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情况”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情形”;二是指“军事上的变化”;但实际上,“情况”还有“个人隐私”义。我们将泛指“情形”和特指“军事上的变化”的“情况”称作“一般情况”,记作“情况甲”;将特指“个人隐私”的“情况”称作“特殊情况”,记作“情况乙”,从理性信息,情感信息、语用信息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信息差。  相似文献   

2.
张尖 《时代教育》2012,(23):108
“即使”和“甚至”的共通点就是在语义上,都是用极端情况来涵盖普遍情况,只不过一个是“假设让步”义,另一个是“强调、更进一步”义.而当描述这种极端情况的句子没有“转折”意思的时候,只能用“甚至”,而当描述特定某一次的极端情况时,只能用“即使”.  相似文献   

3.
“终于” ,这个副词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有人认为 ,“终于”一般只表示好的结局的出现 ,因为“等待”就是“期待” ,人们所期待的 ,只能是一种好的情况 ,好的结局 ,而不可能是一种坏的情况 ,坏的结局。我们认为 ,“终于”并非只有隐含“期待”意义这一种用法 ,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变化的负面结局或逻辑事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34个副词在修饰谓词性成分时带“的”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发现“副词 谓词性成分”能带“的”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的”以后是自由的,另一种是带“的”以后是粘着的。“副词 谓词性成分”能否带“的”跟副词的性质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林于萍 《家庭教育》2002,(11):44-44
家长往往会碰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不能”,一种情况是孩子“不为”。所谓孩子的“不能”,是指孩子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的情况。如,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就不能要求他一下子做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如果孩子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中国法就其本质来看,就必然出现“一国两法”的独特情况.它不同于封建社会的“一国多法”、联邦制国家的“一国两法”、解放前的“一国两法”等.这种情况,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它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一+动词”有两种情况:(一)“一”是数词;(二)“一”是副词。搞清这两种情况,对于语文教学是有一定帮助的。一数词“一”十动词先看例子:①“嗯,你把这捆谷草打开看一下”。存锁打开一看,没想到里边还夹着几个小谷穗。(赵建山:《接过前辈的扁担》  相似文献   

8.
用“蟊贼”指小偷的误用情况时常见到,如《三峡商手艮》2011年3月5日第7版一则消息的主标题是“民警‘从天降’当街抓住四蟊贼”。消息中民警当街抓住的是小偷,应该用“毛贼”。“蟊贼”和“毛贼”读音相同,都指坏人,极易混淆。实际生活中应该用“毛贼”一词的情况很多,而用“蟊贼”的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9.
“倒叙”与“倒叙部分”是两个相关而不相同的概念:“倒叙”是就全文的叙述而言,“倒叙部分”则指提到文章开头叙述的“后发生的事”。倒叙有两种情况,其中第二种情况从形式上看与插叙十分相似,但两者是不相同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倒叙是就一件事而言,是指一件事情某些情节的调动;插叙则是在中心事件之中插入另一件有关事情  相似文献   

10.
“有个什么NP”格式是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格式.格式中“个”有量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情况,根据“个”的不同,这一格式有两种层次分析情况.语义上,这一格式的典型语义是表示否定.语用上,这一格式体现出较强的口语色彩和主观判断色彩,根据语境不同,有“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种信息焦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开展一直“步履艰难”,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作文难,难在何处?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无物可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而导致作文“无话可说”,这是“真缺米”。还有一种情况,可谓“假性无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高一语文期中考试中,默写了“钥匙”一词,以了解学生对常用名词的掌握情况,考试结果很不理想,全班五十七人,全对的三人,全错的占半数,其余的两字错一。有的把“钥匙”写成“药子”,有的写成“阴池”,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一情况使我为之一惊。我又翻阅了学生的语文练习簿和作文簿,发现他们的错别字中,有不少是“钥匙”一类的常用名词,如把“垃圾”写成“拉及”,“烟囱”写成“因筒”,把“植物”写成“值物”等等。这一情况说明,学生在常用词语的掌握上是有很大缺陷的。我想有这种情况的可能不只是我们一个学校。这种情况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分析,主要的恐怕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数学学习与教学中设置“陷阱”题的问题,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发表了相关的论文,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针对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是否设置“陷阱”题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观点是反对设置“陷阱”题,另一种观点是倡导设置“陷阱”题,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者回避了这个问题。笔者在这里拟对数学学习与教学中设置“陷阱”题的几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伦道夫夸·克认为“否定转移”只限于表示“相信”(believe)或“假设”(assumption)一类的动词,而其他类动词不发生“否定转移”。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否定转移”绝不仅限于表示“相信”或“假设”的动词一种,还有其他情况。据笔者观察主要有下列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现在网络、报刊和电视屏幕上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太普遍了,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应该引起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一、方言语音的影响 方言语音导致误写是常事。例如“安装”写成“按装”、“酒瓶”写成“酒并”等。应该说,这类问题应该进行规范,而且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一是随着“推普”工作的开展,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了;二是这种错误在正式出版物中较少。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学方式在对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与“学”不能同步进行的“脱节、错位”情况,这些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备受困扰,多媒体教学网平台的出现从根本上克服了“教”与“学”脱节的情况,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是教学方式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实质上就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在数学“生活化”的命题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常常见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了教学内容和素材的“生活化”,却少了“数学味”;另一种情况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那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33个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能带“的”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的”以后是自由的,另一种是带“的”以后是粘着的,绝对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一般是粘着的,相对程度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带“的”一般是自由的。文章认为“程度副词+谓词性成分+的”的语法功能存在着范畴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是两个常用词语,意思一样,都是指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先看其中的“意料”一词。《汉语大词典》释“意料”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的估计”;《新华词典》释其为“事先的估计”,并例以“出人意料”;《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为“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例子有:意料之中/乎意料/料不到的事。可以看出,三部词典对出意“意料”的释义是一致的,都是一种事先的估计。从所附的例证看,“意料”一词的基本用法有二:一是可以相对独立地使用,如“不可意料”、“意料不到”;二是与其他词语结合成固定的词组使用,如“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20.
梁嵩岳 《教育》2013,(10):52-53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成绩,“题海”战术练习造成许多学生厌学、作业抄袭、应付等现象。作业出现“一多”“二假”“三无效”倾向。针对此情况在作业优化设计及“减负”“增效”中采取两个策略:一是根据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精选数学作业,有针对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保质”“减量”,将难点知识分布在长期学习之中,达到知识难度的梯度上升,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作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