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中途接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儿,出于学校整体的安排,每个学年都会有班主任经历到。多年来,我几次中途接班,不断地体验着做一个中途接班班主任的种种难处,也掌握了顺利接班的几个关键"密码",而"沟通"无疑是最核心的"密码"。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笔者有意对所任教的两个初三班级的学生说:"我们相处了一年(中途接班),马上就要分别了。现在,我有一个请求:为了教好下一届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些反馈意见。你们觉得我哪些方面应该发扬,哪些方面应该改进?"  相似文献   

3.
从教十多年的经历中已经不止一次有过这种中途接班的经历,同事们常笑说我是"后妈"。没办法,谁都想当"亲妈",但是万一不得不当"后妈"时,退缩不是办法,只能迎难而上,中途接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一、首次亮相,印象要好接手新班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是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年曾中途接班教过一届高三语文,《威尼斯商人》是接班后上的第一课,教材是上海市高中语文课本(H版)第五册。课文从原剧本中节选了两节:第四幕第一场和第三幕第一场。根据教材的安排,我在讲完第四幕第一场后,再分析单元练习题中的第三幕第一场。  相似文献   

5.
<正>接新班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通常被戏称为"亲妈"和"后妈"。众所周知,"后妈"比"亲妈"难做,因为尺度难以把握:管多了,遭人厌烦,甚至招来怨恨;管少了,被人指责感情淡薄、漠不关心——真有点进退两难。而我最近几年却有过多次做"后妈"的经历。2020年3月,我再次从高二下学期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几次中途接班之后,我发现做好"定位"——给前任班主任做好定位,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是有助于顺利当好这个"后妈"的。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班主任,我们几乎都会遇到一种情况——中途接班。面对中途接手的班级,有的班主任感觉棘手,不知从何下手;有的班主任,接班后就来"三把火",却"吃力而不讨好";有的班主任工作起来则得心应手……今年,我半路接了一个初二的"乱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觉得我竟然这样缺乏智慧。今天区里培训,我赶回来看最后一节自习课,结果学生跟我反映,有两个同学因为生物课的纪律问题被赶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物理教师,所教的专业课注定了我的班主任工作必然面临着“后妈”命运。每一次接手班级,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尽快融入到班级之中,希望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但不得不说这也确实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过程。四届中途接班的历练,我感到只要在接手班级的初期找对了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校这届二年级的学生升入三年级后,数学课大部分是由新接班的教师担任的.新接班的老师反映,这届学生与往届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解应用题的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在解"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无论是顺叙题,还是逆叙题,都比较熟练,思路清晰灵活,正确率高.听到这些话我感到欣慰,终于品尝到了"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  相似文献   

9.
中途接班,有风险,大部分教师都不太乐意,其主要原因是怕两任班主任的磨合会有难度;学生对新班主任的适应要有一定时间。一旦磨合或学生适应不尽人意,势必影响班级和学生。案例中"我"产生的接班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做一番探究。一般而言,如下理念和工作,有助于接班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教十多年的经历中已经不止一次有过这种中途接班的经历,同事们常笑说我是"后妈".没办法,谁都想当"亲妈",但是万一不得不当"后妈"时,退缩不是办法,只能迎难而上,中途接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一、首次亮相,印象要好 接手新班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是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处的情境对学生的效能感有着极大的影响.当学生由一个旧情境转入一个新情境时,往往有一种强烈的新感受,并对内心潜藏的自尊心起着催化作用,这时总会暗暗警告或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样子来.这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按新要求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导向.  相似文献   

11.
李迪 《河南教育》2016,(4):33-34
中途接班一般分三种情况:一、原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和谐,因特殊原因(比如生病、妊娠、外出学习等)离开;二、原班主任与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班风不正,学校撤换班主任;三、学生非常"厉害",团结起来"赶走了"原班主任。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中途接班,新上任的班主任都难免要进行一场"持久战"。人们常说"后娘难当",其实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和"后娘"的境况差  相似文献   

12.
杨玉函 《考试周刊》2014,(79):184-184
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各年级教师新老搭配的调整,中途接班在初中班级中很常见,不论这个班级是所谓的"好"还是"差",中途接班都是很有难度的,有些老师还生动地把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比喻为"后妈"、"后爸",可见中途接班的难度。新班主任如何很快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角色呢?文章提出中途接班的"四不"与"四做",可以给同仁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章艳 《中学文科》2007,(3):95-95
担任班主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始班级的,即自己从一开始就接手这个班;另一种是半成型班级的,即中途接班的。两种情况不同,因此教育和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作为一名中途接班的班主任,仅就后者谈点看法,特别是对班级的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途接班,"逢二易乱",碰到的问题层出不穷。笔者针对中途接班的学生因为面临"新"班主任而不适应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将中途接班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与认知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采取一系列拉近班主任与学生心灵距离的方法策略,具体阐述如何在中途接班的情况下巧妙化解难题,让学生和班主任互相接纳,使得班级管理更有效,并对相关中途接班问题及应对对策进行分析和小结。  相似文献   

15.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说:"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说法.我曾担任过八届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中有六个班是别人带到五年级就退下来由我接着带上去的.别人退下来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太顽皮太淘气了,有心玩耍,无心学习.我把这些班级都带上去了,学生们都转变成优秀的学生,高高兴兴地走向中学.我的制胜法宝就是在活动中教作文,在作文中教做人.  相似文献   

16.
丁翊春 《广东教育》2011,(10):24-25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遇到过两次学生干部来找我辞职的情形。 一次是中途接班不久,重建班委,我采纳学生的建议,在不确定候选人、先拟定一个班干部的标准的前提下.由全体学生投票产生班干部。结果,不善言辞、性情温顺、学习勤奋的莹被选为学习委员。没想到当天下午,她就找到我要辞职。  相似文献   

17.
郑利雄 《班主任》2011,(11):25-27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大家往往戏称"后妈",可见其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本人有过三次当"后妈"经历,辛苦自不必说,但也有不少收获。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途接班前,我们要做好8个准备,才能让班级和学生们顺利过渡,乃至走向更好的发展。第一个准备:端正心态,珍惜缘分我们要明白,我们即将接这个班级,与这些孩子共同经营未  相似文献   

18.
中途接班,有风险,大部分教师都不太乐意,其主要原因是怕两任班主任的磨合会有难度;学生对新班主任的适应要有一定时间.一旦磨合或学生适应不尽人意,势必影响班级和学生.案例中"我"产生的接班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做一番探究.一般而言,如下理念和工作,有助于接班的教育达成. 一、把接班看作班级发展的加力 除非原班主任不合格,一般情况下,接班,最要不得的心态是"取代",哪怕你的前任不够优秀.因为每个班主任在其任职期间,都会有相当多的教育倾注,如确立班级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常规,设定班级岗位,培养学生干部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生物教师,因学科原因,任班主任时总是中途接班,或高二或高三,特别是近几年,一直在高三任课,每次接到新的班级时,看着其他班主任能一下子叫出一大片学生的姓名,又非常亲热,好生羡慕。而我却在高三一年里,刚与学生磨合好,却要说再见了。特别是在6月9号后,望着校园中流动的人影,却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庞,好生凄凉!  相似文献   

20.
杨玲 《中学教学参考》2013,(21):123-123
班主任工作难做,这已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更难,吃力不讨好,真所谓"后妈难当".如何让学生接受你?家长们能否放心?……这些都让"后妈"棘手.但一次中途接班的经历,让笔者这"后妈"在劳神费力、绞尽脑汁的同时颇有成就感,同时也明白了:要做一个好"后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