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肇《唐国史补》评价元和诗坛风尚时说:“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学术界对此论点没有做出必要的评价说明。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形制体调特征上对歌行加以界定,并进而分析张籍歌行“流荡”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张籍诗集》是目前收诗最完备的张籍诗集,然其中有不少误收之作,佟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辨》考定误收者有21题29首,据有关资料考证另有15题15首,共计36题43首。  相似文献   

3.
张籍、王建同年生,生于何年,学界有多种说法,“大历元年“说当是。张籍早年曾两次入幕,第一次在贞元五年或六年,第二次当在贞元十八年至次年春或夏。  相似文献   

4.
韩愈与张籍     
本文对韩愈和张籍的交往作了考证与研究,认为张籍是韩愈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并据张籍的诗文证明:韩愈并非死于“食丹”。  相似文献   

5.
张籍对诗坛的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他的乐府歌行贴近现实,其创作意图及实际内容,都是对大历诗风的纠正,是向杜甫创作精神的回归;第二,他的乐府歌行上承杜甫的写实精神,下启白居易讽喻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杜甫与白居易之间的一个链接,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乐府歌行之外,张籍的格律诗也深受好评.  相似文献   

6.
关于张籍的故乡,向有“和州”与“苏州”两说,“苏州”说当是。张籍迁居和州在贞元十二年春。张籍早年江南之游有两次,第一次始于贞元九年,历今鄂、湘、赣、岭南一带;第二次在贞元十二年夏秋间,历湖州、杭州、剡溪一带。  相似文献   

7.
考证了张籍初出仕时所任的官职,以及任水部郎中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张籍王建早年曾同窗于“鹊山漳水”一带,其地域,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文史互证,认为“鹊山漳水”当指今河北南部一较大区域。  相似文献   

9.
刘明华《张籍〈节妇吟〉的本事及异文》认为现存张籍集各版本《节妇吟》原题均为三字,寄赠对象或本事的出现始于宋代。文献表明,此并非事实,该诗原题当包含寄赠对象,或作"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师道"当为"师古"之误。  相似文献   

10.
张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乐府诗,写得比较出色,与王建齐名,时称“张王乐府”。《全唐诗》收其诗五卷,乐府诗即有八十多首。这些作品,时代气息十分强烈,在中唐的诗坛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张籍大约生于七五八年,卒于八三○年。他比白居易长四、五岁。白居易的新乐府,大都作于元和四年,在张籍已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之后。张籍上承杜甫的爱国爱人民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下影响白居  相似文献   

11.
胡兰成是个朝秦暮楚的荡子,他对女人,见一个爱一个,情虽不伪,却也不专。张爱玲却不同她与人交往很矜持,不善交际,不见生客,对异性的求爱信,拆不也不拆,更别说看了。但为什么对胡兰成这么痴情?通过研读可以得知,张爱玲与胡兰成是相知的。胡兰成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看重的就是这点。但胡兰成对张爱玲只是相知,却不相随,也不专一。张爱玲用她的孤独、寂寞和苍凉时代价,弄懂了人生“相知”者难求“相随”者更难求。  相似文献   

12.
姚振宗对章学诚目录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目录学大家姚振宗对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理论身体力行、大力实践,又对之作了修正与发展;对章学诚"互著"与"别裁"说的态度富有辩证色彩;对《校雠通义》中疏失未周之处也多所考论。  相似文献   

13.
张祜是中晚唐著名的诗人,其人其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张祜的宫词数量较多,在兼有传统的宫怨题材之外,以大量笔墨将本朝政事纳入诗中。以咏史态度创作宫词,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宫词充满了讲讽怨谲的春秋笔法,亦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是现代出版业之父。本文试以搜访和求购丰赡的善本书资源、精校精勘的为人作嫁襟怀、坚实的出版步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以张元济对古籍的整理为视角,探讨张元济对古籍整理的贡献。在出版产业化的今天,研究张元济对古籍整理的贡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谭献是清代常州词派的词学大家。他主要继承张惠言、周济的词学观念,并折衷调和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词学主张。  相似文献   

17.
张籍现存450余首诗中有30多首重出于他人诗集,对于这些"重出"诗,佟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辨》已作比较深入地考辨,本文就佟文未考定的、证据不足的两首重出诗作补充甄辨。认为《送李评事游越》确为张籍之作;《赠项斯》为王建之作,题应为"寄贾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利玛窦传记《大西利西泰子传》及其作者张维枢,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通过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的比较,分析张维枢撰写此传的动机及完成的时间;张维枢生平考述,主要介绍了任职经过与政绩,他在晚明政坛上的影响;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主要介绍了他交游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教徒;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包括他的文集与零星撰述以及他编辑、刊刻的文献等。  相似文献   

19.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都擅长乐府诗,有"张王乐府"之称。他们的乐府诗在艺术特色上有其独到之处,即富有人情味的讽喻;卒章揭示的收尾;自然流畅、口语化的语言,体现出一种平和、古朴、含蓄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论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理张季鸾的思想脉络,其新闻思想经历了由“以自由为本位的英美式报刊理念”向“以服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变化:在对报纸性质的认识上,经由了“独立的舆论机关”到“国家的宣传机构”的变化;在对政论时评的认识上,经由了“言论自由”到“言论统制”的变化;在道德观上,经由了“忠于‘主义’”到“服从统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