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假中,我拜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心血铸就的纪念碑。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很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他的一些经典话语和教育理念,直到今天还在被大家广为引用。我想,真正伟大的教育思想是能穿透时空的,不但没有国籍的差异,也不会有时代的隔阂。  相似文献   

2.
余青 《生活教育》2009,(7):61-62
“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这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肺腑之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他热爱教育事业,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辛勤地耕耘着,用心去发现心,以爱培育着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的一言一行启迪、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我们不竭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高艺术。  相似文献   

3.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写了41本教育专著,《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就是其著作的杰出代表。他从1935年开始投身于教育工作,在教育事业中整整探究了35年。苏霍姆林斯基在实践工作中研究过种种教育难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及时总结,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逐渐形成了自己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峰 《教育文汇》2009,(4):29-30
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本著作,记录下他的教育名言。常有朋友问我,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这么多,而且他的理论体系也不很系统,你是怎样进行系统阅读的?如何读苏霍姆林斯基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张广娟 《课外阅读》2011,(10):155-155
假期又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已经有了二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我对这部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里,用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可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热爱付出、对学生的关注爱护、对教育教学的钻研思索、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阐述总结,就像细雨一样滋润着我,启迪了我的教育教学智慧,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坚定了我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信念。它不断地启发引导我思考、实践、反思,再思考、再实践、再反思……苏霍姆林斯基伴着我成长,他给了我全新的教育理念,给了我直面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教学智慧和机智……他是我的导师,感谢他为我导航!  相似文献   

9.
班会背景:这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给每一位家长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为我的孩子而……》。最近,家长们都把自己写的文章交了上来。为此,我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评讲父母的“作文”,看父母是为“我”(孩子)自豪、欣慰;还是遗憾、伤心,旨在教育孩子学会关爱父母。题目设计:“要爱你的妈妈”是前苏联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训,该校校长就是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他给学校制定了这个校训。校训贴出来以后,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说爱祖国爱人民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这里的“爱妈妈”,实际上包…  相似文献   

10.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坚守农村办教育,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劳动教育思想,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时,他也笃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他在劳动形式转换、劳动和自然关系等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他对劳动教育概念、劳动和“五育”关系等都有深入洞察。新时代中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是对三十多年劳动教育历程反思后的再出发,劳动教育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中国劳动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石子换糖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并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他早在大学学习时,就确立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即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坚信孩子的可教性;他立下誓言,要在农村学校工作一辈子.事实证明了他的忠诚.帕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领导和亲自实践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实验学校.于是,许多学校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吸引苏霍姆林斯基去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13.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在这本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非常有益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迫使第一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孔子则是第一个指出“以身作  相似文献   

15.
小尧 《小学语文》2007,(5):F0003-F000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师,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他深爱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读罢《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掩卷沉思,思绪万千。但凡做老师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读大师的文章,睿智的思想仿佛使我走近了大师,正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著作。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强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苏霍姆林斯基再一次受到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和关注。说句惭愧的话,自己从教三十年,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认识是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仅仅局限于他的教育名言和主要观点上,而对他的教育实践、教育经验、教育故事知之甚少。2013年11月初,笔者有幸在北京参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报告会,之后通过资料搜集,集中学习,脑子才勾画出“苏氏”的大致轮廓,才进一步认识到他的教育思想的普世价值。我觉得作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五个方面认识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8.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涯紧密相伴的,就是“帕夫雷什中学”。他以这里为教育基地,使这所普通的乡村学校拥有了优美动人的育人环境,培养造就了大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充满创造...  相似文献   

19.
“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精辟的论述,一再成为我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准绳。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苏霍姆林斯基是我崇敬的名师,多少个不眠夜,是以读书的形式与大师在交流中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师的幸福不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也是自己内心的充实与丰盈。看到名师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也挤时间阅读,每次拜读苏霍姆林斯基,我都能感到自己如同一块海绵,在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并以之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