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从语法分布、时态表现、语义特征、语气差异等四个方面研究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咖”、“哒”、“咖哒”。文章认为:(1)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具有单用、复合和分离性的特点;(2)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表兼容态,并且具有融汇语法和语义的功能;(3)长沙方言中主、宾的存现,定语的性质等因素可影响动态助词的选择;(4)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影响话语的语气,并造成细微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2.
醴陵方言属赣方言,“咖”、“哒”是其主要动态助词。它们用于动词后可帮助动词表达丰富的时态。  相似文献   

3.
刘维 《考试周刊》2014,(82):19-20
浏阳方言历来被归属为湘语中的赣语言。浏阳方言中最常用的体貌助词有"咖""哒"。其中"咖"用法很复杂,可以放在句中,充当动词后缀,也可以放在句末,充当语气助词。"哒"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或者在同一个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词性、时态和语气特征,并且还可以进行不同的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宜都方言中,“哒”[ta]字是个比较常见的助词,主要被用作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词三种。对方言“哒”字的进一步深入考察有助于我们对汉语普通话中与“哒”字相近的助词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深化对方言中助词的整体认识。笔者对宜都方言中助词“哒”的考察除了引用宜都方言的实例进行分析,还结合汉语普通话中有类似语法意义的词汇以及相近方言对“哒”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株洲市方言属湘方言长益片。“哒”是株洲市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态助词之一。其在株洲方言中的句法分布情况有八种 ,分别体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7.
德阳黄许镇及邻近乡镇方言中常用词“咖”不同于城区的西南官话,具有丰富的语法功能和独特的语法特征.本文对其体现出的多种时体特征、作为结构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在比较句当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语法分析。结合黄许的湖广移民史,从“咖”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看到黄许方言同西南官话、湘语及客家话等方言的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8.
“哒”在湘潭县方言中使用十分普遍。它的语法功能、语用特点及分布与“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本文根据“哒”本身显示出来的语法功能,参照助词“了”的分类,把“哒”分为两类,以此探讨它在湘潭县方言助词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株洲市方言属湘方言长益片。“哒”是株洲市方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态助词之一。其在株洲方言中的句法分布情况有八种,分别体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宜昌方言中的助词“哒”主要有4种语音形式,分别为本来的语音形式[ta],句尾音变形式[da],句中音变形式[a],以及在某些辅音之前带唯闭音的[a]。“哒”的语法功能可以通过“哒”不同的语音形式得到区分,“哒”的几种音变形式也可以反映辅音从弱化到脱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哒”是巴中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它兼具普通话中“着”“了”“过”等体助词的功能,有时相当于介词“在”、“到”;它和其他方言里的“哒”基本一致,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从来源上看,它们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镇坪八仙方言的"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13.
论《金瓶梅词话》的助词“着”与“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着 助词“着”在《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持续或事物存在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动态助诃;(二)用在句子末尾,煞句,表示某种语气,即语气助词。现将两种用法分别阐述于后。 (一)“着”作动态助词 《词话》中的“着”附在动词后作动态助词,所表语法意义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4.
株洲市区方言中的"去哒"可以充当时体助词,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也有结果性的用法,表示过去发生的行为引起了现时状态;可以充当表示想不起来的疑问语气以及表示责备的语气词;还可以用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极其高。在作时体助词和语气词时跟北京话中的"来着"相似,由时体助词演变为语气词是受到主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四川乐至方言中,“咖”一般和动词或动词短语搭配使用,表示动作完毕或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咖”也可以与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配合使用,表示变化已经完成。和普通话相比,乐至方言的“咖”和“了”表现出较为平行的对应关系,同时部分兼有动态助词“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重庆方言助词“起”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方言助词“起”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并且还可以构成重叠式或出现在连谓结构中,表示一种动作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方式、结果。它的语法分布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而表祈使语气、动作可能和起垫音作用的“起”则是重庆方言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7.
对长沙方言“哒”的分布与功能作了详尽的语言学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阳城方言里“的”的用法很复杂,可以充当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及补语成分。“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充当定语标记、构成“的”字短语、充当状态形容词词尾、在主谓宾语句中取消谓语动词的谓语性;作为动态助词可表示进行体、持续体、完成体和将行体;作为语气词,可以用于表达陈述语气和祈使语气;作补语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果补语,一类是趋向补语。  相似文献   

19.
怀化方言的动态助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助词表示动词的某种语法意义。普通话的动态助词主要有“起”、“”、”了”,“过”四个,分别构成起始态、持续态,实现态(完成态)和经历态的语义特征。怀化方言以这四个动态助词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动态助词体系,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陇东方言中助词“得来”、“得”跟普通话中助词“得”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用法,它们不但做助词,而且还凝固成词。本文就陇东方言中“得来”、“得”的语法现象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