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水浒》,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前几年,"四人邦"利用评论《水浒》,大搞篡党夺权,制造了严重的混乱.因此,如何正确评价《水浒》,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近来,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有关《水浒》评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揭批"四人邦"对毛主席关于《水浒》评论的歪曲《人民日报》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刊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和本报文艺部写的题为《"评〈水浒〉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文章,深刻批判了"四人邦"歪曲、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评论的指示的罪行,揭露了"四  相似文献   

2.
卫飞明 《教育》2022,(19):16-20
一、研究的基础 我校地处东海之滨——大团镇,这里素有"桃源之乡"的美称,是上海有名的蜜露桃之乡.2008年起,学校开始挖掘"桃文化"的教育能量,通过区级课题《以"桃文化"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创编了《桃之美》《桃之韵》等5本校本教材,2014年学校又立项区级课题《农村小学微视频教学资源采集与应用的研究——以具地方...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利用《水浒传》来抒写御侮情怀的作品渐多,分别有张恨水的《水浒别传》和《水浒新传》、嘉鱼的《戏续水浒新传》、刘盛亚的《水浒外传》。这其中以张恨水的《水浒新传》最具代表性,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全民御侮的社会历史文化心态,而这种御侮心态又可分为忧患心态和教化心态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利用《水浒传》来抒写御侮情怀的作品渐多,分别有张恨水的《水浒别传》和《水浒新传》、嘉鱼的《戏续水浒新传》、刘盛亚的《水浒外传》。这其中以张恨水的《水浒新传》最具代表性,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全民御侮的社会历史文化心态,而这种御侮心态又可分为忧患心态和教化心态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我校自2012年成功申报苏州市德育课题"开发白马涧地域文化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后,我们以综合实践课程为突破口,开发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走进白马涧》,从小学三到六年级,共编排了24课时的研究内容,经过综合实践课程老师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形成了一些精品课。如《如意蕨菜头》、《乌米饭》、《花岗岩》、《皇宫岭探幽》等。但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我们感到研究工作遇到了"瓶颈"。比如,我们  相似文献   

6.
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分析《水浒》的"忠义"思想,是能否正确评价《水浒》一书的关键.解放以来,除了别有用心的"帮论"以外,对《水浒》"忠义"观的看法,一直有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是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但未能给以足够的肯定.这一派观点以邓绍基同志为代表.他在《试论<水浒>的忠义》一文中说:"相对于《水浒》以前那些既古老又陈  相似文献   

7.
<正>自2005年以来,我校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目的,以"抓好课题研究"为重点,围绕科研管理科学化,课题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思路,开始了教育科研之路。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的县级课题《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内容设计、实施操作及对学生评价模式的研究》;州级课题《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模式的研究》、《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与运用的研究》、《不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省级子课题《中小学英语考试评价改革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自少年时代就接触了国学名著《水浒》,他收藏了很多版本的《水浒》,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水浒人物论赞》、《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水浒”系列作品,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历史责任。鉴于此,我校确立了《经典诗文诵读》研究课题。一、课题回顾课题立项前期,经过在我校语文教师以及上级领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我校设计的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的研究》获得了鹤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化课题研究的实效性,2012年5月课题起始阶段,我们对  相似文献   

12.
《水浒》在其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内容或增、或减、或改,是十分复杂的.在演变中围绕着变化的中心是思想内容,是这些思想内容所体现的倾向性,版本的变化只不过是这些内容变化的形式,所以,《水浒》的演变是《水浒》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研究中当是把思想内容的演变作为考察的主要矛盾面.《水浒》产生的深远影响引起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仇视,斥之为“水浒诲盗”,甚至恶毒咒骂作者子孙三世皆哑以为口业之  相似文献   

13.
我校成为国家级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员后,学校在这方面的专项研究显得生气勃勃,教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学校经过努力,建立了专题学习网站——《水浒》。于是,如何在这一专题网站下在自己所教学科方面有所拓展,成为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我感觉到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利用网络环境下获取的信息,要通过学生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谈及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大多说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罗是施的"门人";谈及《水浒》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则谓《水浒》在前,《三国演义》在后。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罗贯中长于施耐庵,《三国演义》先于《水浒》。  相似文献   

15.
王望如评点《水浒》,从前学界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不够。王望如对《水浒》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重要问题,都在评点中作了很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有很多论述非常精辟,这对我们研究和阅读《水浒》都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王评并非仅就《水浒》而论《水浒》,而是经常联系社会现实,拓展了《水浒》评点的内容。王评虽然深受金圣叹评点《水浒》的影响,但对《水浒》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和见解,对金评既有所匡正,也有所超越,成为《水浒》评点园囿中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王望如评点《水浒》,从前学界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不够。王望如对《水浒》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重要问题,都在评点中作了很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有很多论述非常精辟,这对我们研究和阅读《水浒》都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王评并非仅就《水浒》而论《水浒》,而是经常联系社会现实,拓展了《水浒》评点的内容。王评虽然深受金圣叹评点《水浒》的影响,但对《水浒》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和见解,对金评既有所匡正,也有所超越,成为《水浒》评点园囿中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中文自修》2012,(1):70
学校的"自治教育"2005年6月我校的《发扬少先队民主,培养初中少年自治能力的研究》被立项为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课题研究将我校的少先队建设和学校特色教育引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因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久盛不衰的水浒文化。元末明初施耐庵隐居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所辖)著《水浒传》。美术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美教育上,从美育的角度认识大丰水浒文化,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水浒传》一书中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器物造型等透露出的大丰本土文化气息,它们的特征恰恰是审美教育所依凭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尝试将大丰地域的水浒文化融合进小学美术课堂,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申请立项省级课题《学校文化建设初探》以来,我校从教师文化(主体)、学生文化(根本)、班级文化(前沿)、网络文化(活力)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学校文化的课题研究。当然,这四个方面都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办学理念、办学价值观来展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我校深层打造教师文化即精神力、感召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校有幸承接了国家级A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我们根据各个班级的实情,紧紧围绕"凸显班级个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为浓郁,质量一流"的书香学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走进校门,耳畔传来了阵阵稚嫩而又清脆的读书声.这是我校的学生在热情地诵读《弟子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早上早操前,学生们都在诵读,而且每节课前都会诵读一小段.我们让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