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方或者衍生品的发行方无法兑现他们在签署的协议中承诺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是投资者最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在为投资者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同时,信用衍生品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在过高的杠杆率以及过度发行的情况下,信用违约互换不再是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而是信用违约事件的放大镜。在2010年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问世,标志着中国信用衍生品的诞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 CRM)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edit Risk Mitigation Agreement, 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edit Risk Mitigation Warrant, CRMA)。  相似文献   

2.
信用违约期权是近几年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多金融机构都开始用它来规避信用风险。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如何利用信用违约期权来规避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先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违约期权进行介绍,然后设计了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模型并以实例分析,得出信用违约期权是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更好的工具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建立在商品信用基础上的商品交易出现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以及信用危机。为此,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迫在眉睫。文章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风险转移及如何规避风险进行阐述,通过介绍信用违约互换这一衍生工具的特征及原理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实现风险的转移,提高企业的资金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这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不但解决了商业银行探索发展新模式、开拓新业务的问题,还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在全球信用危机下,金融机构和企业如何有效地加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控制,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特质,对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彦文 《林区教学》2011,(12):117-118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远行的基础。森工企业信用管理包括自身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自身信用管理是根据企业本体的经营特点和经营需求,有意识地对自身信用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减少信用风险,掌握主动。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转移可以减低企业的信用风险,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通常来讲,信用属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在金融数学当中,研究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信用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简单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研究现状,并且对信用违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经验,建立模型假设,最后对信用组合风险的损失度量进行了研究,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用约束机制的缺失是我国助学贷款走入困境的最大“瓶颈”,极大的信用风险造成了各相关单位的不热心.建立大学生的信用评级体系,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同时还要辅以配套措施,是化解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惟有如此,助学贷款才能走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8.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的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不容忽视。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发展,市场交易额逐年提高。通过对银企关系的博弈分析,得出信用风险转移使银行在面对信用风险时有更充分配置风险资源的主动权,金融资产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能更好地被开发利用,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风险转移市场的现状,结合国外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产品市场。实际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是,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规避传统市场当中的风险,同时又给相关经济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目的、交易者的履约能力与履约意愿、交易场所和交易机构的监管等角度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管理与防范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推进,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实践中应对竞争的有效方式是放宽信用政策、维护老客户、开拓新客户,从而增加销售业绩和利润。受我国市场信用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影响,放宽信用政策增加了企业遭受恶意违约以及无法回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因此,深入探讨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对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金融与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已成为困扰和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信用关系的扭曲和信用体系的混乱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极大的信用风险.本文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出发,分析中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试论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货款不能及时收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出口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收汇风险管理制度。出口企业必须重视和强化信用管理,积极开展对交易对象的资信调查,选择具有良好资信的交易伙伴,树立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增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出口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3.
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的发展与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信用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它在保留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从资产中分离出来,使得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同样的对冲手段,被称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金融衍生产品。本介绍了信用衍生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对其爆炸性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就未来的发展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直接融资的发展和中小企业作用的不断壮大,使银行不得不考虑信贷投向的转变。为防范中小企业信贷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需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在对当前流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分析法和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相结合的信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信用销售正在成为企业销售的主要手段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除了传统的质量、价格和服务等竞争手段之外,交易方式已经成为新的竞争手段,信用交易渐渐成为潮流。良好的信用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由于我国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赊销后坏账严重、账款拖欠时间长,平均坏账率高,很多企业为避免风险而放弃信用销售,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巴塞尔协议确立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中一些重要识别参数,这些识别参数的确立是为了达到信用风险量化的目的。违约参数计量模型在我国银行与贷款企业运营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因此,加快建立违约概率测度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保证违约率的内涵一致性和评级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信用风险监管部门职责等措施将保障和推进我国信用违约率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正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尚处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较为落后。针对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研究借款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问题。利用SPSS软件对企业的多维财务指标进行t检验和主成份分析得到了7个能够反映企业信用风险高低的关键财务指标.并利用这7个指标建立了Logit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Logit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从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向定量分析法迈进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规避的原则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属信用贷款,在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以及学生信用意识相对淡漠情形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势必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本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风险规避原则,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是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甚至遭受坏账损失的风险.本文从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控制、收账管理、建立信用报告制度和开展信用保险等方面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村镇银行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但是由于其自身发展不完善以及农村现代信用意识淡薄等原因,使信用风险成为村镇银行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出发,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特殊现状,分析和探讨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存在原因,力求为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