产领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又适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句中的"文莫"二字,古今人做出过多种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其中的"文"指人的外表,"莫"通"无",是"无文"的省略,指与外表相对的"内心"。至于古人说"幕音漫",则是因为"莫、幕"相通,"漫"是"无文"的合音。《论语.述而》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生理属性而言)从外表到内心我跟一般人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论证了《广雅疏证》所使用的“轻重”、“缓急”和“侈弇”三类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轻重”是指四声的不同;“缓急”近乎反切与反切倒用,亦可用如“轻重”;“侈弇”是指呼与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出土新材料证明,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的传统训释应该补正:“步”除了作长度单位量词外,还作面积单位量词,义为“平方步”,是“亩”的下一级单位,该意义从先秦一直使用至近代。表示容量单位的量词“石、斗、升”至少在汉代还有“大石”与“小石”、“大斗”与“小斗”、“大升”与“小升”之分,且同级单位的大小比率均为5:3。“参”在秦汉时期除了作重量单位量词外,还作容量单位量词,1参为1/3小斗。  相似文献   

14.
描写湖南双峰方言中的“喷臭”、“喷臊”、“喷腥”、“喷响”等“喷”缀词的用法,同时举例说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祗、祗、禔字,《说文》截然三训。后来经籍混用严重,各家说法不一,甚至相互抵牾。经考察,直接原因是对音近义通认识侧重不同造成,根本原因是对文字假借的音义层次认识不足造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汉语的"语法"概念及术语的起源和流变。从中国的语言研究史看,中国传统的"语法"概念是广义的。它不等于单纯的"词法"加"句法",还包括"章法"和"篇法"。汉语"语法"概念的狭义化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周代,尤其是西周,天子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兄长称“伯父”,又要按职官礼制对于二位方伯称“伯父”;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弟弟称“叔父”,又要该按职官礼制对各位州伯称“叔父”。由此也可见,《逸周书.本典解》成王称周公为“伯父”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楚辞·离骚》中的"薋菉葹"三字是恶草还是普通的草,诸家各有自己不同的说法,并未达成一致。今就从"薋菉葹"到底是什么以及女嬃劝说的人之常情上两个方面,尝试着探究"薋菉葹"三字。  相似文献   

19.
释“尔”     
"尔"的常用义是第二人称代词你,本义的探源不尽相同,许慎认为"尔"本义为疏朗可从。?、迩、?都为尔的后起字,"尔"因简化字形与?形近,故尔行?废。后来为了分化字形,在"尔"基础上加"亻"旁(你)来专门表示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20.
“痱子”的概念在汉代可用“疿”表示,“疿”得名于“沸”。在南北朝时“痱”加入了进来,一同表达这个概念,并形成双音词“沸子/疿子”,在这个过程中,“痱”的读音和词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