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梓杰 《学语文》2012,(6):58-58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葬花词》结尾部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相似文献   

3.
那些花儿     
正一纳兰容若的一句"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远没有"黛玉葬花"名气大,只是因为没有如电视剧那样被经典地呈现过而已,却同样凄美冷艳,读到若思量亦令人百转千回。世态炎凉如水时,黛玉含泪自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初看时,是她对自己身世遭遇的伤情感慨,实则却一语成谶,暗合了贾家的兴衰,而金陵十二钗最终陷入悲惨境地,也正是所谓"花落人亡两不知"。而纳兰容若的葬花读来更多的是一种失意的悲  相似文献   

4.
选择破碎美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英雄暮年——忍前回首,官场失意——独品清花,红颜逝去——对镜哀思,偶然的梦中让我们发现杳无声息的,破碎的事物就这样重重叠叠地浓缩于生命的影像中,丰富而富有美感。  相似文献   

5.
<正>在初冬的守候里,大地上翻舞着落叶的最后一场圆寂的梦,我想起了林黛玉的那首葬花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本散文集《花开花落都是缘》的作者山东作家林纾英,原来她在散文气质里一直营造着这样的一场多愁善感的葬花梦境。踩着落花的声音,朝出暮归,每次看到大街上的华灯初出,我的心就会生出此生愿向书中老的心愿,因为书香盈袖会让我们这一刻做着相同的梦,抵达文学的朝圣之地。  相似文献   

6.
古典哨子     
“那些东西很遥远,褪去虚火,明净亮丽,那些东西很古旧,洗去彩妆,素面朝天千百年,淘汰了多少东西才留下它们。”现在,这些东西被我们班的那位特立独行的哨子发现了……红楼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唉,怎么又打开哨子的文本了?你没  相似文献   

7.
如水的女子     
《新作文》2006,(3)
一道沁芳闸,承载了多少忧郁。一本轻而薄的《影梅庵忆语》,又寄托了多少思念。“女人是水做的。”每当想起这句话,不禁会心一笑。黛玉是忧郁的。在三生石前,她得以甘露滋润,得以脱草胎而得人形,为报灌溉之恩而下世为人。“我把这一生的眼泪给了他,便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注定了她为那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的花花公子流尽了一生的眼泪。永远忘不了那道沁芳闸,潺潺的流水带走了颦儿多少思念。在水边,她吟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水边,她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在水边,她发出了“…  相似文献   

8.
又是花开时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读这首词的时候,窗外的石榴花正开得红红火火,让旁边的夹竹桃黯然失色。看着花开,看着时间在石榴花间不停地转悠。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时间驻足观赏那红花与绿叶的组合,再来吟诵这首诗时便有了触目惊心之感。“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不知明年是否还有如我这样看花开的入。花开又花落,虽然花落了又会开,然而等待毕竟是一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于是林黛玉在感触到满园落花后才有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凄叹;于是李易安在一夜的“雨疏风骤”…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中,尤其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一个音和形完全相同的词,有时因语境的不同,其所表达的意义却完全相对。例如“三”在成语“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中表示“多”的约数,而在“三言两语”“三三两两”中则表示“少”的约数。“危”在“危房”“危如累卵”“岌岌可危”中大致表示“快倒下、不稳”的意思,但在“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苏轼《赤壁赋》)中却表示“端正、稳当”的意思。这句可译为:我(也感到了)忧愁凄怆,便整一整衣襟,端正地坐好,问客人说。再如“侬”(nóng)在林黛玉吟唱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  相似文献   

10.
江南雪(上)     
谁愿独自凭栏,箫断画角霜天;谁懂葬魂冷月,人倦淮水犹寒;谁曾任情飞逝,未央却已阑珊;谁念他年红泪,不忍落在君前?世间尤物难留连,江南雪,总易消歇。——题记楔子秋。阳光碎成一地梦幻般的金色。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的痴情傻趣,是“戏眼”,是人物心灵的窗口。《红楼梦》里黛玉葬花,连她自己也感到:“侬今葬花人笑痴。”那是她对她自己寄人篱下、孤独无依、多愁善感,必然招致悲惨结局的预感。戏剧《天仙配》中七仙女下凡后路途拦阻董永,死缠活缠要求婚配的情景,近乎“疯癫”。她编空儿骗董永,说什么:“我家住在蓬莱村,千里迢迢来投亲,可惜亲朋去无踪,我流落他乡叹飘零。”进而坦率真诚直吐衷肠:“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  相似文献   

12.
喜欢林黛玉,正是因为她的性格。为什么?或许你会说她多愁善感,整天“作天作地”,最终也只是抑郁而终,这有什么值得喜欢?可你又是否注意到了她的“真性情”?人所谓“第一感觉很重要”,我对黛玉的喜欢从第一次读到有关她的肖像描写时便开始了。可以想象,那绝对是个温婉、恬静却带着不屈傲骨的瘦弱女子,仿佛是弱不禁风,却令人多了份油然而生的怜惜,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保护她。说到黛玉,葬花这个情节是不得不提的。这一情节被我在脑中刻画过不知多少次,可每次都会多一点感动。当想象着一个女子立于落英缤纷的桃花树下,掬起片片落红…  相似文献   

13.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0):31-32
友谊是什么?这算得上是问题吗?谁不知道,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呀!这样的问题,初一的小同学都知道,嗯,是地球人都知道!可是,可爱的小燕子糊涂了,小燕子为友谊苦恼,她烦着呢!听听小燕子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一、激情入境,导入课文1.师: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有幸去了上海晋谒的宋庆龄墓,并且拍下了这段内容,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2.学生观看录像。3.说一说,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指名交流,学生谈感受。录像中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墓。这两个墓都很简单、很朴素,它真会是宋庆龄奶奶的墓吗?李燕娥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庆龄奶奶,一位国家名誉主席的墓并排而立呢?4.师:李燕娥究竟是谁?她怎么会和宋奶奶的墓并排而立呢?其实,她只是一个默默的劳动妇女,她曾在床庆龄奶奶身边当保姆。(板书“保姆”)点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  相似文献   

15.
用同学的话说,翠翠是个“有点怪”的女生。平时,她经常冷不丁地拉住一个同学就问:“你说,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农夫和清洁工,谁更有价值?”问得大家英名其妙。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总爱跟姐姐吵嘴,就像比谁嗓门大似的,吵得妈妈常常生气。不过她总是那么一句:“你们吵什么呀?弄得我头昏脑胀,烦死了!”我心里嘀咕:我们俩吵嘴,你烦什么呀?上学以后,我才慢慢地感到吵闹确实使人心烦,叫人头昏脑胀。  相似文献   

17.
秒针     
让人紧张的秒针有节奏地跳着小步舞曲,那“哒、哒”的声音正是她的高跟鞋发出来的。人世间谁最勤劳?应该是秒针。她昼夜都在转动,因此身材很苗条。她也许是得了失眠症,从来也不休息,也从没见她疲劳过,难道她有特异功能?大概是。人世间谁最珍惜时间?谁也比不上秒针。像我们,一生中半生都是梦。惟独她,每一秒钟都认真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真的,她的一生是最充实的,难怪老天爷给她的寿命最长。人世间谁最大公无私?不用说,还是秒针。虽然她在一个小圆盘上转来转去,但她给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任你怎样哀求,甚至磕破了头,…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2004,(8):4-5
他们是谁?明星,名人,镁光灯下风光无限的宠儿!杨利伟、姚明、吴小莉、丁磊、邓亚萍……一个个让人兴奋的名字,一篇篇让人感动的故事,一处处让人惊叹的记录,他们也曾是普通孩子,平凡小学生,和你完全一样,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创造了这份辉煌?  相似文献   

19.
《顽皮娃娃》2010,(10):18-19
很久很久以前,在梦的花园里,一个人在散步,嘟,嘟,嘟!是什么声音?唔西·迪西跑过去看,“迪西嘟?”你说她看见谁了呢?  相似文献   

20.
另类难题     
1.公共汽车上,两个人正在热烈地交谈,可围观的人却一句话也听不到,这是为什么?2.请仔细想一想,你所见到的最大影子是什么?3.什么东西说“父亲”时不会相碰,叫“爸爸”时却会碰到两次?4.一个自讨苦吃的地方在哪里?5.什么样的强者千万别当?6.什么书谁也没见过?7.最不听话的人是谁?8.新买的袜子怎么会有一个洞?9.有一个人被从几千米的高空掉下来的东西砸在头上,却没有受伤,为什么?10.一个人上了手术台是什么心情?另类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