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划船运动是以力量速度和力量耐力为主的全身性水上运动项目。专家们认为:世界现代划船训练正向着体力好、技术规范、划距大、桨频高、桨叶吃水深、抓水效果好、拉桨速度快、配合默契的方向发展。而体力好居首位,故此力量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一、准备期(十一月中旬至第二年四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划桨频率控制器在划船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对运动员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运动员用桨频引导器进行训练的前后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用桨频引导器在划船训练中为优越性、实用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赛艇运动技术的力学原理及测试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流体力学原理出发来研究如何使桨叶发挥出最大效率,讨论了桨频和拉桨幅度与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给出了合理的运动技术形式的力学原则。研制了赛艇实船技术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划船时的力量、角度、速度、加速度等,便于划船运动技术的诊断、分析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特点,为运动训练的量化及科学化提供了基础。通过测试改进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使得运动技术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一个优秀的皮划艇运动员,除了划船时的技术动作合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桨频。如何快速判断运动员在训练时的桨频,这就需要教练员手中有一块频率表。当前,只有国外有赛艇频率表。由于赛艇与皮划艇在桨频上存在一定差距,故不能通用。至此,皮划艇教练员在训练时仍用心  相似文献   

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桨频、每共划距与划船成绩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每桨划距与成绩的关联度比桨频与成绩的关联度大很多。影响划船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每桨划距。  相似文献   

6.
论划船训练中的技术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划船训练中技术诊断的目的、内容、方法与手段,并以建立的划船运动的3个运动学方程和2个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建立划桨技术诊断模型,结合SF-2船速桨频测量仪的应用,列举出2个成功的技术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7.
木文论述了划船运动一桨中多点速度、功率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用SF一2船速桨频测量仪给予实验验证.对皮、划、赛艇运动员进行实时监测和技术诊断,为桨手在水上实施定成、定(变)频、定(变)速训练、控制有氧无氧能力训练、技战术分析及改进效果的验证等,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国家队和赛艇优势省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总结分析我国精英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划桨技术特点。方法:27名运动员参与本研究,利用"BioRow Tel"系统测试五种桨频(20、24、28、32、36桨/分)下的划桨技术,测试参数包括划桨节奏、桨叶轨迹、桨力特征等。结果:拉桨时间百分比随桨频的提高显著提高;入水角、出水角和划幅在中低桨频下非常稳定,但在接近比赛桨频时显著下降;抓水打滑和出水打滑均随桨频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与桨力相关的参数对桨频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结论:我国运动员较为注重桨叶入水和拉桨前段,表现出的技术较好,而在拉桨后段特别是桨叶出水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大;临近比赛桨频时的技术同中低桨频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下降。训练中要解决好拉桨后段和桨叶出水的问题,并注重提高运动员在比赛桨频时的划桨技术。  相似文献   

9.
赛艇运动中拉桨阶段的桨力曲线反映了运动员的发力特征,是专项竞技能力诊断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队的测试实例,对不同艇种、不同桨位的桨力曲线特征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赛艇项目进行系列测试(桨频:35桨/min),结合专项认为专项技术较好的多人艇运动员大多采用A型;双人单桨项目中.领桨手倾向于采用A型桨力-时间曲线,一号位桨手倾向于采用B型桨力-时间曲线。不同桨频下的桨力-时间曲线特征可作为训练效果的评估依据,低桨频训练必须保持合理的拉桨速度和拉桨力量。  相似文献   

10.
赛艇运动中频率、浸水深度和幅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通过对赛艇“Blig Blade”桨叶的流体动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讨论了不同的划桨频率、浸水深度和划桨幅度等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对桨叶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和结论:(1)桨叶与水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桨叶产生作用力的根本原因;(2)随着桨叶浸水深度的增加,桨叶产生的作用力也在增加;(3)大的划桨幅度推进效率是比较低的。建议:划船器材的调整和划船技术都应围绕提高水下的拉桨速度来进行,提高拉桨频率不能够以牺牲桨叶的浸水深度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频率来服朋幅度。  相似文献   

11.
辽宁女子赛艇队备战城运会期间,通过生化监控观察周期训练中运动员血红蛋白(Hb)和血尿素(BUN)的变化情况,应用赛艇测功仪进行最大能力2000m、5000m测试,对阶段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训练量持续增大是引起运动员Hb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BUN监测可了解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恢复情况;测功仪测试所得功率、心率和乳酸数据,可对运动员阶段训练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世界赛艇格局及中国赛艇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世界赛艇运动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国家处于赛艇运动的领先地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各小项争夺激烈,各国普遍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纷纷聘请世界高水平教练等。我国赛艇运动发展较快,但在世界上仍属发展中国家行列。通过与世界水平实力的分析,预测了我国在2004年奥运会上的赛艇参赛项目,认为竞赛体制单一,科研与训练工作结合不好等是我国赛艇运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赛艇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改革竞赛体制,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中美两国赛艇训练体教结合的现状,比较两种不同机制下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生活及文化课安排,指出我国赛艇运动员学习体制上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改革我国赛艇运动员学训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女子划艇队夺冠成员在2017年天津全运赛前12周训练负荷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总结高龄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特征提供实证依据。结论:女划运动员在第一阶段以恢复、提升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巩固、提升有氧能力和强化水上专项能力进行训练实施。训练的总量趋势大体呈先增量后减量;越临近比赛,水上训练量逐步增加,陆上训练量逐渐减少。江西女划队以有氧训练为主,有氧训练所占的比列最高;水上抗阻训练比例和水上速度训练比例相当;SKM训练类型的训练比例最低,模拟比赛训练的比例仅高于SKM训练类型。陆上机能训练中大力量训练比例最高;力量耐力次之;陆上有氧训练再次之,其中,自身负重和核心训练是调节性训练,比例较低。此外,江西女划队特别注重运动员的机能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5.
赛艇训练监测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体生物科学手段,对10名优秀赛艇女子运动员2年的研究表明:对运动员进行运动机能的评定,从而寻找适宜运动负荷并对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进行严格控制,能使运动员产生良好机能性适应,避免运动员训练不足或过度训练,使训练节省化、精确化,迅速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对赛艇项目专项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赛艇项目专项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很不系统,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没有可以借鉴和遵循的模式,只能结合赛艇训练的特点对优秀赛艇运动员训练监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但随着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对科研人员的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总结经验、敢于创新,才能跟得上当今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因此,未来赛艇项目的科研工作重点应逐步从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向专项训练监控方法转变。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广风 《体育科研》2008,29(5):80-81
赛艇是周期性项目,人体肌肉力量是赛艇在水中行进时的动力源,只有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快速力量,才能产生更快的速度。通过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3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些实践心得,为广大教练员在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与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冬训期间国家男子赛艇队聘请外教伊格尔,引进大力量训练。结果显示:大力量训练有益于发展男子赛艇队员上、下肢的最大力量,上肢的力量耐力,以及速度力量。并且上肢的最大力量对6m in力量耐力的影响高于下肢和腰背部最大力量。结论:发展男子赛艇队员上肢最大力量有益于提高赛艇运动员的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19.
冬训期间,在新制定的系统化力量训练计划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进行实际干预.将冬训前后力量测试、测功仪500m测试成绩及运动员、教练员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指标,对整个训练方案的合理性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为专项力量训练及核心力量训练的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与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专项力量是赛艇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因素,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遵循身体发育的规律,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的发展。通过阐述青少年赛艇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