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只有必须明确学生自改习作的意义,消除传统习作批改的弊端,探究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方法,思考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步骤,才能使学生在自改习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修改的习惯和能力而提高习作的水平,才能使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益而实现(《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习作课,激励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积累习作素材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必须熟谙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握小学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水平,采取实际有效的习作批改方式,根据批改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习作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批改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批改习作的任务重,很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而学生只看结果,不关注批改的内容,导致作文批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的作文批改应突显个性、增强实效性。以下,笔者结合具体做法探讨个性化批改学生习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房海真 《山东教育》2005,(31):35-35
互改 1、明确批改标准 “文从字顺、内容具体”是对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但不同的文章又有不同的要求。在习作之前.教师已指导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那么在学生的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要先浏览一遍.弄清习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习作要求制订出具体的批改标准;然后在批改课上.教师逐条解释。这样.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们批改的目标明确了.批改时也就容易把握了。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生最害怕的,也是写作。以往的习作批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教师在批阅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学生作文,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学生不易将教师的评语融合于自己的习作中。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的作文,原来是什么样,批改后还是什么样,进步微乎其微。而只有改变习作的批改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习作"乐"起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学生英语习作的批改存在简单化、过于批评化等误区。针对这些误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采用多种批改符号、运用鼓励性批改语言、创新批改形式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策略,培养学生英语习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欧求忠 《考试周刊》2013,(85):80-81
写作是英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写作教学可以巩固学生以前学过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生习作的批改是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懂得哪些方面干得不错,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从而提高写作技能.然而,习作批改问题却是一个令教师头痛的问题,因为改动过多或者不批改都会使学生失去写作信心.作者就习作批改方法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批改耗费的巨大精力与所取得的微弱效果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一线的语文老师,本文从这一现象入手,阐述了在作文批改过程中,老师在对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内容与要求,并依托动态的习作层次评估,重视对不同习作水平学生的肯定,将陶行知"因材施教"理论贯穿始终,努力提高小学作文批改的能效。  相似文献   

9.
朱萍 《学周刊C版》2010,(2):130-131
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及时进行作文批改的革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写作时进行全班巡视.发现错误当面批改:整体把握了学生的作文,可进行朗读批改;学生作文后,再让学生当堂互改。最后,教师重点批改两三篇,并制作表格,及时反映学生习作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语文,最难教的是习作,因为习作批改往往要占据语文老师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而且批改要求很多,除了批改时间、优良等级,还要修改学生的错别字、表达不完整的语句,写眉批、总评等,煞费心思。但批改后发下去的习作,又有多少同学会去认真看?老师批改的不足之处又有多少同学会理解?即使看了,又有几个会去动手修改呢?根据这种现状,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减轻语文老师的一些负担呢?那就是:放手让学生批改习作。这样我们才可以引导学生获取提高习作能力的"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