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唐晓晖 《辽宁教育》2011,(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观察是习作能力培养的第一环。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的提出为学生写作减少了束缚,但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弊端.学生的作文结构篇章一个模式,语言表达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所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缺少一种灵性.学生的个性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从传统的“程式”或“套路”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个性,写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陈如 《考试周刊》2011,(70):68-69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叶圣陶先生曾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蒋金庸先生曾说:“进行创作,最宝贵的东西是感情的真挚。”《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的,小学生作文应该反映精彩的童心世界,内容充满儿童情趣,语言淳朴率真,童言无忌.说自己想说的话,尽情地释放心灵,写出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4.
姜秀琴 《生活教育》2013,(2):109-1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往往能反应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可学生常常是“作文作文.一见头疼,想了半天,一句不成”,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好不容易“挤”出一篇作文来,也经常是内容空洞、人云亦云、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5.
今天 ,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是“写人的外貌”作文教学。现就自己的设计与感受谈几点认识 ,仅供同仁参考。一、依纲据本 制定目标“写人的外貌”作文训练是九义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 6的作文题。大纲要求中年级学生作文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 ,注重片断描写。这次作文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写人的初步训练 ,学会抓住人物的“身材、长相、衣服、神态”四个方面进行描写。我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 ,制定了观察、说话、写话三个教学目标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1 观察目标 :有顺序地观察人物外貌 ;2 说话目标 :按一定顺序说出人物的外貌 ;3 写话目…  相似文献   

6.
韩富全 《教育探索》2003,(10):80-80
小学作文教学辅导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自觉地练习习作。根据新教材的变化,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增加了培养学生想像作文的训练,并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感和认识。笔者对小学生的作文辅导主要抓了“两勤一多”的经常性训练。一、让学生勤动脑要求学生勤动脑,是要学生多读、多记、多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能写东西,首先是要积累东西。要求学生大量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是拓宽他们习作的思路的有效方法,是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习作训练的重要条件。学生大都订阅少儿书刊,如:《故事大王》、《优秀作文》、《学习…  相似文献   

7.
读了一些介绍美国中学作文教学的文章, 看到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题。这些作文命 题具有“杂”、“实”、“新”、“特”等显著特点。下 面具体谈谈这些特点及其借鉴价值。 一、杂。美国中学作文题目很“杂”:《怎样 制作动画片》《黑色这个词》《评论剧中的某一 个人物》《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 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这些题目涉 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完 成一篇作文往往要搜索、整理许多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曾莉红 《教师》2013,(1):83-84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作文、爱作文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再次就是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缺乏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喜欢写些什么,喜欢教师怎么上作文指导课,喜欢老师怎么评价自己的作文.等等,教师都心中无数,而是自作多情地瞎指挥.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以上的难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
一、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立意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都十分害怕作文,其主要原因就是习作远离他们的生活,学生习作时往往是盲目模仿式的“无病呻吟”、“无物言之”,从而导致作文“语言成品化”“结构模式化”“人物、事件虚构化”。开放式作文教学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以开放学生的立意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易晓阳 《现代语文》2006,(6):119-1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指导好学生作文,尤为重要。而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的特点是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每当作文时总表现出没有写作兴趣,提起笔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么去写,不求质量,为作文而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小学抓起,并且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提高。一、指导选择体裁在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命题选择文章体裁的环节中,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选择范文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着重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课内到课外,建立联想,扩展视野。比如写《我熟悉的人》,让学生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爷爷》、《穆老师的眼睛》等课文,有时可选择少年报刊上英雄模范人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1.产生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份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结果《作文精选》、《习作指导》、《作文大全》、《获奖作文》、《描写词典》之类的书汗牛充栋,塞满了学生的书包。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这也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其中,绘画作文就比较新潮。笔者看到,《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6期《“绘画作文”三步曲》颇有感慨,就其可行性提几点意见以求共同探讨。一、走出校园,观察景物,何必绘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观察又是作文的前提,所以把学生带到“草绿花红的公园,麦浪滚滚的田野,硕果满枝的山林,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感受大自然,把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写出来,这很好。然而,为一次写景作文,前一天就要对学生去某处观察景物的去向、目的要求、观察方法、观察重点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指…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景(客体),让学生设身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循着以上理论脉络,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三大策略:策略一:在“真交际”中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真交际”指学生与教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进行的有一定目的的书面或口头的往来接触活动。学生…  相似文献   

16.
五年级作文“六环节”教学结构模式教案谢永龙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四第五题:“写自己参加过或看到的一个场面(如运动会),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2.认识什么是“场面”。3.学习《避雨》的写法,学会观...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活化题材 (1)生活化作文。诗人何其芳曾说:“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我国古代的弟子从师,周游世界,就是让学生寻找生活题材、积累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方式。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有记忆,有感知,就愿写,有话要说,有话能说。如《我跟妈妈学烧菜》《爸爸陪我看足球》《学骑车》《过生日》《下棋》《一个人回家》等等,学生在用语言对现实生活的再现过程中也能进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领域里.作文是一门课程.需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去进行作文课堂教学和作文课外练习活动。叶圣陶先生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至于教师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和兴趣而随意命题,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写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改变学生这种被动消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关心的话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一些论述.应会对课改背最下的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却只是为了应付,往往采取“闭门造车”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