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传媒新秩序与中国传媒业位置当今世界传媒秩序的构建与美国的传媒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美国便士报推动开启传媒产业化;两次世界大战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凸显传媒政治功能,同时也开始走向垄断发展轨道;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传媒业伴随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向全球传播美国文化和整合世界传媒秩序,将垄断推行到世界范围内,建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传媒垄断集团集合话语权的世界传媒秩序.  相似文献   

2.
与世界文化发展休戚与共 在当今时代探讨传媒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到文化,以及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特征.文化的民族点,对各国文化(传媒)产业亦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文化开放、兼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征,促成了美国文化产品以大量、丰富的形式输往全世界;而美国的传媒业,也以同样的形式,将触角伸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互联网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带来世界文化的交融,文化保护赋予传媒业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并冲击着全球的传媒市场.对于传媒业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将从深层次上影响其发展路径.那么,这次危机带来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何?经济危机中是否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国内外的传媒业将何去何从?2009年8月1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亚洲传媒论坛上,来自传媒、经济等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赖鲜 《新闻世界》2011,(7):119-120
电信产业与传媒产业在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部署之下呈现产业融合是必然趋势。本文从三网融合的角度分析电信业与传媒业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博弈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美国传媒业在金融危机和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美国传媒退出的背景、路径以及退出过程的安排和处置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美国传媒业退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传媒退出机制的完善措施以及我国传媒业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全中 《传媒》2015,(23):21-22
近些年来,阿里巴巴在传媒领域纵横捭阖,海陆空全立体进军传媒业,尤其在美国上市之后更是加快在传媒业的布局.2015年以来,不仅以现金收购优土,投资36氪,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经》杂志母公司财讯集团联合组建"无界传媒",与华西都市报联合创办"封面",且又有传言欲收购新浪微博和《南华早报》,阿里巴巴为什么巨资下注传媒业?又将对传媒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亚太地区传媒业发展的火车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屏世界》2004,(10):49-49
印度《电讯报》网站报道说,印度和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娱乐业和传媒业发展的火车头。中印两国都在对通信和传媒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并逐步开放其电信和传媒市场。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但目前两国的新闻媒介普及率尚低,因此两国传媒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报道说,据Pr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传媒资本重组的大趋势下,传媒业的垄断趋势也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资料显示,世界传媒业正在加速走向垄断,传媒巨头的实力日益强大,大量中小型的传媒公司或者被吞并或者被迫改行.作为资本最集中的国家,美国传媒业的垄断现象最为突出,由垄断引发的对传媒业本身的冲击也最为明显,这带来了的对传统新闻价值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3年12月-2004年1月) 新闻封锁 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FCC)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重新审议原来对媒介所有权的有关规定,并准备放松对大型传媒集团兼并扩张的限制。然而,美国媒体对这个将对美国传媒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举动却保持罕见的沉默,很少予以报道。在美国10大日报中,只有《洛杉矶时报》一家作了简短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美国传媒报告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沛芹 《新闻界》2005,(2):101-102
作为美国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一向是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权威研究机构每年都要对传媒业总体状况进行研究,以反映传媒业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媒产业区域化集群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产业的区域化集群化发展模式目前已初露端倪,但传媒业长期以来实行的条块分割、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管理体制以及产业链的断裂等成为传媒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在新的发展趋势面前,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转变传媒管理体制,为传媒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传媒业发展现状与最新趋势(一)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据统计,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动  相似文献   

13.
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美国的传媒业在全球是最发达的。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本土化正成为席卷全美传媒的两大潮流。  相似文献   

14.
庄琴芳 《现代传播》2006,(1):146-148
一、传媒业属于知识经济范畴,是知识产权业;传媒产品是智力产品1996年,美国版权业(包括软件业,电影电视业)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了其传统行业,如农业及制造业(航天,汽车业)而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美国据此正式宣布这是美国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美国已宣称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并不代表我国也全面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但是我国传媒业在其产业的属性从十六大以来得到政府进一步明确之后,它在本质上应属于知识经济范畴是不容质疑的。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传媒市场上交换的主要是知识和信息,传媒业本质上是内容产业;不同于一般产品,大多数传媒…  相似文献   

15.
张娥 《新闻通讯》2010,(6):62-63
传媒退出,指传媒作为市场的运行主体,由于行政原因或市场原因彻底退出传媒市场的行为,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传媒退出机制相对成熟和完善。而对美国传媒退出机制的探索,对我国建立报业和广电业的退出机制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传媒业的资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秋涛 《传媒》2004,(9):17-17
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运作时下炒得很热.各大媒体争相申请上市,现有的上市公司也四处收购媒体以求跻身传媒业.被渲染的传媒暴利空间,令业界与资本界为之心动.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严格意义上的传媒上市公司非常少,上市时间也较短.相应地,一套较为理性的传媒业投资理念还没有形成,传媒企业的资本市场价值评估体系也无从谈起.因此,传媒业的新股首次发行、配股、增发等融资活动和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活动也就缺乏指导.而美国传媒业的资本运作已经非常成熟,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传媒业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时代,传媒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21世纪,是高度融合的世纪,又是高度细分的世纪。新闻与娱乐的细分化,是未来传媒的竞争趋势。”看来,善于创新和寻求市场细分,彰显媒体自身的差异点,是未来传媒业竞争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和传媒业的发展,由中国主办的“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15日-1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外国学者与会,其中80余位代表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论坛围绕“传媒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这一主题,又设置了16个分主题会议。内容囊括印刷出版、电视、网络、电信、电影、音像等各分支产业,构成传媒经济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为增进世界传媒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探讨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也为中国传媒经济研究与世界对话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9.
传媒业应力戒浮躁与浅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新闻记者》2002,(9):31-32
在经济领域 ,高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浮躁。中国的传媒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在成长上升阶段 ,全行业空前的繁荣与越来越多的传媒在市场里取得可观的成功 ,一方面增强了传媒从业人员的经济信心 ,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一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浮躁与浅薄。克服浮躁与浅薄的根本方法 ,就是牢牢把握理性与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的原则、传媒业的立场、传媒业的思想以及传媒业的通行规范 ,有必要在业内大力宣传并普及。尤其是新办传媒以及新入行的传媒工作者 ,更应加强学习 ,警惕浮躁与浅薄排行榜与造神运动虽然也许有些言重了 ,但是事实上 ,传媒业…  相似文献   

20.
郭全中 《新闻界》2012,(5):67-71
最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频出;传媒新技术和新媒介层出不穷,助推传媒业转型;传媒业与信息业、金融业的融合越来越深,新的业态和服务业日渐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此消彼长,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对传媒业作用和本质的认识更深刻,相关多元化阔步猛进;在诸多合力的推动下,传媒企业自身的"三改一加强"大步推进,体制创新亮点频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