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强则国家强,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儒家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的必要举措,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自我教育为主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道德教育是伴随当代社会发展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道德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的现实需求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重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未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法教育,主张从建立健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拓宽大学生生态参与渠道以及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校园网络空间入手。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建设的主力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观教育。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通识课平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重视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多种方式构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和谐环境,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做出的科学回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纲领的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并将绿色发展战略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中。当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应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素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入手,分析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概述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三个方面逻辑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以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提倡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呼声。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而在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入手,对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作为高校新的办学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后发优势,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明确生态校园的标准体系,科学引导大学生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从而构建起独立学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建成美丽中国的先决条件,大学生作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加强大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对美丽中国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美丽中国与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内在联系,研究在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必要性,在分析当今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它对生存于其中的个体提出了与以往文明社会形态迥异的要求。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因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文明断层乃至消亡的案例中外有之。因此,在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刻矛盾的现阶段,提升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全体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谓功在当代,利盖千秋。它既是响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建设生态校园的有力推手,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更是人类步入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