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长江,钓黄河,钓了大海钓湖泊。钓溪钓涧钓池塘,钓竿伴我走中国。钓白云,钓清波,钓了燕舞钓荤歌。钓诗钓画钓希望,钓线磨我好性格。钓晨光,钓月色,钓了冬寒钓暑热。钓风钓雨钓霜雪,钓钩练我好体魄。钓红鲤,钓蓝鲌,钓了青鲈钓白鳓。钓情钓景钓纯真,钓鱼不多也欢乐!钓@张桂山!北京  相似文献   

2.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3.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钓小得     
我爱钓鱼,更爱在江边野钓。我在江钓时采用的是自己加工过的钓组和钓饵,因为我江钓的时间也有6年了,基本排除了偶然的因素,加之不断改善,其效果也屡试不爽。下面就把我的方法拿出来和众位钓友探讨探讨。  相似文献   

5.
罗接林 《中国钓鱼》2004,(10):51-51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  相似文献   

6.
郭洪 《钓鱼》2005,(3):31-31
我喜欢悬坠钓,然而悬坠钓法上大鱼的机会居然比不上传统钓,在垂钓的实践中我发现悬坠钓难钓大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名川 《垂钓》2006,6(5):30-31
经常有钓友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手竿垂钓,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钓友说应钓灵,有钓友说应钓钝,他们还拿出各自垂钓中的实例来阐明其观点。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钓灵、钓钝都好。因为鱼情受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影响不断在变,所以钓灵、钓钝不可妄自断言。不能因为某次钓灵、钓钝的成功,就坚持说钓灵好或是钓钝好,那样只能使你走进灵、钝的误区——鱼情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缺少应变思路及方法的局面,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我们应及时顺应鱼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颜恒 《垂钓》2002,2(10):25-27
在水库施钓,钓者往往依据个人所好选择钓位,有的喜欢钓深,有的喜欢钓浅,各有各的高招,各柯各的妙法。这里,我想跟喜欢钓浅的钓友交流一下钓浅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5,(4):24-24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接到浙江钓友王强的问诊信息入冬以来,我与几位使用传统钓法(长竿短线、七星漂、用虫饵)的钓友同去垂钓,总是感觉略逊一筹,不知是何原因。按理说,悬坠钓法的钓组既科学叉灵敏,在冬季鱼讯较少的时候,更应谊表现出色才对啊。可怎么我却多次名落孙山呢?难道是我钓技不精?或是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制约了悬坠钓法的应用,望钓技诊所的专家们赶快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0.
我很少在平底、静水的养鱼池中钓鱼,而多去城郊的几个水库中垂钓,所以对台钓能否适用于水库.一直将信将疑地观望了几年。自1995年才开始学习试钓.如今6年过去了,台钓已成为我水库手竿钓鲫的首选钓法.实践证明,台钓法一样可以用于野战钓鲫。  相似文献   

11.
说钓鳖     
张劲然 《钓鱼》2004,(5):25-25
鳖,现在成了希罕物。一般钓不到,所以钓鳖的人是越来越少了。2003年我到陇县,在这个山区县里我有章学会了钓鳖。在温水河一带,有许多多年未干的老塘子,里边在养鱼的同时,伴生着许多土鳖。当地的钓鱼人在钓鱼的同时常钓起鳖,但这东西在山区没有城市里那么值钱,甚至在当地人的观念中,还没有鱼好吃。我一有空就去那里请教钓鳖的技术,一个秋天过去后,我学会了两种钓鳖技巧。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垂钓》2005,5(8):34-35
2005年6月12日,我和朋友们一起乘车到武汉市,参加龙王恨公司举办的“武汉市春季钓鱼比赛”。比赛地点设在武汉市常青花园,赛前我只知道这是一场传统钓和竞技钓结合的比赛,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在千湖网站上查了一下,也没有看到准确的比赛情况,于是我就去问龙王恨鱼饵公司的刘定龙,刘定龙说他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传统钓法用长竿、竞技钓用4.5米短竿,传统钓和竞技钓混合在一起比赛。  相似文献   

13.
刘国良 《垂钓》2006,6(2):46-47
周五晚上看天气预报,说冷冬风又要南下东移,不日将抵达申城。看来,我明早的出钓计划又要搁浅了。我闷闷地整理着钓具和钓饵,就算明天不能出钓,最少也能解一解我这一周以来憋着的钓瘾啊。刚拿过钓具包,一个钓协的朋友就来向我询问出钓的情况,我把天气跟他一说,他说先准备着吧,行的话,明天就出发。末了还问我,他要去渔具店添些装备,要不要捎些回来。我掏出五块钱给他,让他给我捎一盒红虫——冬天出钓,什么饵料的效果都比不上红虫。朋友走了之后,我突然下定决心。不管天气怎样,明天一定出钓。  相似文献   

14.
王槐雨 《中国钓鱼》2006,(12):22-22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钓手,每逢暑假、寒假,一闲着就会到离我家不远的阅海公园垂钓一番。在长达六年的垂钓爱好培养中,可以说我已有了很多基本装备,在与成人钓友共同出钓时也常令其羡慕不已。我的家地处北方地区,这里四季分明,所以主要以夏钓和冬钓为主,现介绍一下我的钓鱼装备,以供众钓友借鉴。  相似文献   

15.
梁育民 《钓鱼》2004,(17):19-19
悬坠钓在大陆已开展有十几年了。但是关于悬坠钓的钓目,该咋调咋定的讨论屡见报端,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垂钓运动的普及兴旺,也说明钓鱼人的素质在提高。我的钓龄快40年了,玩悬坠钓也有十几年了。悬坠钓的技术含量确实比传统的卧坠钓高,逼得我必须重新学习,以求识得庐山真面目。悬坠钓的钓组在水中的状态基本上可分二种。一种是钓组在半水中调成平水。此时钓组的比重或密度与水体的比重或密度不等,钓组在水中无剩余浮力,钓组在水中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当延长水线,调成下钩饵刚刚触底,视目杆正好为零目时,这就是人们所所公认的,悬坠钓的极限灵敏点。于是就产生了钓目愈小愈灵,钓目愈大愈钝的原则。我把去掉一个饵后的目数叫单调目,去掉二个饵后的目数叫双调目。单调目及双调目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你就无法随时了解钩上留饵情况。  相似文献   

16.
郝德全 《垂钓》2005,5(2):28-28
手竿七星标钓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钓法之一,这种钓法适用水域广,且钓具轻便、经济实用、携带方便。不过,在熟悉了台钓特别是竞技钓后,再玩七星标这种传统钓法,我有了一番思考,没事儿总爱把这两种钓法的优劣拿来比较一下,很快我就发现七星标虽然有很多种好处,但其在钓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就是它的灵敏性难以调整和掌握,判断和识别轻微信号比较困难,从而直接影响了上钩率。  相似文献   

17.
衣善新 《钓鱼》2004,(15):29-29
水库边,一位钓友问我:“为什么你能钓着白鲢,我却钓不到?”我说:“因为你钓白鲢时睁着眼,而我钓白鲢时闭着眼。”这位钓友说:“你真会开玩笑!”我说“信不信由你”!  相似文献   

18.
胡诚 《钓鱼》2005,(2):44-44
对于很多海钓爱好者而言,船钓是一种非常惊险刺激的运动。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国内很少有钓手涉及此项活动。即便能举办或者参加船钓,也多是在近海,与真正意义上的船钓相差甚远。我在墨西哥访学期间,偶然参加了一次船钓。只不过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少有机会真正地参与。  相似文献   

19.
巧用竿架     
李世兴 《钓鱼》2004,(10):21-21
我经常用传统钓法到湖泊水库钓鱼.为了多钓获,我总是用一长一短两支竿同时垂钓,长竿钓远、短竿钓近。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常仿效唐朝诗人张志和,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站在斜风细雨中钓鳜鱼。不仅钓出了“不须归”的好心情,而且钓出了四种钓鳜鱼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