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提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今天,心理素质不仅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心理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特别是高校年轻辅导员面对多重职业角色的压力、较高的社会期待、工作经验匮乏、职业待遇较差等原因,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高校年轻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分析、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其职业心理状况,对辅导员在职业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正确把握并做好优化工作,有利于辅导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身自己的职业生活.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状况,并提出辅导员职业心理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现在不少高校依然把课堂外的领域全部交给辅导员负责,辅导员的“万金油”形象依然存在,其待遇和地位总体而言相对偏低,致使许多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辅导员队伍出现了潜在的不稳定性。据了解,在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中,待遇一项占很大的比例。辅导员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出路较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质量。为此,去年12月举办的首届南方辅导员论坛上就有专家呼吁,要重点关注全国约7万名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职务、职称和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普遍得到了重视,辅导员待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要从根本上改善辅导员待遇,提高辅导员的地位,使辅导员这项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下面,笔者从如何提高辅导员待遇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辅导员职业意识薄弱、职业心态消极、职业发展空间狭小、职业寿命较短的问题,职业化管理机制和职业化工作模板尚未形成,影响了辅导员职业绩效的发挥.必须从领导重视、组织构架、建立合理运行机制等层面入手,全力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进程,这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困惑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兼职过多、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待遇差等方面.为此,应搭建有利于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平台,建立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辅导员明确发展方向,为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并完善辅导员的考核制度,引导辅导员走上专业化、职业化和终身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已严重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主要表现在职业思想不稳定、非正常流动严重两个方面.研究中发现,职业吸引力缺乏、职业压力大与职业出路迷茫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校应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创设人文工作环境,改善辅导员精神面貌;健全培训晋升制度,促进辅导员正常流动,从这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龚晓林 《教育探索》2011,(5):121-122
认真做好辅导员工作,努力使其职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好文件、明确职责是使辅导员工作职业化的基本前提;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是使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的重要保障;建立机制、提高待遇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高校年轻辅导员健康心理的培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年轻辅导员(80后)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高校要正视他们的心理困惑,通过改进学生工作的制度和环境加大对年轻辅导员的扶持和培养力度,解决他们的工作心理问题和压力,最大限度挖掘其自身潜能,发挥他们对大学生的影响和辐射作用,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是指在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因为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需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产生的根源有:职业进步机会缺失、职业压力持续作用、职业声望未达预期及个体因素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提升职业成就感和学会调适自身压力;而学校必须及时掌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高原状态、重视静止辅导员的促进工作和为辅导员提供进阶机会拓宽职业路径。  相似文献   

11.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应伴随历史进程不断调整、不断完善。高校应当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出发点,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以队伍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健全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以落实高校辅导员待遇政策为落脚点,完善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角色尴尬、队伍不稳定、发展前景模糊和待遇低下等问题,亟需通过辅导员职业化来提升其职业地位和增强其职业素质。辅导员职业化要求辅导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意,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入职、在职培训、考核评优等长效机制,以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复杂化、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宽泛化以及现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越发凸显出高校辅导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认同感,造成了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产生了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的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辅导员自身在工作经验、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度,同时由于社会大众、高校职能部门、大学生等群体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加之辅导员在薪酬政治待遇、职业发展空间、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产生了职业认同危机,给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角色尴尬、队伍不稳定、发展前景模糊和待遇低下等问题,亟需通过辅导员职业化来提升其职业地位和增强其职业素质。辅导员职业化要求辅导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情意,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入职、在职培训、考核评优等长效机制,以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工作强度和难度过大,角色多样性导致角色冲突,辅导员本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不足,政策导向不力,待遇不公等等因素致使辅导员职业压力大,以至于他们身心疲惫,无心于思想政治工作。缓解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对策主要有:增加辅导员数量;明确辅导员角色,为其准确定位;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完善激励制度,提高辅导员薪酬。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职业心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文光  黄权标 《考试周刊》2010,(13):195-196
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适应性直接关系到各项新生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广西、贵州两地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职业心理的调查,分析其职业心理适应性问题根源.探讨提高新进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策略与方法,旨在为新进辅导员和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已严重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主要表现在职业思想不稳定、非正常流动严重两个方面。研究中发现,职业吸引力缺乏、职业压力大与职业出路迷茫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校应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创设人文工作环境,改善辅导员精神面貌;健全培训晋升制度,促进辅导员正常流动,从这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辅导员整体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偏低;事务性工作偏大,思想政治工作弱化;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认同感不高三个方面.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提出了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三个对策:以人为本,科学制定资格条件,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全面协调,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突出核心职责;提高辅导员待遇,制定科学职业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辅导员却未能像专业教师一样成为一种能够长期从事的职业,主要体现在其工作的短期性、职责不明确、地位受轻视、学术上的薄弱性、队伍的非专业性以及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从高校领导层的重视性、辅导员职称职务评定的系统性、辅导员职责的明确性以及辅导员职业的选入和培训的制度化四个方面来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高学历化及其职业承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越来越多的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补充进高校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结构呈现高学历化趋势,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承诺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本文分析了高学历辅导员职业承诺水平不高的成因,认为高学历辅导员的职业动机、职业心理认同度以及高学历人才的特点与辅导员职业要求的不相适应是造成其职业承诺水平不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指出高校应把握高学历人才担任辅导员的职业动机,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的科研工作以发挥高学历辅导员优势,增强其事业成就感和职业心理认同度,提高职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