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11,(12):124-125
在前两期中国城市网球文化系列连载中,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回顾了内蒙地区的网球发展历史和那里汗牛充栋的赛事体系。其实,任何一个地域的网球运动开展,都离不开最关键的因素——人。唯有勇于担当的领导者和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才能把网球的根基真正植入深处。本期介绍几位在内蒙地区颇有代表性的“网球人”,看一看他们各自不同的网球故事。  相似文献   

2.
朱茜  田然 《网球》2012,(5):50-54
1 听多了“某某球员从小就热爱网球”老桥段,田然的网球故事定会让你颇为新鲜。如果三四年前,你去问田然关于网球的事儿,她多半不会给你好脸色,有一句没一句,她觉得“出了这个网球场你们谁都别跟我提网球,它就跟我没关系”,而河南队的教练们也对这个倔丫头没法子:“你啊你啊,除了网球啥都想干。”  相似文献   

3.
徐家伟 《体育世界》2007,(11):21-23
近年来,随着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蓬勃发展,关于高校网球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一直深受关注。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网球教学的现存状况下,将短式网球的教学结合到高校网球选项班教学中的方法、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高校网球教学的新方法。这对于体现高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促进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升级之后,得到网球各界的鼓励和肯定。重新提出将中网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目标,赛事组织者显示出了充足的信心,国内外剔除了之前的质疑,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国际网球组织不断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网球运动的宗旨出发,从中网在亚洲网球运动的地位来讲,中网具备了晋升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潜质。中国的国情、举办地的城市背景、中网的赛事结构、中网的硬件条件、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几个方面,都是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网球赛事的可行性因素。而阻碍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的因素包括中网文化底蕴不足、中网档期安排不佳、中网赛事奖金吸引力欠缺、中网营销状况不成熟、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落后等几大因素。其中,中网文化底蕴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和经营,也许不需要"四大满贯赛事"漫长的一个世纪,但是确实需要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下了不少功夫练习网球,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这恐怕是业余爱好者最苦恼的事情。这年头,能够手捧书本学球技应该算一种“文化潮”吧,现在就给那些对提高球技良苦用心的球友推荐一本球技漫画书——《网球技术提高讲座》.  相似文献   

6.
《网球》2012,(8):126
7月13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BOT)承办的百万公民微网球进社区免费体验活动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向市局民警现场推广微网球运动。这是继"七一"微网球正式对外销售之后,在政府机关举办首次微网球免费公益体验活动。据BOT工作人员介绍,"微"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安全性,微网球使用的是特制的海绵球,弹性高,打在身上却不疼,运动的危险性比网球更"微";二是简化性,微网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网球的简化,它比网球更好掌握,更适合初学者。总之,相比于网球,微网球更安全、更简单、也更开放。BOT微网球项目经理王柱介说,BOT推出微网球,根本目的在于让网球文化更深入地走进城市居民生活。"说到底,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走进最广大群众生活的运动,才是有生命力的运动。以前大多数人了解网球,都是通过各类比赛,现在有了微网球,胡同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够亲身体验到网球的乐趣。"网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种,而现代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健康与公益。王柱对记者说:"微网球不仅是一项运动,  相似文献   

7.
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被称为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澳网是每年最早开赛的四大网球赛事。法网是集浪漫、休闲、时尚与一体的文化大餐,体验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温网是现代化的传统赛事,注重费厄泼赖精神的阐发,彰显了文明、高雅、礼仪的英伦贵族血统。美网展现了城市景观体育及城市营销,是现代商业化运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网球》2008,(4):34-34
法国,已经为国际网坛贡献了不少"天才",比如诺阿、皮奥林、桑托罗、格罗斯让以及加斯奎特。他们未必会成为大满贯冠军或者网球世界的主宰者,但他们却个个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火枪手"。在网球运动的下一个"十年"里,我们将要记住另一个法国人的名字:乔纳森·埃塞里奇。事实上,他已经引起了球迷的关注,但不是因为他那青少年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京市所有开设网球教学的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结果显示:高校领导对网球运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不足,限制了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对高校网球课程资源开发不够,缺少系统的网球教材,网球教师资源薄弱,学习和再培训的机会较少,网球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显得教法较为单一,科研水平不高。对南京市高校网球课外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大多高校没有建立起网球高水平运动队,各高校网球协会因缺乏高校网球教师的长期、固定的技术指导,各院校之间缺乏一定的竞赛交流,从而限制网球技术、网球文化的更好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两个原因可以解释女网缺少霸主的现象:第一是女子网球天才还没出现。这个时代没有纳娃;第二则是天才集体爆发了,过去20年最好的球员总是独踞高峰。现在却难以专美,我相信是第二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城记     
本刊编辑部 《网球》2011,(12):44-59
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把网球当成生活的灵感,这需要沙漠、大海、街道和鸟群,甚至是雨水来做为陪衬.需要地理的优越和文化的自尊来和网球相连。当网球有幸成为城市的集体活动之后.城市就将自身的活力推至一个更高的等级,网球会定义一个城市,然后城市再来定义我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女网的迅速突起,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结构群体也迅速壮大起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网球文化底蕴的欠缺,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文化现象尚未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融合,更没有与世界网球球迷的主流文化相接轨,亟须正确的引导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以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了建设网球球迷文化的意义与要素,旨在促进我国网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奥运中国印     
本刊上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奥运网球第一人李德鹏在洛杉矶的神奇旅途,那仅仅是一个开始,1988年,网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国网球从此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征程。"只要参加了就是胜利,"在1992年和1996年连续两届奥运会上,中国网球队都用这样的心态走上了赛场,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有一天他们也会夺得金牌,也会让国旗为他们升起。他们大多数时刻都在第一轮被淘汰,然后微笑着离开,网球那时对于中国来说,仍然是另外一种肢体语言,拿现在的话来说,那是一个太过陌生的"文化圈子"。他们想尽理由安慰自己的失利,然而,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信念在挣扎:"我不服!"乒乓球、羽毛球,这和网球同样是执拍项目,却已经在奥运会取得了太多的辉煌成就,它们已经升华为中国的运动图腾,而网球直到2004年雅典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起点。但我们只要仔细寻找2004年之前的故事,就会发现李婷和孙甜甜并不是一个纯粹偶然的奇迹,那个起点也并非横空而来,李芳、易景茜、唐敏,甚至更早时期的李心意,她们都四年一度地在奥运会的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就倒下,然后又年复一年发起着无望的冲击,而这种冲击,最后却构成了中国网球的精神传承,也最后成了新一代人不断向前推进的起跑线。中国网球的管理层也慢慢预知着,总有一天,有人会从这些失败中站起。在那奥运网球上烙下的中国印,永远有它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女子竞技网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网球运动在中国已掀起了一场"风暴",参与网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横跨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在青少年和青年当中尤为突出。网球是一项文明高雅,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网球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阻碍和问题,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尝试探索出我国大学网球文化的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15.
艾思 《网球》2010,(6):85-85
我很喜欢网球,虽然羽毛球、乒乓球也都玩得不错,但是网球是最爱,因此也嫁给了一个网球发烧友,因为在学校里,只有他能赢我。我们在没结婚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将来有孩子,一定要让他打网球,最好能成为网球明星,不光我们俩有这个想法,我周围的人,他们知道我们的爱好和经历,也很期待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网球明星。  相似文献   

16.
草原网球行     
邱友益 《网球》2013,(9):118-119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网球文化进校园"活动由沈阳绿茵网球文化推广中心策划,理事长王建军是资深公益网球推广人,他说:"让更多的青少年理解网球、热爱网球,培养青少年学生对网球的兴趣。这是网球界一直在呼吁的口号,‘网球文化进校园’采取的‘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全新模式,可以称得上是青少年网球发展的新途径。"1 7月30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高温笼罩之下,盛夏的内蒙却天高云淡,凉爽宜人。下午3点,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下简称克旗)的经棚镇蒙古族中学热闹非凡,身着传统蒙古族服饰的上百名学生齐聚操场。由国家体育  相似文献   

17.
金路  姜弯弯摄影 《网球》2010,(11):120-122
郑雅心在前两年经常为《网球》杂志做示范教练,不但球打得好,人也漂亮。但是这段时间感觉好久都没有看到她,也没有听到任何她的消息,难道销声匿迹了?几天前,看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接起来正是郑雅心,说好久没和网球圈的朋友联系了,哪天有空一起吃饭聚聚。于是就有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对一个来自苏格兰的女人何以能培养出两名职业网球运动员持有疑问,那么我告诉你,这绝不是我计划好的。苏格兰与网球文化绝缘,气候糟糕,在之前这里几乎没有室内球场或是网球教练。我在80年代的早期,曾经短暂活跃在职业网球圈,自始至终我深爱着这项运动。但即便如此,我也未曾想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吉米和安迪选择网球。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我做过销售,也自愿在我们当地的一家俱乐部帮忙,不收报酬。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练员,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9.
薛锋 《精武》2012,(31):62-63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相伴而生,对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校园文化质量,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落实以及培养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网球文化的内涵,高校网球文化具有促进网球事业发展、导向学生道德品行和美化校园网球的作用,并提出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途径:成立网球协会、提高个人修养、创新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魏辰 《精武》2014,(36):33-3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球作为一项绅士运动,逐渐的走近人们的生活,在不少学校都开始了网球体育课程。网球墙作为一种辅助器,在练习网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在修建网球场地时,应当重视网球墙的功能,使网球墙更好的为网球教学和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