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今年以来,胶州市科委从本市实际出发,制定得力措施,加强了全市的科技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加强了科技宣传工作,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上半年全市累计送科技下乡42次,各有关方面的专家为群众进行各类咨询11万人次,发放科技明白纸20余万份,科技书刊13000册。一些种植、养殖等专家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19日,由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及云南省委主办,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承办的2002年科技活动周在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永安村举行。来自中央部委、省、州及县的各级党政领导、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及洱源县2万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此项活动。围绕2002年科技活动周“科技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以“科技下乡,兴农富民”为宗旨,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系列示范活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5月19日,在举办地永安村振戎中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不断创造科协工作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道平 《学会》2003,(8):42-43
安庆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在安徽省科协的领导下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努力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积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科学技术普及、学术活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青少年科技教育等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树立争创意识 ,探索科普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几年来 ,全市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作。据初步统计 ,共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班 15 0 0余期 ,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 30万人次 ,共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卫生下乡 2 5 0 0余人次 ,发放各种科技书籍和资料 30万余册 (份 ) ,…  相似文献   

4.
最近,山东省聊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20个单位联合印发文件,通报表彰2008年度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34个、先进个人89名。在2009年全市“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对2008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其中,聊城市老科协由于工作成效突出,荣获2008年度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到20个市直单位的联合表彰。  相似文献   

5.
"科技下乡"作为一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行业、部门参与,受到农民欢迎。昆明市开展"科技下乡"18年来,取得了较大成效。昆明市"科技下乡"活动的运行模式有政府驱动和上下互动、集中式活动等7种模式。针对"科技下乡"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活动经费缺乏等问题,建议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协调、完善部门和单位"科技下乡"工作的考核及激励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郭昌盛 《科协论坛》2005,20(1):45-45
近5年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农技协和农技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协会和中心的人才技术优势,开展了“科技大王”系列活动。发动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的科技大王(科技致富能手)、协会会员、涉农企业家等,以技术为纽带,以项目为中心,开展集中的科技下乡,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使科技下乡活动逐渐成了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7.
库伦旗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2000年开始应用和推广引草入田实用技术,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农牧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据调查1990年全市草田轮作有效面积22.01万亩,其中库伦旗8.50万亩,在全市首位。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云南省首次"三下乡”活动开始后,笔者每年都要参加省或州上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这些服务,使我对"三下乡”活动中的科技下乡活动产生了几点肤浅的认识,为此,在这里将其道出,以供相关部门及领导在今后工作中参考.一、送科技下乡活动要常抓不懈,不要形同蜻蜒点水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四月的江南钢城马鞍山春意融融,而全市的科普宣传、科技下乡活动也不断升温。由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委、市农经委、团市委等9家单位共同组织的这次活动包括送科技下乡、学术报告会、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科技咨询、信息发布、科技画廊、科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市科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建设文明生态村的的要求,不断探索科技下乡长效机制,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性、示范性、经济性的科技下乡活动,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4,(7):128-128
<正>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下乡是一个重要环节。所谓的科技下乡是指把技术提供给农村,以节省财力、物力、人力等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退休后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是老科技工作者实现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这对社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后在积极参加原单位组织的相关科普活动的同时,想更多地参加类似的活动,可以申请参加当地各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科技下乡活动,在科技下乡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10月26日,由湖南省科普领导小组举办、湖南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的科技下乡“领袖故里行”活动在领袖故里韶山市举行。省政府副省长甘霖、省科技厅厅长王柯敏、副厅长乐寿长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省直单位向当地赠送了农用科技物资,并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与科技知识讲座、现场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科技专家企业行、专利知识座谈会、科普展览、医疗义诊、青少年科普、义务维修家电、科技新产品展示、交易及科技宣传等活动。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部…  相似文献   

13.
夏吉坤  李鹏 《科协论坛》2006,21(5):43-44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科普建设进农村。重点搞好全市每个行政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第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市2619个行政村科普宣传栏安装任务,上半年,完成全市50个镇科普工作站建设任务,年底前,完成每村设立一名科普员,建立一处科普活动站的任务。二是科技专家进农户。全市重点组织500名科技专家与500个农户结成科技帮扶对子。三是技术推广进田头。市及各市区科协与国内20个农业院所、  相似文献   

14.
赵翠春 《科协论坛》2006,21(4):42-43
去年以来,石家庄市科协与有关市直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总结推广行唐县的工作经验,在全市深入扎实开展了“科技结亲”活动,组织591名农业专家与农户结成了科技结亲对予,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下乡是由政府组织的一项惠民工程,科技宣传工作和科技下乡活动密不可分。要搞好科技下乡的宣传工作,需要有思路及实践上的创新。构建大宣传格局,让科技宣传活动贯穿于科技下乡的全程,将科技下乡活动变成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就是这种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校“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大篷车作为科技载体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的经验与做法,大篷车下乡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作出了实质性的成绩,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条件。说明了科技大篷车活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有效形式,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创造性举措,指出深化大篷车下乡活动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钱善积 《内江科技》1995,16(2):14-17
内江经济走廊的建设,是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已引起全市各级领导部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重视。内江经济走廊的建设,既为全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作好内江经济走廊建设的宣传,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走廊建设中的作用,《内江科技》将陆续刊载有关内江经济走廊建设方面的文章,对内江经济走廊建设的内涵、模式、途径以及科技工作在走廊建设中如何发挥重大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和热心于走廊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撰稿,各抒己见,以便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为加速内江经济走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05,20(5):38-38
唐山市科协决定从2005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这项系列活动。每年计划培训农民35万人次,三年共培训100万人次以上;使全市5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使80%以上的农户,每户至少有一名科技明白人。4月12日,市科协举行启动仪式。市委、市人大、市科协、市直党工委、省科协普及部、市明办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徐景田同志提出,要以青年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促进就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4,(4):42-42
黑龙江省孙吴县老科协领导日前组织资深科技工作者深入到腰屯乡曾家堡村、红跃村、山河村、红旺村,群山乡富山村,卧牛河乡卧牛河村,清溪乡腰岭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受到农民的欢迎。这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讲解了小麦、大豆、玉米、各种杂粮的基本种植技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援藏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市科委已经把科技援藏列入重要的工作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