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5,(6):74-74
应氏棋规中的“罚点延时” 本届应氏杯比赛第三局常吴和崔哲瀚一共下了九个多小时,这在一日制的比赛中非常少见,而“延时罚点”这一方法也十分有趣。请问为什么是每延长35分钟罚两点?应氏规则中关于比赛时限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金同实 《围棋天地》2007,(17):96-96
我去参加应氏杯大学生围棋赛的活动,在厦门与应明皓先生不期而遇。我们是老朋友了,一起参加过六次围棋规则研讨会。我们都认为以实战解决围棋中的所有争议是最合理的办法,可谓是所见略同。到厦门那天正好是倡棋杯复赛的第一天,倡棋杯用的是应氏规则,在厦门的大学生围棋赛和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围棋赛都冠以“应氏杯”,也都使用应氏规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是由已故台湾著名企业家应昌期先生个人出资赞助的比赛。应氏杯的比赛规则是独具一格的:使用经过应昌期改良的应氏棋具,采用以计点制为主的应氏规则。并且,比赛和奥运会同年举行,每四年一届(应昌期曾设想,将来围棋会进入奥运会,所以才在时间上这样设计)。应氏杯的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元,是所有围棋世界比赛中奖金最高的。 首届比赛于1988年8月开赛,富士通杯也是在这一年举行的,所以,1988年被人们称为“世界围棋元年”。 已经举行的四届应氏杯无疑成了中国棋迷心中永远的痛:韩国四大天王宿命般地轮流坐庄,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4.
翁以源 《围棋天地》2014,(2):106-106
11月23日至24日.由上海体育局主办的2013年小应氏杯上海市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在应昌期围棋学校三楼多功能大厅举行.深色古雅的应氏桌椅.乳白色的应氏棋罐.笑声四起的棋童……  相似文献   

5.
应氏杯创始者应昌期惟一的儿子应明皓现正继续着应老先生去世后的事业。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依然如候鸟一样,每隔四年即会出现。如今应氏集团赞助的倡棋杯也已进行了两届。这两项比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定,而且奖金极高。冠军奖金分别为40万美元和40 万元人民币。常昊还能清楚地记得12岁的他当时在国家训练局食堂就餐时,有人说起应氏杯冠军奖金为40万美元时,顿时只听到一片“啊?”的声音。应氏杯酝酿出台时,当时的棋界老大日本抢着推出了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大赛, 后来的东洋证券杯、三星杯、LG 杯都步其后尘,世界围棋大赛冠军奖金普遍起点甚高, 应氏杯是其滥觞。倡棋杯出台后,已举办20 届的天元战在其20周年之际,冠军奖金骤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大的职业围棋头衔战——倡棋杯素有“小应氏杯”之称,无论比赛的私人性质还是以应氏计点制规则为主的赛制,甚至连比赛专用的应氏棋桌棋椅棋罐和棋手的对局费与奖金,都与应氏杯非常相似。第二届倡棋杯半决赛的第二局在12月6 号进行,首局败北的孔杰和谢赫分别取胜,将比分扳成1比1平。7号是决胜局前的休息日, 主办方安排棋手游览南宁当地风景。可主办方的一番美意只得到谢赫一人的响应,而孔杰、周鹤洋和周睿羊都向主办方要来棋具,各自在  相似文献   

7.
4月25日。杭州。聂卫平扶了一下镜架,“应氏”杯世界职业国棋锦标赛决赛开战。聂卫平把圆鼓鼓的黑子钉子一样地投在浅黄色的木质棋盘的星位上,刹那间,室内的闪光灯一片闪烁。这是杭州西子湖畔,民族英雄岳飞墓东侧的香格里拉饭店二楼大厅,大厅正中悬挂的红色绸布上,一行赫然醒目的烫金大“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  相似文献   

8.
命运狮城     
《围棋天地》2020,(8):97-99
1988年4月,首个世界围棋大赛富士通杯诞生。同年,又项世界大赛应氏杯职业围棋赛由中国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发起创办。应氏杯的冠军奖金堪比日本第一棋战棋圣战,采用独特的黑贴8点的应氏规则,因与中日韩围棋规则有多处本质上的不同,成为围棋界前所未有的尝试。在武宫正树与林海峰角逐第1届富士通杯冠军前夕,1988年8月20日,应氏杯在北京启动了车轮。  相似文献   

9.
美金40万,可谓洋洋巨资。应氏昌期标出此价,奖予“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之夺标者。自去年8月20日,战幕拉开,有幸参与此次大赛的围棋精英,诸如日本的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藤泽秀行,南朝鲜的赵治勋,台湾的林海峰等“超一流”棋手纷纷落马,夺标无望。16员战将仅余中国棋圣聂卫平与南朝鲜“头衔王”曹薰铉。聂卫平如何了得!中国围棋擂台赛以“九连胜”而震撼世界棋坛。曹薰铉亦绝非等闲!“富士通杯”大赛、本次大赛,频频夺关斩将,曾让那小林光一败下阵来。两强对垒,必是难解难分;龙虎相争,自然倒海翻山,端的是一场亘古空前的世纪大战。“应氏杯”决战取五局三胜。  相似文献   

10.
倡棋杯赛是新赛事,但来头很大,主办者是应氏集团,相当于面向国内的"应氏杯"。冠军奖金高达40万人民币,亚军也有10万,这样的额度对于中国棋手来讲是闻所未闻,所以各路豪杰纷纷摩拳擦掌,要把握住绝对的良机。没有人会拒绝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但毕竟冠军只有一个,要想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不仅需要雄厚的实力,运气往往也十分重要。 最后杀入四强的是常昊、王磊、周鹤洋和孔杰。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相似文献   

11.
最经典的八大棋战 ①决战上海滩,最悲壮的棋战 ──第四届应氏杯 仿佛天意的安排,常昊与李昌镐进入了决赛。十二年前,他们的师傅在首届应氏杯决赛中相遇,那场“赤壁大战”决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那一战,聂卫平狮城饮恨,堪为一生憾事。而今,“国恨’与“家仇”集于一身,再加上已连失两城,此番背水一战,常昊肩上的担子陡然间重了许多。3比1,李昌镐赢了,圆了他的宿梦。四届角逐,韩国四大天王的名字全部镌刻在了应氏杯的底座上。就是以后几十年与应氏杯无缘,他们也应该无憾了。 ②提前下擂台;最尴尬的比赛 ──第二届农心杯 李…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     
《围棋天地》2008,(6):54-55
阵容2008年不但有首届智运会的登场,也是国际比赛的“大年”,应氏杯和春兰杯都将于年内举行。近日以来,春兰杯、富士通杯及应氏杯的各国及地区参赛阵容均已经大体尘埃落定,目前已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锐  马雪峰 《围棋天地》2004,(16):78-79
除了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外,在国内,长期冠以“应氏杯”的就只有中国大学生围棋赛。显然,旨在推动围棋发展的应氏杯,正是因为看重大学生这一极具开发潜力的群体,才举办了这项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的赛事。而且从很现实的角度来讲,因为这项比赛,才使得中国相当一部分的职业低段棋手有了进入名牌大学深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胜负的道法     
《围棋天地》2013,(7):9-11
问:应氏杯决赛前的那次访谈。你认为当时就回顾应氏杯“味道”不好。那么现在没问题了吧?  相似文献   

15.
应氏杯又回到起点。2004年12月28日,第5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前两局在韩国汉城战罢,常昊九段在先失~局的不利形势下,第2局漂亮地战胜崔哲瀚九段,将比分扳成了1比1平,实现了他“客场1比1战平”的赛前目标。五番棋变成了三番棋,两人将在3月重新起步,进行最后的争夺。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初春,得以喜观两场激战。常昊与号称“毒蛇”的韩国名将崔哲瀚的应氏杯后两盘决赛,杀得刀光剑影,惊心动魄。两军对垒,此起彼伏,只看得人眼花缭乱。最后报来了好消息,常昊3比1胜而夺得当今世界职业围棋赛事规格与奖金最高的应氏杯冠军。这是国人期待已久的一个突破,结束了韩国棋手连续垄断了四届应氏杯冠军的尴尬局面。常昊的这次超越,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应氏杯”决赛中,我国常昊九段以总分一比三失利。笔者原无意褒贬任何人,只是听一友人大谈石佛此次夺杯全凭“好运”,才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8.
常昊最近调子极为不顺,“棋圣赛”的节节败退和“春兰杯”的不幸失手使常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对于他来说,现在急需一场胜利来重拾起自信,而“应氏杯”正好是个机会。  相似文献   

19.
叶锦锦 《围棋天地》2007,(17):63-67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四年一届,向来有“围棋奥运会”之称。青少年也有应氏杯世界大赛,夺冠者约在五年间成为该国棋坛栋梁。至于那些游走在职业与业余之间,时时为围棋之路将延伸至何方而困惑的大学生棋手们,也有专设的应氏杯为其提供舞台。本年度于厦门大学举行的第16届赛事,主办方破天荒邀请到韩国明知大学和首尔大学的围棋选手,与中国学生棋手同场竞技。据传,韩国此役所派学生,近年来多有战胜崔哲瀚等韩国高手之光荣战绩,可谓强悍。  相似文献   

20.
大赛风范     
王锐  刘昊 《围棋天地》2004,(22):2-2
首届倡棋杯的诞生,刷新了中国棋战的冠军奖金记录。高达40万元的冠军奖金,让所有的参赛棋手都厉兵秣马,跃跃欲试。“倡棋杯”顾名思义,自然有提倡围棋的含义,但看到比赛的主办单位是上海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时,有心人就会想到这与应昌期的名字是谐音。在倡棋杯的开幕式上,应昌期先生唯一的儿子、应氏集团总裁应明皓先生也正是如此诠释了这个名称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