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传记文献的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记是我们研究历史、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献中,传记文献占了一定的比例。但由于传记作为一类特殊内容题材的文献,及其多种体裁和多种写作方式的特点,使得传记文献的进一步分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正如《新大英百科全书》所说;“传记的分类是困难的。很明显,写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样方式又往往互相渗透,因此至今尚无公认的标准对传记加以分类。”目前,我国主要根据写传的方法划为两大类:历史传记与文学传记(亦称传记文学)。(一)关于历史传记的特征,从研究的内容来划分,主要看…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不平凡,也总爱从伟人的生活道路中寻找成功的秘密。这就是传记文学拥有广大读者的原因吧!可惜,建国多年来,我们还没有产生一部能与《居里夫人传》、《巴尔扎克传》、《拿破仑传》媲美的传记作品。打倒“四人帮”后,传记文学虽有起色,可是仍然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许多传记缺少个性化的富于情趣的艺术描写。与其说是文  相似文献   

3.
我的书架上又添了一本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是江西胡辛女士写的《最后的贵族——张爱玲》.这是继花山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先后出版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和余彬的《张爱玲传》之后的又一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新作.胡辛是南昌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陈香梅传》等近十部作品,有着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期,河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著名海外华人传记丛书》,包括《陈香梅传》《赵无极传》《牛满江传》《郑明如传》《刘廷芳传》《陈嘉庚传》《张曼新传》《郑嘉乐传》8部长篇传记文学。这套丛书代表性比较强,论地区,这些人物有亚洲的,有美洲的,有澳州的,有西欧的,也有东欧的;论身份,这些人物中有社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正值胡适倡导的“传记文学”风生水起之际。而同样潜心于传记创作的钱基博先生,则与之保持适当的张力和距离:一方面,坚守传记的史学本位,从探寻“传记之源流”入手,承续各类传统文体的写作规范,并对之进行调整和改造;另一方面,他又在旧有的学术构架下,思考关于传记的界定,构画传记的范畴,梳理传记发展、演化的统序。钱基博正是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力图建构中国的、本土化的传记知识谱系,稳健地推进以史传、志传和碑传为核心的传统传记写作向现代的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兆琦先生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以下简称《传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的出版,结束了中国传记文学“无史”的局面,本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令人遗憾的是,该书所表现出的过大的随意性,大大削弱了其学术价值。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颠倒了传记文学的根本特征及某些不够公允的论断上。 看过《传史》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聊斋志异》这部“借说鬼谈狐以浇胸中块垒”(《传史》)456页)的书,实属架空设幻之作,竟然被收进了传记文学史中。该书第8章第6节重点描述了作为传记文学的《聊斋》,并选登了三篇作为范本,篇篇写鬼神狐怪,荒诞神异。传记文学是以记载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其根本特征的,这是基本常识。如果连花妖狐怪都可以作传玉,那还有什么题材不可以算传记文学呢?无怪有人讥之为“新聊斋”、  相似文献   

7.
《张颔传》的成功,至少一半得益于使用了访谈体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韩先生您好,今天访谈的重心是《张颔传》,一个大的主题背景,是您的传记文学。我知道迄今您已出版了三部传记作品,除《张颔传》外,另有《李健吾传》和《徐志摩传》,我认为这三部传最能体现您的文学风范。可以说是您此  相似文献   

8.
古代传记文,对于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有丰富多采经历的人物,多详载其一生主要事迹,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汉书》中的《苏武传》、《霍光传》,等等。 另有许多优秀的短篇传记,着重记述传主最为突出的一件事。其主要写作特点是:一篇一事,不蔓  相似文献   

9.
传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而又重要的文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中“尊祖”、“重史”观念的影响,自汉至清的两千年间,传记作品的数量多不胜数。直到现在,传记文学创作仍兴盛不衰。然而相比之下,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却一直相对滞后。自1927年陈中凡先生所著的我国文论史上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问世以来,直到1996年顾易生、王运熙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七十多年过去了,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仍无系统专门的论著问世。俞樟华教授的新著《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历史人物中,很少有人像凯恩斯那样,在其个体身上浓缩着如此丰富的时代信息,同时又以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凯恩斯的成就和个性无疑是传记作品最好的题材。在关于凯恩斯的众多传记中,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无疑是其中的上乘之作。作者在这部传记中倾注了30年的心血,对凯恩斯一生的成就和历史作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和研究。斯基德尔斯基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职业思维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在《凯恩斯传》中,他不仅追踪了“凯恩斯革命”的思想历程,而且在凯恩斯个人身上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传记文学,是“传”和“记”的文学。一、传记文学的种类 1.传:有正传、别传、外传、自传、小传、略传(传略)之分。“正传”,有严肃作传之意,表示不偏不倚,一本正经、客观准确。“别传”则是表示有揣测的意味,素材多取之于轶闻轶事,有别于“正传”。“外传”示意非正式、非正规,近于“别传”。“自传”是自己写自己的传记。“小传”是简短的传记。“略传”(传略)则是比较简略的传记。以上这些个“传”,与文学联姻,便构成传记文学。  相似文献   

12.
人物传记是深受广大读 者欢迎的一种文体,国内的出版社每年都要出版一大批传记类图书,还有不少专门刊登名人传记的刊物,如《人物》、《传记文学》、《名人传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还有一批新闻纪实类刊物和故事类通俗读物,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在人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在世界客属第15届恳亲大会期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吉隆坡会见归侨作家、福建省亚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永和并一起进餐。张永和向马哈蒂尔赠送了由他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马哈蒂尔传》。马哈蒂尔高兴地接过书,并称赞说:“张先生为了马中传统友谊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呀!”张永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写作世界风云人物传记著称于世,尤其是对亚洲各国的政治领袖有自已独到的研究,共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的我国文坛,作为纪实文学一种的传记文学(包括自传、他传、回忆录、访问记、日记等)的创作方兴未艾,同时,外国传记作品也大量被翻译介绍到国内,从而给我国文艺百花苑增添了春色。这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凡是接触、阅读过一些传记作品的读者,大概会发现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不少传记作品乃出诸新闻记者(或曾经做过记者)之手。要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例如穆欣曾是新华社特派员,写出了《陈赓大将》。刘白羽是作家兼记者撰写了  相似文献   

15.
止庵编的《答客问》,封面勒口上说明:“作家张阿泉提出若干问题.谷林先生逐一作答,不妨看作这位文化老人一部别开生面的自传。”书里附录了一位专攻“传记文学”的研究生文章,又称誉“一本这样的传记出现,就是在传记文学的历史上,也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那么,《答客问》是传记了。我想大概只能算传记的“别格”吧。(本来要用一个现成词语“另类”,终于忍住,  相似文献   

16.
余峰 《山东档案》2013,(4):69-71
在日照市档案馆名人档案库里,保存着多个版本的《丁肇中传》。作者周金品自1981年开始为丁肇中教授写作传记,1988年,他完成了第一部关于丁肇中的传记《通向J粒子的道路—丁肇中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怎么能写出《百年孤独》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究竟蕴含着怎样一种历史、文化、家庭和人物的现实?西班牙籍哥伦比亚作家达索·萨尔迪瓦尔最近完成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以大量的图片与近40万字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马尔克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写作、出版《百年孤独》的过程。这本传记被马尔克斯评为迄今为止写他的一本最好的传记,已被译成英、法、德、荷、匍等多国文字在全球发行。这里刊出外国文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这本传记的中译本《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卞双威、胡真才译)第13章节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文坛盛行“传记热”,有自传(写自己的),也有别传(写他人的)。不过,依我个人的见识,还是觉得不少自传写得更有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至于别传,如叶永烈写的那些人物传(像《江青传》等等)大都属历史资料汇编性质,有的取证不够严谨,甚至还出现了异想天开的多处硬伤和讹误。相形之下,我倒还是愿意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张中行的《流年碎影》,以及眼前这本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它们的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不乏典雅的笔触,为当代传记文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碑铭。如果稍作比较,季先生的书…  相似文献   

19.
青岛出版社和作家陈廷一最近签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陈廷一是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他的《许世友传奇》、《宋氏三姊妹传》以及许多传  相似文献   

20.
《明孝宗实录》所载人物传记内容丰富,对于了解弘治十八年间的朝政状况等甚有价值。考其写作乃多方取材,如参考了前朝实录中的相关记载、传主碑传类文章及与传主有关的书信、序文、祭文等,另外还有传主生前所写文章及该传记撰写前已出版的有关文集等。同时其传记还对以上所用资料进行精细处理,形成了独特的叙述方式。由此可断定《明孝宗实录》传记资料来源非常广泛,据此撰写时极为精心,无疑对于提高其编纂质量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