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设计必需根据人们对空间的心理需求而设计,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环境,所以室内空间设计是以人们的心理需求作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城市既相互依托又相互影响,因此,建筑设计师便成了城市的灵魂工程师.建筑设计所表现的建筑内涵,不仅是建筑设计师文化内涵的展现,也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展现.所以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首先要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熟知建筑设计原则,方能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科技发展,符合环境需求,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园林设计是不能离开人的思维的,所以探讨在园林设计中人类的行为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师的必修课,是基于心理学而成立的,其主要是将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人们的需求心理,根据意识形态作用于设计之中。设计心理学不但会研究在设计创造过程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还会探讨个人以及社会对设计的心理反应,并将其反过来融入设计中,以使得设计可以满足以及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所以对人们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是园林设计做到最好的前提。本文主要说明了在园林设计的实际应用方面行为心理学的应用,以及在园林设计中行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的世纪,人们日益关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对地下空间的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设计中,如何利用心理学、建筑学的观点、手法,创造一个自然、和谐、优美、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地下空间环境要求的心理特征地下空间环境应适应人们的心理需要,造就一个良好的氛围以适应人们对各类场所不同的心理需求。以作为商业经营场所使用的地下空间为例,应有以下特征: 1、利于人们进行有序的经营活动和娱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 《今日科苑》2009,(18):171-1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本文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有反作用,空间的本质要有人的参与,是有人性的参与,以下将对空间和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与初步探讨,从而为人们创造宜人的建筑空间,使建筑空间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相似文献   

7.
居住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室内设计师应首先研究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地方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成满足不同人群生活要求的居住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学科体系、方法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其基本研究主题包括意识和心理活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等。研究者在生物、个体和社会3个层次,使用不同视角(Perspectives)对这些基本主题进行探讨。按照这些层次和视角,心理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心理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取向密切相关,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源性。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心理学成为一门枢纽科学,正在深刻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其内部各个分支之间多层面交叉融合,形成一系列新兴研究领域;在研究人的共性的同时,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差异;心理学应用延伸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我国心理学是一个亟待发展与加强的学科领域。尽快提高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原创性研究,发挥心理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是我国心理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现代虚拟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运用虚拟现实设计技术,在电脑显示的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服装设计。所谓超维服装设计,就是超维视觉设计,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不仅考虑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四维的时、五维的意等设计要素,还要考虑人的心理、人的视觉、人的审美观、人的情趣等诸多因素,注意对环境心理学和观赏心理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袁潇 《金秋科苑》2011,(4):182-18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空间布局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2/3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环境空间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就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别墅住宅成为都市人的新宠。室外空间是别墅区别于普通住宅的最大优势,因此也是别墅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把握,如何设计,如何使别墅的室外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如何把室外空间设计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更好地和室内空间配合,是设计师需要周详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室内设计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设计,即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具体地说,是根据对象空间的实际情形与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处理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脱离出来的设计,室内设计表现自由,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与大胆幻想的成分。在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进行合作,更有利于创造出理想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12.
郭占月 《内江科技》2007,28(8):93-94
建筑设计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用建筑的语言表现主题,使参与其中的师生领悟设计理念,共建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设计师和建设者的追求.本文通过对武汉铁路职院新校区建筑空间的动态、静态的剖析,探讨高校校园建筑在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及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主题表现形式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设计”这个概念在大众心中已普遍受到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装修不仅仅是对房屋进行几个简单的装饰步骤(比如:粉刷、吊顶、包门套等等),而是对整个空间的布局进行合理运用,在美观与实用之间寻求平衡。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往往能够针对各年龄段业主的不同特点,在空间、材质、色彩等方面,运用其专业知识,设计出美观与实用并重的家居作品,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意识和心理活动、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等是基本研究主题。心理学对基本主题的研究在生物、个体和社会3个层次上进行,并且采用了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s)。按照这些层次和视角,心理学学科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心理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取向密切相关,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多源性。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心理学成为一门枢纽科学,正在深刻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其内部各个分支之间的多层面交叉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研究领域;在研究人的共性的同时,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差异;心理学应用延伸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社会乃至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国,心理学是一个亟待发展与加强的学科领域。尽快提高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原创性研究,发挥心理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是我国心理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医院建筑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其规 划、建筑结构、设备及装饰装修都有更为专业的 要求,需要有专业化的设计、施工,才能确保 医院建设的技术、环境和卫生质量。随着社会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追求和 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的唯一手段, 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安 静、祥和、温馨的环境。医院的环境对病人的 生理和心理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通过医院环境 的良性感观,消除和缓解由于疾病给病人带来的 痛苦和焦虑,改变病人的心态情绪,这是现代化 一流医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规划、建筑 设计和施工的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分体式空调以使用简单、安装方便、维护费低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当中,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灵活调节的需求.然而空调,特别是空调室外机的设置、预留与安装问题却往往容易被设计师所忽视.本文就是通过介绍空调室外杌在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办法,运用建筑设计技术与设计手法,努力解决功能和形式的矛盾,使其与建筑形态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伍星 《科技风》2012,(10):23+29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是人们娱乐、休闲及交流的场所.本文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空间的分析,来探讨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也被人们逐渐的关注,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进行了研究。现在建筑光环境设计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问题、心理学因素和人体工学。本文是从心理学因素对建筑光环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心理学因素入手,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面积可栽种的平面土地已逐渐被高层、高密度建筑所代替,人们的生存空间也逐渐被无生命的物质包围。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开放空间,再现绚丽的自然风釆,这不仅是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也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植物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中起了很大作用。它可以使视觉沉重的钢筋水泥和灰色楼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城市设计不再单纯地满足功能,更多地考虑的是人以不同速度行进时对空间的感受、人处在不同空间所产生的行为心理,更加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宗旨,试图为人们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本文从城市空间的特征给人的心理感受上进行分析,以江汉路入口的设计为例分别从入口标志物的特征、入口的通性、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人的心理感受的连续性几个方面解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强烈呼吁设计者在设计中重视空间设计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以实现设计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