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一度的体育高考加试工作又将来临,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来强化专项技术训练质量,笔者参加多年的足球教学和加试监考工作,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足球专项必测内容:颠球、定位球踢准、运球过竿射门、30米跑。 (一)颠球 1.注意要点: 颠球时,上体稍前倾,两臂和全身放松,眼睛注视着球,用正脚背和脚趾部分向上向里颠蹉球的底部,使球内旋。脚与球接触时,伸膝和甩腕;膝关节、踝关节要放松,脚尖向里翘起。 2.练习方法 (1)手脚并用法。用手将球抛下,用脚颠起,再用手接住球。反复练习。 (2)把球装入一个带长绳的网兜里,用手提牵着球,作颠球动作。 (3)个人颠球和两人对颠球相结合,个人颠球数次之  相似文献   

2.
汪俊 《网球天地》2011,(9):102-102
1.在距离墙5米处,用反拍“颠球”5次后让球落地,球拍后置、双反“指球一等一挥”,用基本动作将球挥送到较固定高度的位置,弹回后落在自己前方,然后用球拍接起再颠5次,接着让球落地“对墙击球”——连续不失误10组后,改为“颠球”4次再“对墙击球”:  相似文献   

3.
笔者经过几年来的足球教学实践发现,利用篮球、排球的技术教学为基础,在足球教学中适时地加以讲解运用,使学生对足球技术练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熟练地掌握了足球基本技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足球教学中,颠球、运球变向是提高个人控制球能力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与排球中的自垫球、篮球中的运球变向很相似,只是前者利用除前臂之外的其他部位进行练习,但是击球部位及重心随球移动是相同的。2.足球练习中颠球练习采用的方法(1)在每次课中安排15~20分钟的颠球练习,对学生讲清颠球的技术要领及对提高足球技术的重要性,并…  相似文献   

4.
<正>一、在音乐的节拍下做基本动作1.学生散开,在音乐的伴奏下做重心移动练习,以及正手、反手攻球模仿练习。2.按节拍颠球,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循环往复。初始阶段,学生颠球容易中断落地,随着球性的熟练,颠球时间会越来越长,学生们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5.
<正>一、颠球比赛1.原地颠球比赛学生手持球拍做连续颠球练习(可正反面),看谁一次性颠球或在规定时间内累计颠球次数最多。发展学生的球感、对球拍的感觉和手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如何玩花活 颠球 如果你认为颠球只是为了参加马戏团的表演,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颠球练习不仅有趣,而且也能够帮助球员提高比赛中所需的各项能力,尤其是对球的感觉和对自己的信心。 练习开始时,你可以用脚挑起球,看自己能颠多少个球。在取得一定进步后,你可以用大腿、头部甚至肩部来颠球。在你对球有更好的感觉后,你可试着用颈后部将球停稳。 你不必独自练习这些技术,相反你可以和一个同伴甚至和几个同伴合作前后跑动颠球,  相似文献   

7.
汪俊 《网球天地》2011,(8):110-110
练习过程 1.距墙5米,“颠球”5次后落地,球拍后置、“指球一等一挥”,用基本动作将球挥送至高度比较固定的位置,弹回后落在自己前方,用球拍接起再颠球5次,落地“对墙击球”…连续不失误10组后,“颠球”4次再“对墙击球”。  相似文献   

8.
1.踢用细绳系着的毽子让学生一手握着绳子的一端,用两脚面交替踢系着毽子的绳的另一端。要求动作做法同脚部颠足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发展下肢与脚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脚部颠足球建立初步的动作条件反射;二是增加学生的有效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2.踢毽子练习在学生能熟练踢用绳系着的毽子后,取掉绳子,用两脚面交替踢毽子,动作同颠球。目的是提高下肢和脚部协调交替用力和随机控毽的能力,初步建立动力定型。3.踢沙包练习在能灵活自如踢毽子的条件下,换小沙包,动作同上。目的是增加脚部上踢的力量,刺激增重下肢和…  相似文献   

9.
汪俊 《网球天地》2013,(6):136-136
1初级球感B两人间 2)持拍颠球 123基本球感5步练习(正反拍同理):●基本的连续颠球,保持一定高度,直到能够连续20回合以上。●有节奏的连续颠球,“低-低-高”为一组,连续完成10组。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大家探讨。一、熟悉球性,增强运球练习的趣味性多样化的熟悉球性练习是提高运球能力的基础,颠球、推球、拨球、滚球、回拉球等都是最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1.原地拨球(拨浪鼓)方法:两脚间原地左右拨球(见图1)。要求:用脚内侧拨球。建议:将该练习比作"拨浪鼓",形象又可爱。  相似文献   

11.
一、颠球比多方法:游戏者分成若干小组,第一个人在固定的区域内,采用计时(时间自定)正手向上颠球的方法,完成后换人,最后看哪个小组颠球的次数多,多者胜。规则:1.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颠球,出界作为违例。2.每一人颠球的次数累计为最后次数。二、颠球接力方法:游戏者分成若干小组  相似文献   

12.
足球颠球训练是掌握球性的一种好方法,好的足球运动员一次能够颠几百上千个,而且能够用多部位颠球。前足坛巨星马拉多那不但能够用身体不同部位颠足球而且能够颠其它物品,如:网球、桔子等。这说明他在长期的颠球训练中已经将该技术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初学颠球的学生,尤其是动作不太协调的学生在颠球练习时大量的时间用于捡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为初学者设计了一种专用颠球、顶球训练架。 (见图 )  加工制造颠球架,有条件的学校可用钢管焊接而成,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木料或粗一些…  相似文献   

13.
颠球虽然不是一种踢球技术,但通过这种触球方式的练习使练习者的机体 (各相应部位器官、神经 )建立对球的敏感性。不断地重复进行这种练习,可以逐渐了解、熟悉、掌握球的性能和球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规律,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球感”。熟练地掌握颠球技术可以对踢球、接球、顶球、运球等技术产生良好的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   但在足球教学中发现,接触足球较少的学生,在学习颠球技术时,始终不得要领。本人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设计了教学程序,现介绍给大家。   一、教学程序与实施   1.教学程序 (以正脚背颠…  相似文献   

14.
片段呈现1.垫上滚动练习(1)在海浪声音的伴奏下,学生跑着跳着来到自己的小垫子上;(2)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前后滚动;(3)先在教师口令的引导下练习前后滚动。后听音乐练习。2.情境模仿小浪花,掀起“波浪”3.尝试探究(1)小组合作,积极创想模仿浪花的动作并小组练习。(2)反馈,展示学生所创编的动作;(3)学生(小组)选择其中的动作练习;(4)反馈,说说练习是要注意的地方。4.接另一项练习内容障碍(情景设计为过海礁)接力背景说明这是一次小学体育公开课上的一节课,执教老师在上二年级“垫上练习”中的一个片段。整节课上得还是比较精彩,围绕快乐的小浪花…  相似文献   

15.
文摘栏     
<正> 体育教学中的“六”法 (作者:李相如) 采取以下方法.可有效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1.口令、队列队形练习法:(1)常规口令、队列队形练习;(2)反方向口令及队列队形练习:(3)学生集体自喊口令做广播体操或其它体操练习;(4)口令判断正误惩罚练习.2.启发提问法:可以贯串课的始末。但在课的各个阶段应注意提问技巧.3.游戏  相似文献   

16.
要使耐久跑课堂上出成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以下七个方面的教学:(1)重视摆臂练习;(2)重视呼吸方法的练习;(3)重视体力即速度的合理控制与分配练习;(4)重视良好"跑风"的形成;(5)重视对后进生的关注与帮扶;(6)重视对见习生练习内容的安排;(7)重视耐久跑练习方式的多样性、竞争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足球教学的第一课从什么教起?很多教师都是从踢球和停球开始的。但笔者认为将熟悉球性做为足球教学的第一课,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更快地认识足球、熟悉球性,掌握足球技术创造有利的条件。熟悉球性包括耍球和颠球。耍球主要是指用脚底、脚弓、脚背内外侧和脚背正面等部位,运用推、拉、拨、扣、挑等动作技术,始终将球控制在自己的脚下。颠球,主要是指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十二部位)颠球,以及和其他动作组合起来的颠球动作。  相似文献   

18.
短网教室     
(10)“穿梭截击”的练习 教练员位于发球线中点,用一左、一右方法抛球,要求两名儿童面对教练员先后从端线交替向前奔跑,并用正拍和反拍凌空截击球。此练习规定儿童击球后迅速跑回端线重复“穿梭”奔跑击球。儿童向前凌空截击时可以采用两  相似文献   

19.
短网教室     
(四)吊高球1.防守性吊高球基本技术练习让儿童位于端线,用正拍或反拍先做凌空掂球的动作(可以边掂球边移动),决定将击球时,让球自然落地,用球拍击球下方,将球高击出并落到对面场地的深远处(图91)。技术要求:击球前采用大幅度的后摆动作;采用固定手腕和球拍半开放姿势在球下方击球;注视  相似文献   

20.
陈权 《体育教学》2003,(5):37-37
一、提高学生脚步移动能力的垫球趣味练习l.左右移动垫球练习三人一组,两人相距3m左右站在一侧(队员②③号),各持一球,练习者相距3m左右站在另一例(队员①号)。练习开始时练习者①正面垫起②抛来的球后,迅速向右移动正面垫起③抛来的球,再迅速向左移动正面垫起②抛来的球。如此练习2~3分钟后换人练习,让每一位队员体验左右的并步、滑步和交叉步的步法,如图1所示。2.前后移动垫球练习四人一组,三人(队员①②③号)前后站立距离1m,另一人(队员④号)相距排头队员3~4m为供球者。排头③队员垫起供球者的上手发球后,迅速移动到排尾(采用后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