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们大概还记得,十几年前,上海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工程师温元凯利用节假日帮助市郊某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对方按其贡献给予一定的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后,报纸又相继报道了“渤2事件”,“关广梅现象”,“步鑫生现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以及今年陕西日报报道的“吴轩事件”等。这类新闻可称之为典型事件报道。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事物的报道。一、典型事件报道的特点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偶发性。就典型事件本身来说,有其产生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同期报道,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出镜记者的现场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和理解度。因此,本文将从出镜记者的职业素质、报道准备、报道方式和报道法则这几个角度来探讨现场报道有哪些技巧可以运用,让新闻事件传播发挥出更大更广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报道,成为一个问题.2015年元旦前夜,上海外滩的陈毅广场发生一起恶性拥挤踩踏事件,导致数十人死伤.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集中的报道,然而,报道中存在的争议具有典型性,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灾难在任何社会都备受人们关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自然也就成为记者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说,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应如何把握此类事件的报道?怎样报道才能使灾难性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记者都要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12月的"手术室自拍事件"曾掀起一场舆论风波,在这一事件中出现了典型的舆论反转现象。分析这一事例对媒介如何避免报道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报道的立体化是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时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这就是以一条主线围绕事件或人物,采制若干条新闻安排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播出,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向受众介绍新闻的现实情况,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使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是一个主题的新闻由多种形式的多条新闻来表现的方法。这种报道形式气势恢弘,震撼力大,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7.
何谓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一种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在西方很流行,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也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在新闻要素“五个W”中,着重点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二、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这是与评论的不同2处;三、具有集中、整理的功能,使读者获得完整的信息,满足读者对一详细报道”的需求;四、由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因此还具有通俗的特点。在目前清…  相似文献   

8.
人们还记得十几前年的一起典型事件,一位工程师利用节假日帮助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取一定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新奇事物。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偶发性,比如“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就是在改革之初偶然产生的事物。当然,典型事件的这种偶发性,和事故、灾害一类的突发性有所不同,前者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后者则完全是瞬间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的艰难曲折一般鲜为外界所知,所以科学界在媒体面前,显得较为宁静,缺少动态性的事件。这正是科学报道相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报道较难引起公众关注的重要原因。重大科学事件的报道,将“科学”与事件”联系在一起,抓住了科学领域中最具有新闻性的内容,化静态为动态,比起一般的科学成果、科学人物报道,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是科学报道中的大戏”。近年来,各种媒体都非常重视重大科学事件的报道,这对于提高科学的社会影响度,促进公众理解科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大家都重视这类报道的同时,如何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上海踩踏事件报道争论主要集中在关于新媒体信息的传统媒体使用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闻伦理思考,新闻伦理问题围绕这一事件开展,具有突出性和典型性,本文就此给予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夏婷 《新闻前哨》2014,(10):79-80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2.
暴力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坏的特点,尤其是在媒体逐渐多元化的今天,其传播的媒介也更加广泛。又因为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所以暴力事件发生后,如何去报道、如何引起人们对暴力性事件的反思、传播正能量、起到媒体的教化作用尤为重要。对于暴力事件,盖着捂着不行,大肆渲染更是不行。在报道中要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分寸。1.报道要快,角度要准,不给心怀不轨的传播者传播流言的机会。最近这几年,暴力性事件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家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事件、恐怖性的袭击等等  相似文献   

13.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谈舆论导向重要性的这番论述,对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也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讨论如何准确把握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正确导向这一话题时,我们有必要重温这段论述,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提升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宣传效果。按“三贴近”要求,必须重视灾难性事件报道灾难性事件,因其本身具备的反常性,自然为各类媒体所看重。党报作为媒体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共同负责的特殊职责,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同样必须重视搞好灾难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事件通讯的写作顾名思义,事件通讯是以事件为内容的报道,它比消息的写作容量大。一般地说,消息为了争取时效,要求写作迅速、简洁,只能概略地报道事件发生或结果的情况。因此,有些重大的事件,单发消息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欲,这就需要通过事件通讯的报道,对该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而详细的介绍,甚而对有的事件能写出更深层次的反思。可以说,事件通讯往往是事件消息的放大和延伸。这种“放大”和“延伸”,包括报道的事实和报道的思想。只有做到这一步,事件通讯  相似文献   

15.
理解的悖论——关于电视深度报道事件与叙述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新闻要素的事件转化成新闻作品时无一不面临这样的矛盾:事件经过媒介的整理和表达后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已经不是事件的原生态形式,它总是在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方式的选择上带有报道者(或是编辑)的价值判断。而这对矛盾对于电视深度报道来说尤其显得突出。这首先是因为深度报道不同于现场直播或动态新闻节目,前者把事件的进程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行选择吸收;后者则以介绍为主,很少有结论、评价的必要。而深度报道为的是在节目中通过具体的形象介绍经验、明断是非,它需要有观点。观点又左右了节目的叙述顺序。可以说,深度报道节目往往带有报道者自身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普遍意义上讲,财经报道分为财经新闻报道和财经深度报道,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出现,这两者都是以事件性报道为主流的,财经新闻报道较为浅显,读者很容易看出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可是大多数的财经深度报道却难以看出事件性来。从另一角度上讲,财经深度报道的事件性报道远远区别社会和时政新闻的事件性报道,如果撰写不好,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一种事件顺序的散乱和观点的不清晰,这主要是由于记者撰写文章的失控。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呢?我在撰写财经深度报道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要有过硬的财经知识。做一篇较大篇幅的财经深度…  相似文献   

17.
郭金金 《东南传播》2012,(8):173-175
"11·16"甘肃校车事件具有事故严重性、群体特殊性、事件延展性等方面的特征,事故发生后,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本文以"11.16"甘肃正宁县校车事件为例,简要分析了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在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事件报道中各媒体间的互动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所谓连续报道,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的不断追踪最新信息的报道方式,它是当今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连续报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报道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事件的报道上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且以揭示事件的最新进展为要义:体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报道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些特点构筑了连续报道独特的魅力,也使得它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9.
所谓连续报道,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的不断追踪最新信息的报道方式,它是当今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连续报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报道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事件的报道上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肖欢欢 《新闻记者》2004,(11):52-53
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但是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如果失去了报道时机或者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价值未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践中,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事后仍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潜心留意,瞄准时机进行“补报”,使那些失去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