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既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和教育修养,也是教师处理好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无论在课堂,或是课外活动中,教师都有可能遇到无法预知的人或事。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一听或遇到偶发事件,就感情冲动,怒火万丈,严厉批评和训斥学生,特别是许多偶发事件是学生在无法抗拒的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李正龙 《湖南教育》2003,(18):36-36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也是必然的。当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应该掌握应变的技巧。 一、临变不慌,化“热”为“冷” 课堂上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教师不能心慌意乱,急躁发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场所开放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智慧才能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机智。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呢?首先教师要勤于了解情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彻,在分析判断处理偶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时就越从容。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秉性脾气、擅长、缺点、成长史等,就可以在处理事件时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顺水推舟”。其次是善于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感觉和机敏的头脑,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在意外情况面前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措施。三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尊重信任的情感。学生思考问题难免片面,当课堂出现了纪律等方面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借题”、“就事”动情诱导和启迪学生,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跟你过不去,在思想情绪上跟学生产生对立。如果在后一种思想情感上处理偶发事件,其方法必然以惩罚居多,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师生感情对立,使教学这一师生协同活动过程变得冷漠、死板、不协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受阻,信息反馈中断。四是培养自己冷静理智的自制力。遇事...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场所开放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要求教师有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智慧才能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机智。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呢?首先教师要勤于了解情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彻,在分析判断处理偶发事件和意外事件时就越从容。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秉性脾气、擅长、缺点、成长史等,就可以在处理事件时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顺水推舟”。其次是善于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敏锐的感觉和机敏的头脑,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在意外情况面前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措施。三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尊重信任的情感。学生思考问题难免片面,当课堂出现了纪律等方面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借题”、“就事”动情诱导和启迪学生,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跟你过不去,在思想情绪上跟学生产生对立。如果在后一种思想情感上处理偶发事件,其方法必然以惩罚居多,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师生感情对立,使教学这一师生协同活动过程变得冷漠、死板、不协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受阻,信息反馈中断。四是培养自己冷静理智的自制力。遇事...  相似文献   

5.
李信 《教书育人》2006,(3):13-14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必须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有利于教学中不利因素的消除,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此,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课堂偶发事件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曾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这类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把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搅得一塌糊涂。但是,如果处理得恰当,处理得巧妙,不仅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显示出教师的机智与创造性,学生也能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如何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呢?这里归纳、简要枚举如次。(一)以静制动,稳定情绪。课堂偶发事件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恶性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上突然出现的不良行为,如同学间相互打架、彼此向老师告状,摔打文具以及其他破坏纪律的恶作剧等。这类事件一经发生,教师切忌怒火…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无法预料的,也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如果教师拥有教学机智,那么,就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  相似文献   

8.
陈强 《中学教育》2006,(7):50-52
教育教学过程复杂微妙,必然不可避免要遭遇一些偶发事件——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得好,可将“事故”化为“故事”、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但教师如果不能灵活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形成“事故”,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此时最需要也最能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每个班级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偶发事件,即使是优秀班级也在所难免。而学生间的矛盾是班级工作中最常见的偶发事件,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能迅速作出判断,并作相应的处理。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一类偶发事件呢? 第一步要迅速地、坚决地予以制止,不能任其发展。第二步考虑处理的方法,可采用“冷处理”的办法。首先,班主任要使自己先冷静下来,因为激动的情绪易使班主任感情用事,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做法。其次,要使学生冷静下来,这里班主任不要急于询问学生,因为,此时学生也处激动之中,叙述中不免掺杂个人感情,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错,都是对方的错。班主任应先让他们各自回顾自己在这次事件中做了哪些,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经验多么丰富,思虑多么周密,都难免在教学活动中碰到偶发事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无论是教师方面的,还是学生方面的,无论其性质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我们都必须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要激化矛盾,要以"冷处理"为主,切忌造成师生情绪上的对立,要寻找最恰当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尽快导入正常教学中.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在课堂上处理偶发事件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难免会有偶发事件产生,因为它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情绪,授课教师无不对此感到“头痛”。下面提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八种方式,供青年教师们参考。1.发现苗头,不动声色到身边。教师在课堂上,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亲切安详的态度,从容稳重的举止,都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影响,可大大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有不安定的因素如有人坐立不安、玩小刀、看图书或打瞌睡时,教师可一面讲课,一面不动声色地走到有关同学身边站站,他们一般都会立即改正。瞌睡人可由教师或邻座同学轻轻推醒。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比如:提问、恶作剧、疏忽等等。如何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试谈肤浅看法,以为引玉之砖。1·充分认识并挖掘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一般来说,偶发事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三是其他方面的。第一类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搞恶作剧,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等等。第二类如教师突然忘掉某个字怎么写,或教具不填掉在地上等等。第三类如上课时突然飞进一只鸟等等。如果从偶发事件的性质来看,表现为良好的、恶性的和特殊的三种。良好的是…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需要教师迅速而巧妙地处理有可能随时发生的教学疑难或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师怎样才能具备较好的学机智,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陆鹤鸣 《文教资料》2005,(3):188-189
偶发事件是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可能遇到的。如何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是一门艺术。偶发事件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而且还会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少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避免激化矛盾,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冷处理,课后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下面笔者就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介绍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几种方法,与广大同行商榷。转移目标法偶发事件有其特定的行为主体和行为背景,巧妙自然地将它们分离开来,从而转移同学们对偶发事件的注意力,是处理偶发事件的一种方法。如,一次,我刚…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他们的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现结合别人及笔者的一些教学经历,简要谈谈课堂中偶发事件的一般类型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确、恰当的处理课堂意外事件是一种技能或艺术,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意外事件,而不能熟视无睹。例如,在课堂上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该怎么办呢?上课时突然一只小鸟飞进教室;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两个男生打了起来;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善于处理课堂意外事件。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如何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使课堂多一些欢笑,少一些尴尬,便成为教师教学素养的最好体现。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以“爱心”为行为的准则。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负责精神。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对此,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积极的应对,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教学秩序,甚至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误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中往往蕴涵着一些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发现、分析和利用这种资源,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更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教学机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理论与实际、深思与果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独特结合和特殊呈现.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头脑灵活,急中生智,灵活而巧妙地实施教育.教学机智也是课堂管理艺术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实验的听课过程中,常常遇到下课铃声响了而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的情况;在与基层教师交谈时,也听到教师们反映预定的教学内容经常教不完。有的老师产生了困惑,“是不是活起来的课堂就是这样呢?”“教不完现象是课改中的正常现象吗?”其实,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为了处理偶发事件而不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这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