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因式分解的方法很多.初中课本主要要求掌握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以及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细析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因式分解试题,发现试题的形式多以提取公因式法和分组分解法出现,有时侧重于上述四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而考查的基本方法则是公式法.下举几例说明.一、以提取公因式法的形式出现1.连续提取公因式例1分解因式:a(x-y)+(ay-ax)y,(89年石家庄市)分析前一项括号中是x一y·后一项的括号中是ay-ax.因此,后一项须提取一a,然后用连续提取少因式法加以分解.解原式一a(x—y)-a(x一),)y一a(…  相似文献   

2.
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滴定溶解肝细胞膜系统,提取核中含DNA的核蛋白,并用亚甲蓝试剂验证。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具有取材多(种类多,五四季均有)、速度快(45分钟就能得到结果)、效果好(提取的DNA含量多,且不用有毒物品)、费用省(材料便宜,且不用离心机等仪器设备)等优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提取DNAl、切取1厘米XZ厘米新鲜的猪、鸡、鸭、牛蛙、黄鳝等动物肝,置于研钵内,用解刮剪刀剪碎成小粒状。2、在研钵中作圆周状研磨,5分钟后加入10毫升0.9%氯化钠,搅拌均匀。3、用2至3层…  相似文献   

3.
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往往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基本方法进行分解.解题的一般思考途径是:1.先看多项式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取,若有,则应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是否可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3.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则应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1)是否能直接进行分组;(2)若不能直接分组,则应考虑拆项或添项分组,使得各组都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或可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进行分解.下面举例说明因式分解方法的综合应用.例1分解因式:(1)(x-y)2一4z(y-x)+4z2;(2)-1/2x3+xy…  相似文献   

4.
在电解精炼金的废液中含有十分丰富的金、铂、钯等贵金属.往废液中加入硫酸亚铁可以还原出金,用氯化铵能沉淀出铂及二氯二氨亚钯[1].笔者据此研究了从金电解废液中提取海绵把的方法.1提取原理根据金电解废液的成份,提取海绵错的化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分离出废液中的金、钮,粗制或.向废液中加入工业组硫酸亚铁,沉金.抽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氯化扶,沉淀铂.最后再向滤液中加人锌粉制得粗靶.HAllCI。+3F6SO4(过S;=AU+FCZ(SO)3十F6C13+HCIPtCI。+ZNH。CI一(NH。)。PtCI。PdCI。十Zn—Pd+ZnCI。(…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教学中,材料的选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在色素的提取实验中,教材上介绍用绿色的值物叶子如菠菜叶子作实验材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八棱麻也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八棱麻属于川续断目(Dipsacales)忍冬科(Caprifaceae)接骨木属(Sambucus),别名为接骨草、臭草、走马风等,为多年生的灌木状草本,高达3m,根茎横生,圆柱形,羽状复叶,小叶3片-9片,  相似文献   

6.
提炼,是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所需要的东西。学生作文时的“提炼”,是指从生活现象或文本材料中提取思想精华。个性提炼,则是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性体验,从某种生活现象(或文本材料)中提取富有个性的思想观点;或提升原有的某种思考使之进入新境界;或提纯某种思想感情,使之更加纯洁美好、健康高尚。  相似文献   

7.
学生按高中《生物》课本的实验指导做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系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往往是含色素少的黄绿色或青绿色的液体,色素分离后的色素带不明显或不齐全。为什么叶绿体中的色素难提取出来?笔者利用暑假做了一些实验,查阅了《普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书籍进行探索.找到一厂答案。一、实验材料用具1、芥菜(BrasslcaJuncea(L)Lzerl。·1’COS。)的新鲜叶片,使用时除去大的叶脉。2、食盐(加碘盐),丙酮,层析液(按课本的配方配制).清水.碳酸钙,无水氯化钙.无水碳酸钾,氯化钾。3、研钵,漏‘I…  相似文献   

8.
α—苯基—2—呋喃甲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呋喃甲酸出发,经卤代成呋喃甲酰氯,再与苯(或取代苯)进行付一克反应.过量的苯(或取代苯)兼做溶剂,得2—呋喃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然后用NaBH4在乙醇中还原得α—苯基—2—呋喃甲醇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往往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基本方法进行分解.解题的一般思考途径是:1.先看多项式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取,若有,应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是否可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3.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则应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1)是否能直接进行分组;(2)若不能直接分组,则应考虑拆项或添项分组,使得各组都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或可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进行分解.例1分解因式:(1)(a-b)2-2c(b—a)+c2;(2)(3)x3+x2y-6xy2-x+2y;(4)a3…  相似文献   

10.
材料果奶瓶、蜡光纸、旧绢花瓣(或橡皮膏着色)、大头针、丝带制作方法1.将果奶瓶按图一排料,分成三段(身、头、尾)。2.将中段压扁,剪出猫头形(图二)。3.按图将旧绢花(或用橡皮膏剪出花形并着色)贴在猫头顶前后,用蜡光纸剪出鼻嘴贴成猫脸(图三)。4.把猫头用大头针钉在瓶颈上,使头部能左右摆动,并插上尾巴(图四)。5.用丝带在颈部打蝴蝶结(图五)。用果奶瓶做的小猫@罗久华  相似文献   

11.
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往往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基本方法进行分解.解题的一骰思考途径是:1.先看多项式是否有公团式可提取,著有,应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是否可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3.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则应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1)是否能直接进行分组;(2)若不能直接分组,则应考虑拆项或添项分组,使得各组都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或可用公式法、十字相来法进行分罚.例1分解因式分析(1)若将多项式展开后再分解,那将非常繁琐.不难看出,将多项式稍作变换,就是我们熟悉的完全平方公式.对于…  相似文献   

12.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本上已介绍了因式分解的四种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因式分解的能力,现举例说明因式分解的其它几种常用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观察法例1分解因式:分析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都难以着手.注意到多项式各项系数及常数项之和IW5W3-9一0,因而有因式(X一I),再根据多项式的除法即可将多项式固式分解.解X’+SX’+3X-9一(X-I)(X‘+6X+9)一(—-1)(JW3)’.例2分解因式:X‘+6X‘+11X十巴解通过观察,易知1+11一6+6因而XWei为多…  相似文献   

13.
显微镜的修理与保养当阳市高级中学易吉伦(444100)一、检修时的工具及药品材料1.工具:尖头镊子、洗耳球,专用旋具或尖咀钳,大号、中号及小号螺丝刀,软木条(可用牙签代替)、培养皿(直径12cm装二甲苯用、直径18cm装拆下的零部件用)两个,蓬头平毛...  相似文献   

14.
分解因式:x3-6x2+11x-6对于这样的三次四项式,既无公因式可提取,又不能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或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因此,必须将它的某一项(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或三次项)拆成两项,然后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拆项分组的目的是使各组可分别用公式法、提公因式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一、拆常数项解1原式=(x3-1)-(6x2-11x+5)=(x-1)(x2+x+1)-(6x-5)(x-1)=(x-1)(x2-5x+6)=(x-1)(x-2)(x-3).解2原式=(x3-8)-(6x2-11x-…  相似文献   

15.
证明线段倍半关系是常见的几何证明.常用的方法是;作一线段等于短线段(或长线段)的2倍(或一半),然后证明这条线段等于长线段(或短线).这样的一类问题如果利用相似三角形去解,可使证明方法更简便.例1在凸ABC中,AB—ZAL?,AD平分,————‘_,__。_、___l__/BAC,P是AD的中点.求证:PC一青BD.———““—”“——““—”“’‘””””“”“”—-2——一分析若用全等三角形来证,可以将线段折半.取BD的中点E(见图1)证凸PEDgy凸ACP来完成.或过P作PE斤BD交AB于E(见图2),通过证凸APE公凸…  相似文献   

16.
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往往不能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基本方法进行分解.解题的一般思考途径是:亚.先看多项式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取,若有,应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是否可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3.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则应考虑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困式:(1)是否能直接进行分组;(2)若不能直接分组,则应考虑拆项或添项分组,使得各组都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或可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进行分解.例1分解困式:分析()若将多项式展开后再分解.那将非常繁琐.不难看出,将多项式稍作交换.就是我们熟悉的完全平方公式.…  相似文献   

17.
组织,就是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或途径就是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将信息由繁到简、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重要手段.组织了的材料贮存在头脑中,犹如图书馆经过编码的书,易“召之即来”.组织策略是对信息深加工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利于材料的识记与提取,也能有效地加强与提高对材料的理解与表达.组织是优秀学习者的常用策略.斯普(C·Spiring,1983)发现,成功的大学生比不成功的大学生更能组织信息.桑狄克(P·W·Thomdyke,1980)等人在学习地图的研究中也发现,好的学习者更有可…  相似文献   

18.
用换元法分解因式.就是将复杂多项式的某一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新字母(元)来代换,使原代数式变得简单、明朗,从而使问题易于获解.下面谈谈换元法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一、一般技无例1分解因式:分析如果把两括号内相同的部用字母。在代换,式子就变得较为简单,易于分解.闲设于是原式一切十Zfy(。一:3)一12—a‘45a-6一(+6)(。。-1)一(x’+y+6)(x‘+y—1).另外,木沙人,八2‘一。一万)+2或。一x’+y+3.二、均也换元倒2分解因式:心‘,SX一《)(。、’+5x+6)+1.分析本扭团认可用一改换元,设y…  相似文献   

19.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通常由题干和备选项(题肢)组成。题干常常先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或者设置一个或几个情境,然后结合材料或情境用一句问话或不完整的句子提出问题。题干也可能是直接用一句问话或不完整的句子提出问题。备选项是给出问题的几个可能的答案,其中正确答案或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称为正确选项,其他的称为干扰项。由于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线段图示法的含义溶液由溶质与溶剂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溶液质量一溶质质量十溶剂质量。可见,溶液质量(w)与溶质质量(a)、溶剂质量(b)间的关系可(w线段形象表示如图1。bol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当溶液浓度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叫做质量百分比浓度。因此,可得到如下关系:百分比浓度(p)一三XIO0%一InX10o%—””——”“”—”“~ZU—一’”a+b””—一’”当a或b变化时,。。变化,户也随之变化,因此,通过线段图示可以形象地反映a或b变化与W及户变化情况,提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