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孟杰 《体育文化导刊》2015,(3):162-164,19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古代蹴鞠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主要结论:古代蹴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朝代,唐宋时期发展最为兴盛蓬勃,明清时期逐渐走向了衰败,直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2.
论蹴鞠在我国唐代的发展及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体育活动发展到唐宋时期,进入了一个鼎盛的阶段。唐代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堪称古代世界体坛的一大奇观。在这一阶段中,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的蹴鞠活动发展到唐代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充气“鞠”的出现使蹴鞠活动有了划时代的发展,蹴鞠活动的规模、器材以及场地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蹴鞠活动的盛行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蹴鞠的繁荣也反映出体育活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唐代充气球的出现对蹴鞠活动的影响1.蹴鞠活动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经我国专家论证、国际足球联合会认定的“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淄博临淄的蹴鞠”展开研究,发现崇武尚射的东夷文明奠定了诞生蹴鞠(足球)的基本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古都临淄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孕育并发展了中国的足球;千百年间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的足球伴随着我国元代的西征传入欧洲,最终形成今天这种由中国人最先发明、英国人加进了踢球规则、全世界普遍流行的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4.
蹴鞠纵横论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从传说中的黄帝蹴鞠起,经过漫长的发展,兴于战国时期齐地,盛于秦汉唐宋,衰微于明清。期间,其功用也与时推移,大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军事训练功用、游戏娱乐功用、节庆功用、外交礼仪功用、健身功用等。  相似文献   

5.
蹴鞠是我国体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学的专家学者根据文本文献和汉画像石蹴鞠图片的解读,辩证分析了蹴鞠的发生、发展、消亡及影响原因,得出蹴鞠发展经历了多球门的对抗蹴鞠、双球门的对抗蹴鞠、单球门的竞技蹴鞠、无球门的白打蹴鞠阶段;曾经兴盛一时,但由于统治阶级的需求变化和蹴鞠本身创新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最后消亡了;蹴鞠的兴盛与消亡对现代足球的发生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同时蹴鞠的现代价值更应该充分发挥,并要赋予时代内涵,服务于当代.  相似文献   

6.
蹴鞠将军霍去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足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而异名也就最多,蹴鞠是史籍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名称。汉代是蹴鞠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促进汉代蹴鞠发展的因素甚多,而帝王贵族喜受蹴鞠  相似文献   

7.
古时踢足球称“蹴鞠”,有时也称蹋鞠。蹴即踢,鞠是用熟皮革缝制成的球。“美人凌波蹴刀来”,就是元代郭翼《蹋鞠二首》词中对女子足球的描写。女子足球最早始于汉。南阳收藏有三块“女子蹴鞠”的汉代石画像,画中女子高髫(音迢),舒长袖,姿态潇洒。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有女子蹴鞠图形,图中女子穿窄袖襦,着蔽膝(围裙)及(衣夸),球放在一旁,弯腰作蹴鞠前的热身运动。汉古墓画像石有《蹴鞠舞》,伴舞的是拿着弓的男子,表演蹴鞠的是一个穿长袖舞衣的女子,不穿裙而着夸,方便踢球,这种《蹴鞠舞》反映的就是女子的球技表演。  相似文献   

8.
蹴鞠运动是我国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中起源最早、历时最长、开展最为广泛的一项活动。它起源于皇帝时期,在汉唐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到宋代呈现鼎盛之势,明清时期由于综合复杂的原因逐渐走向衰败、消之。对蹴鞠运动的兴衰进行研究,以期向世人揭示古代足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足球迷,一个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另一个是宋朝的高俅。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生长在东汉末年。汉朝时已经很兴盛踢足球的活动,当时把踢球叫做“蹴鞠”。蹴音促,是踢的意思;鞠音居,是古代的一种皮球。这是一种以皮革为外壳,里面装满毛发的实心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汉代画像石中的蹴鞠图史料进行了探讨以展现汉代蹴鞠的具体情况.对收集到的24块汉画像石文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蹴鞠汉画像石在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浙江这5省的9县市分布,纠正了一些学者对蹴鞠汉画像石内容的错误判断.以蹴鞠用具的不同为基点将汉画像石中蹴鞠分为使用大鼓蹴鞠,长袖舞蹴鞠,特定用具的难度技能蹴鞠3类,其方向动作有向下的踏鞠动作,向上的蹴鞠和膝盖上顶鞠动作,水平的蹴鞠动作,向后的脚踵蹴鞠动作4类.还通过汉画像石探讨了蹴鞠流行年代、场所、动作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