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视频水印嵌入和盲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林雪  宗良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99-99,104
视频数字水印技术是当前水印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一种视频数字水印新算法,算法首先使用混沌序列对待嵌入水印信号进行混沌调制,然后对视频数据流中每帧图像进行2D-DWT后的低频小波系数进行操作,根据奇偶量化的特性,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小波变换后的视频流中。所提出的水印算法简单、有效,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与嵌入水印前的原视频图像相比,嵌入水印后的视频图像信噪比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在静态图像中嵌入隐形数字水印的问题,此处的数字水印指的是一个可以表明图像所有权的数字串.本文实现的水印算法是将水印嵌在图像中人眼最不敏感的蓝色通道,而且水印嵌入强度与该点的辉度值成正比.水印的嵌入位置由一密钥决定,使水印不易被清除.水印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原图像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空间域水印算法鲁棒性较差,水印提取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空域数字水印算法。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学习、训练记忆每个图像块中像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嵌入强度的自适应调整以及水印盲提取。详细论述了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对水印图像进行伪随机置乱,可以减少对宿主图像像素点的破坏,提高了提取水印与原始水印的相关度;利用对比度函数确定水印嵌入位置,并得到密钥信息用于水印提取。实验验证,峰值信噪比(PSNR)可以达到57;在JPEG压缩、噪声、剪切和旋转等常见的图像攻击下,归一化相似度(NC)均大于0.9。表明了所述算法的不可感知性和抗攻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保护图像版权,保护数字媒体版权所有者的合法利益,提出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和抗攻击性的数字水印算法。利用Arnold变换数字图像水印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通过像素矩阵进行水印的嵌入以及提取,有效的避免了数字水印图像在格式转换后水印信息的检测和提取。该数字水印算法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稳健性,同时对常见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保证水印隐蔽性的同时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攻击,满足版权保护和数字防伪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印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抗几何攻击数字水印算法。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嵌入水印,然后利用SIFT算法提取已嵌入水印图像的特征点。在水印检测过程中,将可能遭受几何攻击的含水印图像与原含水印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找出任意三组匹配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尺度及位置关系估计图像可能遭受到的旋转、缩放及平移变换参数,将图像还原,实现水印重同步。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兼顾水印嵌入的不可见性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抵抗常见的几何攻击。  相似文献   

6.
把分形维数理论应用到数字水印中,提出了基于Chebysher混沌置乱和分形维数的自适应数字图像水印算法。首先将载体图像分块,计算每个小块的分形维数。然后将载体图像进行分块DCT变换,使用改进的邻域平均法,将经过混沌置乱后的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的DCT域中,并根据该小块的分形维数调节嵌入强度,实现了水印信息的自适应嵌入。提取水印时,实现了完全盲提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刘亮  陈昌志  孙浩 《科技通报》2012,28(6):144-145,148
数字水印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本文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变换图像数字水印技术。首先采用离散二维小波分解和重构算法对图像进行分解重构,利用图像置乱算法和小波域低中频系数进行图像水印加载、嵌入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有效地保障了图像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结合Arnold变换的DWT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将嵌入的水印置乱加密,然后嵌入到进行了离散小波变换的宿主灰度图像中。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置乱效果好,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进行压缩、剪切、旋转、添加各种噪声均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水印作为各类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支撑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章针对基于DCT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水印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图片、产生不同随机序列,提高一定的安全性;其次,采用分块进行DCT变换,选择中频系数嵌入水印信息;最后,通过DCT逆变换将水印提取出来,观察水印的完整性和图片是否被破坏。通过高斯噪声、剪切、旋转的方式对图像进行攻击,测试图像的鲁棒性。通过与LSB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数字水印的隐蔽嵌入,提高水印鲁棒性和信息量,基于小波离散变换(DWT)、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出了一种数字水印算法。利用Arnold变换实现水印图像的置乱加密;通过NSCT处理载体图像得到大小相同的低频子带,对该低频子带进行小波分解,然后进行SVD;确定嵌入强度,并将置乱的水印信息嵌入到奇异值中,重构低频分量;通过小波逆变换和NSCT逆变换实现水印嵌入。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水印嵌入信息量前提下,该算法能够满足水印的隐蔽性;同时可抵抗噪声、滤波、压缩、剪切、旋转等攻击,鲁棒性较强;PSNR值在30 d B以上,NMSE值均在0.2以下。所述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不可见性以及抵抗各种攻击的能力,对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数字水印的抗攻击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置乱和奇异值分解的算法.算法首先将水印和载体图像同时进行置乱加密,再将置乱后的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对每块进行量化奇异值分解,在特征域嵌入水印.将双置乱技术引入分块量化奇异值分解方法中,进一步提高了奇异值分解算法的鲁棒性.其中,采用分块和置化特征矩阵的方法不用计算整个图像的SVD,大大缩短了水印嵌入和提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符合Kerckhoff原则的DCT域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在嵌入水印前对水印进行Arnold变化,并通过密钥向量嵌入水印图像,大大提高了水印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案对高斯低通滤波、添加白噪声、JPEG压缩、图像剪切等攻击手段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抗几何攻击的图像水印算法是数字水印技术研究中的难点。仿射变换是典型的几何攻击,能够使目前大多数数字水印算法失效。基于带边信息的水印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Zernike矩的抗仿射变换多比特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将归一化图像的Zernike矩作为边信息,利用量化技术对的水印信息进行编码和嵌入。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不仅具有很好的抗仿射变换和抗JPEG压缩的鲁棒性,而且具有较小的嵌入失真和较大的水印容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彩色数字水印嵌入到彩色载体图像的新算法,利用改进的Patchwork方法将一级小波分解的水印图像的低频部分分别四次嵌入到经过离散余弦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后的载体图像的RGB分量中,提取的时候,将四次嵌入的低频分量取出并求平均值,用来作为水印的最终低频分量。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对很多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一种小波域数字水印算法,利用人类视觉模型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选取一幅有实际意义的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在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后,通过修改中频系数来进行水印嵌入。实验证明嵌入水印后的图像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并且对JPEG压缩、图像添加高斯噪声、中值滤波等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维混沌流加密技术加密有意义的二进制图像,获得水印数据,以提高视频水印的安全性。水印嵌入过程中,水印被嵌入到随机选择的视频帧的离散余弦变换系数里。在鲁棒性和帧平均攻击实验后,大部分水印可以通过水印检测提取算法进行提取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视频水印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隐蔽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沌系统和人类视觉特性改进一种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原始图像经过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子带系数,二值灰度数字水印图像信号在嵌入时经过Logistic混沌映射预处理,结合人眼视觉特性,水印图像嵌入到重要的子带系数中,实验证明该方案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如噪声、剪切、旋转等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的数字水印嵌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MATLAB语言及其小波工具箱,采用小波变换算法,开发数字水印嵌入系统,通过时原始静态图像和二值图像水印进行小波多分辨率分解。组合对应方向上的小波细节子图数据。从而实现了在原始静态图像上嵌入二值图像水印。  相似文献   

19.
魏雯 《大众科技》2011,(11):45-47
以静止图像为研究对象,文章提出了一种离散分数傅立叶变换(DFRFT)域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载体图像进行某个级次的分数傅立叶变换,将加密水印嵌入到载体图像的分数傅立叶谱中,从而得到含水印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水印图像的不可见性,同时对常见的图像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基于混沌的DCT域数字水印技术在图像生成、水印嵌入、水印提取以及对水印攻击实验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此技术满足信息时代信息化所要求的数字图像信息隐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