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飞越海西》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航拍行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福建海峡电视台负责制作。八集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围绕着展示新形象、体会新变化、揭示新契机这一主题,全景式地记录海西建设中的亮点,以及福建的秀美山川、人文生态。节目采用以航拍画面为主、地面拍摄为辅,具体事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希望藉由独特的人文视野和空中视角,激起观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跨度长达3年的摄制过程中,《飞越海西》行程7万公里、拍摄素材总长16000分钟,摄制组不仅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福建最美的一面,也为海西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历史见证。本刊特地约请了几位专家分别撰文,集结成本期个案,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
《飞越海西》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航拍行动,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立项,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负责制作。执行本次航拍任务的是央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见证浙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大型航拍《锦绣天地看浙江》近日正式启动。这是一次俯瞰家园的激情飞越,这是一次跨越历史的深情记录。这次航拍使用的飞机,是从美国进口的麦道MD 600N直升机,  相似文献   

4.
《飞越海西》是福建电视媒体中首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航拍,旨在展示新形象、体会新变化、揭示新契机。共分为《缘起海峡》、《绿色家园》、《八闽传奇》、《潮平两岸》、《魅力闽都》、《刺桐雄风》、《鹭岛辉煌》、《大道如飞》八集,每集约30分钟。在节目形式上,以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9,(10):F0002-F0002,F0003,F0004
2009年8月1日上午,江西电视台《飞越江西》大型航拍新闻采访活动在南昌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有,江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黄晔明,江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江西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杨玲玲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广电集团旗下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台,承担重要的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经过两年多运作,完成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9月23日至30日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片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节目制作上特别注意尊重台湾民众及海外受众的收视心理,研究和探讨对台、对外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飞越海西》的学术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广播电视外宣的新途径,本期刊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以及《飞越海西》主创人员之一、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撰写的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视角探寻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纪录片中逐渐应用了航拍技术,随着人们对纪录片以及航拍技术理解的不断加强,拍摄手法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纪实形态,使得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本文以法国著名纪录片《家园》为例,对拍摄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进行分析,将其中存在的特点与优势解读出来,以期为我国纪录片中应用航拍技术提供有利的依据,促进纪录片拍摄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航拍,是把大家平常熟悉的场景从空中俯瞰,带给受众全新的视觉感受。由鄞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20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话说鄞州》大量运用航拍画面。作为该片的摄影师,笔者也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前期准备航拍的前期准备包括拍摄设备的准备和飞行线路的确定和熟悉。根据鄞州区电视台现有设备配置和拍摄需要,此次航拍选定了SONYMSW—930P和SONYHOW—790P两台不同型号的摄像机。这次航拍使用的MD900直升机是一种通用直升机,该飞机不具备机仓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相关组织开办了空中照相培训班,训练航拍人员;众多刊物介绍了航拍知识;空军摄影人员及摄影家因军事要求或兴趣机遇,进行了航拍,系列作品充分发挥了战争实用与视界拓展的功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画报《良友》刊载的众多航拍图像,形成影像的奇观,使大众达到阅读的惊奇效果。航拍图文传播促进了民国航拍者技术的提升与大众对航拍的了解,同时为当代研究我国航拍历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填补了中国摄影史关于航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在讲中国故事、服务于当下中国的时代要求下,众多主旋律的纪录片作品被创作出来,《航拍中国》便是其中一部.作为由中央电视台投资制作的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上映之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文章从《航拍中国》的创作出发,分析了作品的时代意义以及其在纪录片方法领域的探索,由此指出作品对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邢强 《青年记者》2016,(6):19-20
作为当前无人机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航拍无人机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随着消费级无人机的普及而备受关注.但当人们使用无人机进行新闻航拍的时候,传统的航拍技巧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才能帮助无人机拍出质量上乘的作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型号的航拍无人机整机能够达到“到手即飞”的状态.而大量的成熟飞控、无刷电机、成套机架、成品电调和大容量锂电池等无人机零部件的上市,使得个人组装的无人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装配和调试后也能执行航拍作业.  相似文献   

12.
周会峰 《视听界》2014,(6):121-122
今年7月23日,台湾澎湖发生空难,中央电视台直播时,使用了航拍飞行器,高空视角展现空难现场;7月31日,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多条街道陆续发生可燃气体外泄,并引发多次大爆炸,四轴航拍飞行器投入使用,画面被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时采用;8月2日上午,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腾讯新闻和《都市快报》使用航拍,多家媒体转载……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3.
紧急受命去年8月2日,《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某部摄影干事崔文斌,刚随导弹部队从大西北戈壁滩打靶归来,还没来得及洗去身上的征尘,又接到上级让他随机航拍的命令。短短几个小时的准  相似文献   

14.
钟成 《浙江档案》2015,(2):36-39
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从空中俯瞰村落的感觉很好,深灰色的屋顶、白色的墙以及绿色的植物交相辉映。航拍器穿梭在空中,飞进云霄,带给航拍摄影师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航拍文化村落,不仅是对美的不懈追求,也是对现实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航拍的历史不长,上个世纪60年代才开始有新闻单位租用直升飞机等载人飞行器进行航拍.改革开放后,航拍活动发展较快,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我们都可以看到航拍的影像镜头,但是,租用直升机航拍,不但风险大、成本费用高,而且不能确保飞行一次就成功.  相似文献   

16.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7.
张雅馨 《视听》2022,(4):139-141
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宏观俯瞰+人文解读"的方式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形式上,通过新奇多元的拍摄手法、创新奇观的视听语言进行俯仰之间的影像建构.在内容上,以平等共享的叙事语言进行内容编排,通过平视的叙事视角及雅俗共赏的贴近性表达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航拍中国》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归属感与认同感,也在立足本土、...  相似文献   

18.
张冰  岱天荣 《军事记者》2011,(9):I0002-I0002
这是一幅直升机编队飞越沙漠时的航拍作品,它以简练的图像语言凸显出点线面的构图之美。 影调是照片的精华。在《飞越沙漠》这幅摄影作品中,侧逆光中的沙漠呈现出油画般厚重的色彩,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像是被风吹皱了的湖面。“波光粼粼”中,直升机好似蜻蜓点水,又宛如蝌蚪游弋,顺流而下。  相似文献   

19.
黄棕  李玉珠 《视听界》2014,(4):117-118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题材的日益广泛和精良程度的提高,航拍越来越多地被运用,航拍的内容从电视专题片,扩展到大型电视新闻行动直播、综艺互动节目。  相似文献   

20.
大师谈创意     
穆虹 《声屏世界》2013,(8):66-68
《大师谈创意》是《广告人》杂志和腾讯微博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顶级创意大师互动栏目。每期推出经典"十问大师",均来自广告大师同微博网友的精彩互动。聆听大师观点,求证创意心经。请关注腾讯微博@大师谈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