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墙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有形体的实物,可以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  相似文献   

2.
我们把人从幼儿到高中这段对社会对家庭尚不承担责任的无忧无虑的阶段称为孩子,这是人生中一个思想比较纯洁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有没有哲学思考呢?一、哲学始于“好奇”哲学在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此之前,它已经以神话的形式出现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人类的进化和人的个体的成长过程之间有一个对应的关系,个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也与人类认识世界过程极其相似.如果我们留意的话,我们的确可以从孩子的身上看到哲学的萌芽,我们甚至可以觉察到,由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哲学思考正是孩子的天性.哲学…  相似文献   

3.
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各种装饰手法百花争艳,一种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装饰手法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彩绘墙.彩绘墙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家居的空间,它采用新的艺术语言来反映人类的情感诉求,符合了现代人在心理、生理上情感诉求,在人类与冰冷的建筑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选择性?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条件下,是否有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人们在讨论奴隶制问题时的又一重大分歧。在有些人看来,“五种生产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各民族在原始氏族制解体以后,如果没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影响,都“必然经历”奴隶制社会,因而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必经”发展阶段。各民族历史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5.
苦涩·香甜     
又到了一个秋风扫落叶的季节。风不断拂过,干枯的叶子在凄凉的风中悄然飘落,满满的落了一地,像一腔诉说不完的心事。站在缤纷的落叶里,我无言地看着远处的一切,些恍惚。初秋透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郁,让我的心蒙上了一层薄纱。这个城市真大,人真多啊!可是每个人都像空气中的尘埃,彼此碰撞却又不相干。再不会回来了吗?我那久违的快乐。伤痕是需要时间来冲淡的,可是时间真能够冲淡一切吗?也许,青春是一个极端,它不能全面地把握这个世界,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有了许多难以言表的东西。一年四季中,最喜欢初秋时节。这时的花…  相似文献   

6.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在走向世界,世界在注目社会主义,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转换过程中,社会主义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赶上了一次获得新的大发展的契机。超越与回归: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既表现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又表现为一种历史的矛盾。一系列相对落后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为什么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以哪个人或哪  相似文献   

8.
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在房子的四周种上小的花树,来代替墙,使环境显得美丽安静。有些人,在高高的墙上安上铁丝网和碎玻璃,怕小偷儿爬进去偷他的东西。假如,世界上没有墙,邻居们就可以互相照顾。有了墙,人和人之间,就好像隔了一道鸿沟,“老死不相往来”。以前,我们家门前,本来一眼就可的远山,但是对面的服装厂筑起了高高的围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觉得又黑又讨厌。假如没有墙,那该多好啊!同学与老师之间不能像朋友一样,是因为有“墙”;同学朋友之间不能像亲姐妹兄弟一样,是因为有“墙”;邻居之间不能和睦得像一家人,一样也是因为有“墙…  相似文献   

10.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11.
就要跟“六人行”这个栏目说声再见了。在过去的这段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六人行”就像冬季一团温暖的火、夏季一袭清凉的风,随时鼓舞着我,也随时陶冶着我。在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口头禅:We weaveworld——我们编织世界。是啊,在我们六个人的天地里,我们不也是在编织世界吗?尽管我们六个人素未谋面,可是我们却编织着共同的绚丽青春,我们将身边的真、善、美理成丝丝缕缕,编织着一个美丽的六人世界。  相似文献   

12.
"做人,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人了,但是要做一个人上人却并非易事."这是我在思品课上的一段发言. 做人--一个人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你学会做人了吗?你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吗?一生,我们为了诠释这些问题的答案努力奋斗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你能安心闭上眼为止.一生的忙碌奔波,不就是为了做个品格超群、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上人",度过这精彩而有意义的一生吗?不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大地生命的强者吗?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才能,这一个性、才能都是有用的,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不被埋没,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就会生机勃发。在用人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理念。一种叫“砌砖墙”,就是先定组织,再划分各自的工作范围,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招聘人员,经过考核,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人一律不予录用。就是说,这个单位要求被录用者象砌墙所需一定规格的砖一样,必须正好嵌入预定的位置,否则就不能使用。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把那些考试考核虽不合格,但某些方面才能出众的人拒之门外。还有一种…  相似文献   

14.
我有过这样一个梦境:几个人正在垒一座墙,然后,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墙,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的某一天中,又有不少人开始阻碍着墙的加高。终有一天,他们的力量不断壮大,墙终于被推倒了,倒塌时,血流成河,一朵朵血浪凝聚成爱心形状,冉冉升起,如同最璀璨的烟火盛放在深蓝色的天空里,光影变幻,时光流转。起初,我无法理解这个梦境的意义,甚至觉得它与母语毫无关联,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从未中断过对其生存空间——浩瀚宇宙的执著探索。这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怎样运动变化?又遵循着怎样的规律?从泰勒斯的“水始基说”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众多的答案还未分清是非,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又把哲学研究的起点从客观物质世界拉回到“我”自身。于是人类认识上又有一段夜郎自大、以人为中心的“辉煌时代”,但不久,哥白尼的“日心说”抹去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指出人在这个世界中仅仅是一个极普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是什么?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门类?是一种作业形式?它们当然是,但又不仅仅是。更本质地审视“,小学生作文”又何尝不是一种儿童文化。文化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据调查,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竟多达一百七十余种。最通常的一种说法: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本质上是文化的动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卡·伯恩—梅·伯恩夫妇在《文化的变异》一书中就说过“:我们每个人都诞生于某种复杂的文化之中,它将对我们往后一生的生活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既然人是文化的动物,那么,不同的人群就会有不…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神话、宗教、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神话消退了,宗教还存在着,科学和哲学则与时俱进.在这里决定取舍的、起根本性作用的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什么?理性是一种逻辑,一种人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当我们人的逻辑跟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相一致时,也就是我们人找到了事物变化的联系.哲学和科学的理性都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观察的基础上,以客观世界作为分析的基本对象,从事物本身寻找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描述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但是,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也还是有所不同的.1 科学理性与哲学理性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情感与认知之间架起一杆理性的天平!———题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丰富的主观情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构筑起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情感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架设自由的桥梁,它以亲情、友情、爱情……维系着整个社会;认知则为人与客观的事物之间的理解和探知铺就了通途!情感与认知之间,本来是相对独立的、对等的。然而实际上,冲动的感情和不明智的主观认识往往驾驭着人类的言行,替代了客观的认知,使得理性的天平倾斜了!寓言中的富人在面对失窃的事实时,对同样作出劝诫的儿子与邻家的老人,抱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相似文献   

19.
写下这个题目,我们想起了卢梭的一句话:“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最关心的是自己,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最不了解的也还是自己。虽然我们每天都要在这个人的世界里与人打交道,并且我们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活动中,在我们的世界上,究竟什么最重要?历史不断证明、未来不断呼唤:最重要的是创造!那么,创造为什么最重要呢?创造究竟重要在哪里呢?创造是人类进步的足迹阳光、空气、海洋、土壤是生命的摇篮,无数的生物在这里孕育……看!人诞生了。从此,天地间开始了巨变!因为人具有一种能力,一种认识自然、改变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创造力!人类依靠创造认识了客观存在、造就了新的事物,前者是发现、后者是发明。发现与发明是人类进步的两台强大的引擎,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进程。由于有了人类的创造,于是就在创造人类的世界里有了人类创造的世界。石器、弓箭、火把、冶炼、服装、蒸汽机、城市、宪法等等,都是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