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最后的午餐     
最后的午餐是在柒校长的宿舍吃的。筷子未动,柒校长就先倒了满满一海碗酒,说,干!仰头咕咚,酒没了。柒校长不是滴酒不沾,但这么喝,还是第一次。他喝酒点到为止,不允许自己在师生面前有有损师表形象的言行和举止。所以他这么一喝,把另外两个老师吓了一跳,吓了一跳后也跟着放开肚子喝起来。两三碗酒下肚,最是反对教师划拳猜码的柒校长带头喊起了码令。于是,三个老师大声猜码,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学校的事只字不提。  相似文献   

2.
爸爸爱喝酒,这酒也给爸爸平添了几多苦和乐。爸爸爱酒,天天想着喝酒。平时在家里,他常说:“家里什么都有,也该天天喝个幸福小酒。”不管菜多菜少,菜好菜差,准得满满倒上一次性塑料杯,喝完才善罢甘休。妈妈常常怪他、限制他,不让他多喝,一天只能喝一杯。我也总是反对他,质问他:“喝酒到底有什么好处?”爸爸总是振振有词的说:“你们懂个啥?酒是粮食精,越喝越精神。全国这么多造酒业,大家要都不喝,国家还没收入哩。我是造酒业的忠实消费者,国家将来还要发给我终身消费奖。”唉,你们说,这理论歪不歪?没办法,我和妈妈只好监督他不准超一杯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的爸爸特别爱喝酒,巴不得一日三餐都喝个够。这不,妈妈特意给爸爸准备了一个小酒杯,一次只能装一点儿,好控制他的酒量。爸爸呢,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拿出酒杯来,倒上酒,抿(min)上一口。  相似文献   

4.
父亲和酒     
父亲有高血压,理应滴酒不沾,但他爱喝酒。也不是什么好酒让他着迷,他也不懂什么酒好,只是样样都喝,从不讲究。父亲酒量不大,容易喝醉,他喝醉的样子在我印象中一直不好,所以我不喜欢父亲喝酒。  相似文献   

5.
呼啸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护林员金老头顶着寒风走进他的“哨棚”里,拿起酒壶摇了摇,“这鬼天气,连酒也不够喝!”忽然,棚外传来了他女儿巧巧的喊声:“爹!”女儿一进“哨棚”,就把一壶酒和一大碗腊肉、花生米摆在了爹的面前。金老头急不可耐地一连喝了几大口酒,边喝边夸女儿:“巧巧还知道爹的酒不够喝!送得真及时;好酒,好酒!”女儿高兴地说:“爹,天快黑了,您放心喝,醉了有女儿服侍您。”。这点酒拿不翻爹,最多叫爹打个瞌睡。爹的海量你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我家宝宝总喜欢一个人或是粘着大人玩,我们叫他去和小朋友玩,他说:我不喜欢。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他,和他热情打招呼,他头一低,也不理睬同伴。到饭店吃饭,他想喝饮料,我让他去问服务员阿姨要饮料,他说:那算了,我不喝了。这个孩子不爱交朋友,不爱和人说话,急死人了。我该怎么办?(钰钰婆婆)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诚先生来到餐馆要了一碗喜欢喝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这么大一碗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说要一小碗啊!"他一时语塞,匆匆喝了几口,心里不是滋味,便付了钱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8.
杨明 《父母必读》2012,(1):60-60
我儿子现在16个月,一直不爱喝水,用小勺子喂给他,他能勉强喝一口。用带吸管的水杯让他自己喝,他就不肯。以前我会在水里放些秋梨膏,他能喝一点,但也不是很多。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饥饿中的事     
一开始,公社让全村人敞开肚子吃,可吃了没多久,每人每顿就只能分到一个窝头了,而且越来越小,一直小到驴粪蛋儿那么大。后来,那么小的窝头也没了。粥倒可以随意喝,但越来越稀,一直稀到一锅清水煮一筐榆树叶。清汤不限量,连老太婆也能喝五六碗,喝得肚子突出,像扣了一口锅;可尿几次,就瘪了。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喝酒     
今天,表哥来我家玩,爸爸妈妈高兴极了,我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一整天都和他呆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和表哥喝了一些酒。我看他们边喝酒边聊得津津有味,便想:不知道这酒是什么味儿,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喝呢?我真想尝一尝。这时,表哥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说:“怎么,阿丹,想喝酒吗?”我听了,不知该说什么,只好说:“谁说的,谁说我想喝酒了?”表哥听了,笑了笑说:“量你也没那个胆!”我生气地说:“谁说我不敢?”说完便拿起了碗。可是,一看到碗里的酒,我又犹豫起来:如果这酒不好喝怎么办?啊,我想起来了,不如找个借口不喝算了。表哥看我迟迟不…  相似文献   

11.
爸爸有“三宝”,是哪三宝呀?听我慢慢说来。一宝是酒。家里的柜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没事的时候,爸爸总要走到柜子前去琢磨他视为珍品的酒。每天饭前,爸爸总要拿出一瓶酒,郑重地倒上一杯,放到嘴唇旁边慢慢地抿。喝完一口,就摇头晃脑地哼着小调,直夸酒的味道好。爸爸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原来乌黑亮泽的头发中开始出现了稀稀疏疏的白发。没事儿的时候,我最爱在爸爸的头上扒拉,把他的白头发一根根拔掉,我边拔边给他讲道理:“你这白头发是喝酒喝出来的吧,也不注意点儿。”可他却说:“那怎么会呢,这代表着成熟,懂不懂?…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爷爷有两大“爱”:第一是爱喝酒,捧起酒杯就像见了亲娘一样打死也不放手,经常喝醉了找不着回家的路。第二爱嘛,当然是爱我啦!爷爷对我的爱。就像他喝的酒一样浓烈、醇香,不掺半点水分。  相似文献   

13.
我爷爷饭桌上两件事不耽搁,一是搅面,二是讲草原. 一碗羊肉臊子面,他嫌面条、肉料、酱醋三者不匀,就要搅和.待我们吃罢,收碗拾筷,他还在搅. 搅呀搅,搅成了糨糊. 他的故事大多年代久远,对我们隔辈人更是模糊至极.他讲他的父辈是何等富有,家里多少马多少羊圈,一个夏天喝几大缸的酒.  相似文献   

14.
父亲又醉了     
父亲是从不轻易醉的。可他最终还是醉了。就像温热的绍兴黄酒流入父亲的肚子中一样,一个个可爱的、幸福的、辛酸的故事随着酒嗝从父亲的肚子里泛上来,汩汩地流入我们的耳朵中。一昏黄的灯光下,一大碗漂着油星的黄酒埋在一大堆嫩花生壳中。碗中的酒似乎从没浅过,因为父亲几乎是喝一口添一口的。“亚囡,过来。”看着父亲赤红的颧骨,我知道父亲又醉了。他拿着一支筷子,敲了敲桌沿,说:“你听好啊,今天我看见一只狗,啊不,一家子狗,躺在定欢小店的棚下。那天冷呀,天冷……那母狗一个劲地用爪子就那么一下一下把狗仔拨到自己的肚子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寄宿的美国大家庭里,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外公,有一个说话总是带"啥"的伯母,有一对亲切的哥哥姐姐,还有一个总是爱叫嚷着"好吃""好喝"的伯伯。我就说说"好吃""好喝"伯伯的趣事吧!那天晚上,是哥哥的生日party,伯伯倒了一杯像颜料一样的红色的果汁,刚喝了一口,就啧啧称赞:"嗯,果汁好好喝哦!"  相似文献   

16.
【前面的故事】武松本是河北清河县人,酒后与人争斗,以为打死了人,因此外出避祸,后来得知是一场虚惊,于是准备回老家去看望哥哥。路上经过阳谷县的一家卖酒的小店。此店以善于酿酒远近闻名,三碗即可让人醉倒,店前又有一座景阳冈,所以小店的招旗上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武松哪里在意这些!他喝了三碗又三碗,最后共喝了十五碗,不但没觉得有什么醉意,而且把店家嘲笑了一番。店家见他喝了那么多酒还要一个人过景阳冈去,便告诉他冈上近日出现了一只大老虎,劝他第二天和别人结伙过冈。武松仍然不信,带着酒意,坚持走上了景阳冈。想不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我曾听过这样一首歌:“老祖先酿的酒/你也喝我也喝他也喝/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有一天老祖先对苍天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有一天老祖先对大地说/他的酒剩下的已经不多。”歌词十分简单,我却分明听出了几分沉重与无奈。“老祖先酿的酒,醉了江醉了月醉了河。”曾经,我们的地球  相似文献   

18.
应邀去猫国     
一位穿着很绅士的猫唐突地来到了笨笨先生的家。他自我介绍说是从猫国来的。他说话的样子有些傲慢。猫说:“我要吃新鲜的鱼、虾,冷冻的我不吃,我也不喜欢喝太差的酒。”笨笨先生愣了一下,就拎起篮子去超市了。他又买了新鲜的鱼、虾,还有一瓶好酒。很快做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猫  相似文献   

19.
清明醉夕阳     
<正> 又是一年清明,爷爷的坟前又该摆上三个小洒杯了。这是奶奶每年都惦记着的。 爷爷生前爱喝酒,且只喜奶奶酿的酒,因为奶奶酿的酒香醇甘美,远近闻名。每餐桌上总少人不了爷爷的酒碗。那时家里的碗是能盛四、五两的粗瓷大碗,爷爷总要喝上那么一大碗。但后来奶奶给爷爷定了酒量,并找来红枣、白芍等中草药给爷爷泡酒,说是能健胃补脾,因为爷爷的胃不好。  相似文献   

20.
密密的树林     
刘鸣从村小毕了业,来到县城读初中,处处觉得新鲜,感觉真不错。只是他从村里带来的一口土话,让他感到碰碰磕磕的,不小心就招人发笑。这样,他渐渐地变得不爱说话,经常是独自看书。 同村来的秋云,倒比刘鸣活跃许多,这让刘鸣感到有点奇怪。他记得刚来那阵,秋云像个可怜的灰姑娘,办报到手续啦,去买餐票啦,像个跟屁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